Follow us on social

長年累月生活在雪窖冰天中,因紐特人有至少 60 個單詞描述冰的生命週期,其精確度不言而喻。因紐特語「Ilujuq」是冰的第一個階段:冰晶凝結在空氣中所形成的霧氣;「tuvaruaq」指新形成而可以安全穿越的海冰;「sinaa」是連接海洋開始的浮冰邊緣。 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至少兩倍,其環境變化與因紐特人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因紐特獵人一般在海冰邊緣與開闊水域的交界打獵,因為那是營養物上湧、北極動物聚集的地方。全球暖化下浮冰邊緣移動得更遠,會導致打獵的成本上升。當海水結冰較遲時,整個社區都會變得焦躁不安,擔心獵人能否帶回海豹或獨角鯨養家糊口、擔心獵人的安危。冰川融化噴出如沙礫的岩石威脅因紐特人駕駛雪地摩托和木製雪橇出行及運送物質。眾所周知永久凍土(permafrost)是氣候變化計時炸彈,因為當中埋藏著大量溫室氣體。永久凍土塌陷原來也會為因紐特人帶來危險,會導致水域更加崎嶇。 幾千年來,因紐特人以傳統方式觀察冰層和陸地的變化,說他們是最初的北極科學家不為過。北極的科學界一向由南來研究員主導,他們會聘請因紐特人作嚮導,幫忙引路、採集樣本等,甚少讓因紐特人參與正式的研究工作。作為北極地區的土著民族,因紐特人活在氣候變化前沿,但這個群體在傳統科研卻長久以來被忽視。外來研究員的數據對當地人來說往往不是最準確,對社區的意義不大。 隨著科學界日漸認可原住民知識的獨特價值,尤其是氣候變化和土地管理方面,坊間的原住民支援網絡興起。其中一個關鍵網絡是SmartICE ,將因紐特人的海冰知識結合先進監測技術的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 WISE)。SmartICE透過當地的傳統知識提供氣候變化適應工具和服務,改善舾装、漁業等傳統海冰使用方式,支持社區經濟發展。 37歲的Arreak是SmartICE其中一名因紐特科學家,他認為因紐特長老的知識和經驗可大大提高北極研究的準確度,並應由當地人決定以科學優先處理什麼問題。在SmartICE,傳統知識得以結合衛星和地面測量數據,處理因紐特人面對的關鍵問題,例如提升氣候變化適應和復原力,而不是單純的冰面溶化預測。 因紐特人一直以循環經濟的方式在北極生活,適量地透過動物和礦物資源創造食物、衣服、工具和藝術,構建生生不息的經濟和文化。這種土著社區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係可應用至全球,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深刻啟示。 按:因紐特人其實是「愛斯基摩人」,但其實愛斯基摩是取笑他們的名字,意思是愛吃生肉。因紐特意思是「真正的人」,以後記得改口了!

受盡瘟疫與戰火洗禮的 2022 年,奧斯卡最終亦走樣失色,全被 Will Smith 不甘妻子受辱,衝上台掌摑頒獎嘉賓 Chris Rock 的震驚一幕搶走了所有焦點。摑人一巴,激起的無限迴響,倒是見盡娛樂至死人間百態。   一、兩邊都有錯,但出手打人就一定最錯。網絡上的洗版式留言,都夾雜著這種老派訓導主任的觀點。近年有人以家傳戶曉的「技安與大雄」作為反省,當技安以蠻力欺負大雄,除了挺身而出幫大雄反擊,無論站在技安那邊,或者視而不見,或者「話畀老師聽」然後最終兩人一起受罰,其實都是助紂為虐。這說法好像很公道,但其實都是正義感的勒索。譬如 Will Smith 就不是大雄,在頒獎禮上他扮演了技安的角色。如果是因為大雄口賤,嘲笑技蘭經常戴帽多數禿頭,然後技安出手打人呢?我唔知,我唔理,總之出手打人就是錯。口裡說不,阿叻始終是我們的偶像。   二、有人盛讚 Will Smith 是護妻心切的好男人、真男人,但隨即又被批評這是大男人主義。妻子 Jada Pinkett 被嘉賓公然戲弄,自己都沒打算出手,只是厲一眼而已,男人憑什麼衝出來代她出頭,這不叫愛妻的表現,是陽具的幽靈啊。今年得獎的《犬山記》才提醒世人,陽剛害人,雄風有毒。看吧,鐵證在前,奧斯卡仍是一場被無數「老白男」所掌控的權力遊戲。   三、批評 Will Smith 是暴力主義者,而且早有前科,跟他自己童年經歷父親家暴有關,想不到老來還是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中。當然,還有他跟 Chris Rock 的當年情、跟妻子的開放式婚姻關係,相關罐頭文章一夜豐收。親情、愛情、友情,以內容農場對 Will Smith 進行遙距精神分析的實例。   四、暴力可恥,但如果不表態不還手,就是縱容語言暴力。但 Chris Rock 嘲笑 Jada Pinkett 因為脫髮而剃光頭,是否真的語言暴力呢?另一邊廂,喜劇法西斯則認為 Will Smith 既煞風景也不懂尊重喜劇演員,這一下耳光背後,是他開不起玩笑,甚至自私自利、公報私怨。要知道台詞都是預先寫好的,而毒舌譏諷本身就是喜劇演出的一部分。喜劇演員都是人,叫諧星 Chris Rock 往後如何抬頭做人?Will Smith

我沒有甚麼收藏品,沒有名貴手錶,沒有法國紅酒,沒有高級音響。最值錢又最不值錢的,已經是一大堆利物浦舊物,例如VHS錄影帶,或超過一百件球衣。每一年,球會推出新球衣,不論美醜,多數也會購買,甚少穿著,主要用來掛起欣賞。 來到曼城,更加不敢亂來。聽過太多都市傳說,甚麼放利物浦裝飾品在車廂,會給敵對球會球迷打爛玻璃劃花車身之類,怕。何況,也覺得應該要尊重街坊,在曼城,不支持曼聯或曼城,算了,還要追捧利物浦?低調一點沒有壞。 一直小心翼翼不動聲色。按照目測,不準確的統計,穿球衣者,九成曼聯,不論成人還是小孩。有點意料不及,起初,我以為年輕一代多數揀曼城開開心心,像八十後香港球迷多支持曼聯,九十後變成阿仙奴為主,千禧後是車路士,近十年,無理由不愛曼城。理由,不說也明。錯。我在曼城街頭看過的曼城球衣穿著者,不知有沒有三個。阿爸愛紅魔,兒子很難撐藍月? 其餘的,著車路士,著巴塞隆拿,著拜仁慕尼黑,雖然少量,也見過。就是一直未見過著利物浦的,好像更加證明我的想法沒有錯。可是,人類一旦過得安逸,警戒心便自然退化。有一朝,女兒臨上學時,扭計,搞到遲遲未能出門,接近遲到。情急之下,我沒有換走睡褲便帶女兒行了十幾分鐘路程,到達校園。我條睡褲,是一條利物浦六奪歐聯時推出的運動褲,左右褲袋位置各有球會會徽一個。都幾顯眼。 行到半路,才驚覺自己一時粗心大意。已經沒回頭路。只好盡力將羽絨大褸拉到最低,又將長褲拉到最高,盡力迴避。當然沒有用。不過,無事喎,無人向我擲石頭,也沒有人向我投放不屑表情。是,做人其實不要太過自我中心,根本不會有陌生人望向你和我的下半身。 既然沒事,就懶了。現在,幾乎每一天都穿利物浦運動褲外出,去學校去超市去餐廳,來去自如。(我有好幾條不同款式運動褲,我有洗衣機的。)還是未夠膽大模大樣著件波衫出發。然後,有一天,上學途中,居然見到有個小朋友孭住一個大大會徽的利物浦背囊,突然開竅:係喎,做人應該忠於自己,點可以私私縮縮畏首畏尾?一於立即回家換返件最新黃色作客,招搖過市啦!好快,即被朋友淋冷水:「因為佢係小朋友咋,唔通打個細路咩?」又有道理。 上個星期,陪阿女出席同學生日會。成班細路,有一個著曼聯球衣,印7號Ronaldo;有另一個,著利物浦最新主場。齊齊在波波池玩得開心。小朋友實在比較少煩惱。可惜,我是成人,隨心所欲,不是說做便做到的事。至少,千揀萬揀,最後我還是放棄定居利物浦,只能定居在利物浦附近。我們都想太多,又不能不想。不後悔,正如跟偶像也最好保持一定距離,一旦走得太近,多數失望而回。現時,心血來潮想穿起愛隊球衣嗎?換完衫,去後園曬太陽囉。或者,駕駛一小時車程,出發到利物浦,一家大細齊齊扮沙拿扮文尼扮祖達扮費明奴,也沒有所謂。

現今家庭中,居家抗疫儲備適量糧食時,米也許不是首選,簡單易處理的麵食比較實際。 我自小家中也會常備最簡單便宜的乾身麵條,用些少金華火腿絲或者用薑蔥輕爆炒過的肉碎,倒入冷水煮湯,放入烚好的麵條,加隻煎雞蛋、青菜、蔥花,也可以用前一晚餐剩下的餸,如雞翼、叉燒放入去「加餸」。煮這樣的麵充饑是我的日常,一大包才不到十元掛面比即食麵便宜,後來長大了發現,很多人不吃掛麵,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附上的調味料,直接煮淡而無味,年少時甚至會因自己會煮這樣的麵條而自卑,因它的確沒有即食麵好吃,長大後才明白,正正因為這樣家家才有自己口味的掛麵,而我下廚的基礎也是這樣來的。 前些年我到了陝西北面一條村,早上約十時左右,一眼望去山上那「梯田」似的窰洞外,幾乎家家戶戶的空地都掛起了一縷縷金絲,到處飄著麵粉香氣,那正是製作掛麵的其中一環,「上架」把麵晾曬的程序。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陪伴我成長的掛麵,原始做法真的是如何掛出來的。 掛麵是這個鎮的傳統工藝,工序由半夜開始,讓小麥麵粉搓成的麵團發酵,拉成條狀「上筷」,即是把長長的粗麵條在兩隻固定的長竹筷上繞圈,就如織布般,要敏捷又小心地排好一行一行。然後透過拉開兩隻竹筷的距離來拉長麵條。 到早上沒有朝露,太陽正猛的時候,把麵拿到室外,把一邊的竹筷打橫把麵架起來,麵就會垂下,此時用手拉下另一邊竹筷,把麵拉長懸垂著晾曬,一絲絲天然淡黃色的麵條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在微風中搖曳,有如一把小提琴斷了的弦線。我嘗試拉長麵條時小心翼翼,怕把它拉斷,但動作太慢會令麵粗幼不勻,於是在指導下用力拉,沒想到麵條如此有韌性,在乾旱的黃土地上晾曬一天,就成了筆直的乾麵條。切割好之後村民會用一張紅紙在中間綑起來為一扎出售。 而這個吳堡縣鎮生產的掛麵有個特色,就是製成後每條麵中間都是空心的,我本來只當是個傳說,但眼見的確發現由麵横切面看去,中間的確有個針孔般小的洞。這效果是如何得來?村民說他們也不知道,可能是水土特別做成,但附近的鎮也沒有這效果。即使對何謂水土毫不了解,村民對這不明原因的通心效果十分自信自豪。 這幼幼的掛麵配上羊肉湯,麵身幼滑之餘,因湯汁流入中空的麵條而特別入味。令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我把這麵帶回香港兩三週後就發霉了﹗可惜之餘,此刻我也感受到,沒有防腐劑,正正是它的可貴之處。

或者「疲勞」都已經唔足以去形容香港人嘅抗疫情緒,甚至係「麻木」或者「消殆」,因此當領導人表示「明白到大家嘅容忍力都已經到頂」,預告下月可能放寬唔同社交距離措施,雖然依家公共行政方面都呈現出一種「一日未發生,一日都未成真」嘅千變萬化局面,但係市面上都已經係一片歡騰,而當香港社會千辛萬苦先有機會迎來少少鬆綁,我哋嘅老朋友、老對手新加坡就已經宣布入境限制同口罩令將會雙雙解除,「邁向與病毒共存」,消息一出,立即致電星洲嘅老友恭喜下、Update下近況,傾傾下就發現,防疫政策嘅過嚴過緊,甚至朝令夕改,絕對唔只影響到大家夜晚無得出去行街睇戲食飯,更重要嘅係一個城市嘅光芒都會徐徐耗盡。 疫下生活,無論係本地朋友又好,抑或係海外朋友都好,不定期Zoom talk、Teams talk或者Meet talk都係一件樂事,剛剛就同咗香港同埋新加坡一啲表演藝術製作人圍下爐、解下悶,交流下兩地同業喺疫境下嘅工作同部署,本地行家就當然係叫苦連天,正如業界代議士都公開質問政府領導「點解髮型屋可以開?其他根本都無爆發疫情過嘅劇院劇場音樂廳又唔可以開?」(利申:我哋其實對髮型屋係毫無敵意,都舉腳贊成佢哋要開嘅),其實呢個問題埋藏咗喺成個業界嘅心底大大話話都已經一年半載,當然都係懸而未決啦,業界朋友其實都認咗命,反而星洲同業果邊嘅工作氣氛就好好多,目前為著今年嘅大小演出密鑼緊鼓籌備當中。 那邊廂香港嘅文化藝術行業接近完全停擺,唔知各位讀者知唔知道,貴為本港文藝旗艦活動嘅香港藝術節其實呢排都係發生緊,聽晚已經去到閉幕演出,係由上海歌劇院製作嘅音樂會版歌劇《鄉村騎士》同《丑角》,喺未來一個月仲會做埋全球網上點播,不過畢竟要將現場演出轉到螢幕觀賞,對唔少觀眾嚟講,吸引力都難免大打折扣;那邊廂新加坡嘅情況就已經接近一切復常,除咗本地創作之外,唔少世界級嘅藝術家都正準備喺新加坡嘅巡迴演出,據了解,近年風靡全球嘅希臘劇場大師Dimitris Papaioannou都會喺8月去到當地搬演作品,仲記得大師早年嚟香港同去台灣嘅時候,風頭都係一時無兩,節目都係一票難求,難怪當聽到呢個最新消息時,在席圍爐嘅業界朋友都即時笑言「8月新加坡見!」 外地團嚟唔到香港,觀眾少咗欣賞世界級作品嘅機會,業界又無咗同各地同業交流嘅場合,但係損失其實遠遠唔只係咁,人哋入唔到嚟嘅同時,我哋要出去都同樣好難,話說今年係回歸25周年,聽聞唔少藝團都獲得頗多資源,準備咗去到世界各地演出同交流,引用官方近年好鍾意嘅說法,就係「展示一下香港嘅文化軟實力」,可惜因為香港出入境嘅防疫安排實在太嚴,一出一入事後需要隔離時間好長,嚴重影響咗團隊上下前前後後嘅工作日程,計唔掂數之下所以最終都無辦法成行,幸好嘅係,出入境隔離安排嚟緊都會稍為放寬,唯有希望喺世界已經忘記香港之前,我哋嘅孤島鎖國式防疫措施真係會有機會告一段落,讓社會真係可以全面重回正軌。

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越久,隨著俄羅斯侵烏已達一個月,也漸漸暴露了一些親俄的人的立場。各人對這事件的態度,也自然成為大家關注的地方,人們希望與自己立場相同的人為伍,恥與相反立場的人沾上任何關係。 慕尼黑愛樂樂團的俄羅斯首席指揮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則因為近日局勢被解僱。早於二月底,慕尼黑市長便公開要求捷傑耶夫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達明確立場,但捷傑耶夫並沒有回答。捷傑耶夫過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友好,曾在2014年支持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維也納愛樂演出同樣踢走捷傑耶夫,他同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榮譽主席,蘇格蘭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也宣布不再與他有任何關係。 捷克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俄羅斯頂級指揮家比奇科夫則發表聲明批評俄國政府,更指「面對邪惡,沉默會成為它的幫兇,最終成為邪惡的同行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給我們帶來了這一代人希望永遠不會再次發生的事情,那就是戰爭」。更加說,如果和普京一樣,認為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悲劇,那簡直是「發狂」,因為大家更應該慶幸的是蘇聯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解體,也讓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結束了被綁架的歲月。 目前,各界都在抵制與俄羅斯有關的東西,華納兄弟、迪士尼和索尼都取消新片在俄羅斯的上映。但也有聲音認為,俄羅斯人也有反戰的,那麼是否應該一刀切把他們都包括在內?事實上,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都深深影響著平民百姓,在這種手段下,雖然明知道戰事由普京引起,但受制裁的卻是普通市民。《紐約時報》有報導指,英國格拉斯哥電影節取消放映俄籍導演 Kirill Sokolov 的作品──《No Looking Back》,因該部電影有得到俄羅斯政府的資助。其實,Kirill Sokolov的立場十分明確,他也曾簽署兩份反戰請願書,自己也有家人在烏克蘭,甚至祖母在防空洞中避開攻擊,因此他十分痛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舉動。報導也指出,烏克蘭的電影圈開始討論,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俄羅斯電影?一位著名的烏克蘭導演洛茲尼察認為,不應該根據護照來判斷人的好壞。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經一個月,從國際專家分析指普京出兵烏克蘭的機會不大,到大家驚訝普京真的入侵烏克蘭至今,原來已經一個月。戰事持續,俄羅斯反對派媒體,The Insider的記者包琳娜在在拍攝俄軍攻擊基輔期間,遭遇炮火攻擊身亡,成為戰事中第5位在俄烏戰爭中殉職的新聞工作者。

疫情下晚市堂食被禁,遇上「肉癮」大發,唯有到凍肉店買塊上好黑安格斯回家自煮。煎牛扒到底應該何時下鹽,這個「年經」題目困擾不少入廚初學者,事實上這問題在飲食界掀起爭論多年,至今仍未有標準答案。肥饕決定講解一下拙見拋磚引「肉」,讓大家在家自煮研發,找出煎扒黃金方程式。 鹽除了為牛扒增添風味,仍隱藏大量好處。一般人認知是「煎前下鹽」,這說法其實只答對了一半,肥饕經過無數次失敗經驗,發現對牛扒下鹽的最佳時機,是煎前三小時,沒錯這時間確實超出平常人理解,卻是我多年心得。 如果煎前一刻才撒鹽,那鹽只停留在牛扒表面,最多只能「調味擔當」,未能跟牛扒產生化學作用,大大浪費了鹽這位廚房魔法師。如果待兩至三小時,「鹽魔法」開始出現,經過滲透作用,鹽成功進入牛扒後,最大作用不只調味,而是令牛扒的蛋白質結構「變性」。效果就如一塊索滿水的海綿外層變硬,那麼如何按壓也擠不出水。換言之,牛扒提高鎖水性,牛扒肉汁得以保留。 有反對人士會說,鹽有吸水作用,太早下鹽的話,豈不會抽走牛扒大量水份,變相令肉汁流失?確實,此說法早年在外國都相當盛行,但自從不少人在網上展開多場對比實驗,此說法已不攻自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uYfemmkxw)。實驗證明,撒鹽後確實抽走牛扒表面小量水份,但只要靜置時間夠長(例如兩至三小時),牛扒還是重新吸收肉汁,整體失去的水份只有百分之一至二,而且經數小時醃製,牛扒表層水份較少,高溫烤炙時更容易產生「梅納反應」,做到表皮酥脆,這就解釋到,為何坊間高級扒房煎出來的牛扒總是外脆內軟,因為他們的牛扒都是預先醃製。所以,建議最少撒鹽醃三小時,時間許可的話,包緊保鮮紙,送進雪櫃大半天效果更佳。 既然「鹽醃」時間不短,用的鹽就更講究,如果不小心用上普通餐桌鹽或幼鹽的話,那這塊扒索性變「鹹肉」,可以放棄了。很多人都說海鹽最好,我自己則鍾情kosher salt(猶太鹽),或者一般粗鹽都可以,其好處是顆粒夠粗,而且不含碘。猶太鹽的溶解性較及密度較低,意味下鹽量大亦不會過鹹,所以西廚煎牛扒時,往往不經意地灑下大把鹽花,不少華人看見即心諗「咁鹹都得?」原因是西廚們都愛用猶太鹽煎扒 那成功煎香一塊牛扒後,還應該加鹽嗎?這就視乎是哪些部位,若是油份較高的肉眼,煎煮過程中流出的油份會一併帶走鹽量,故不妨在上桌前再加些海鹽調味。但如果是牛柳等油份較輕的部位,毋須加鹽已可享用。    

香港疫情嚴峻,持續多日新增確診破萬。特首自疫情開首一直維持「動態清零」手段。驟聽下回復零感染似乎遙不可及,實際上「動態清零」不需要零確診,只是在發現個案後需快速管控以切斷傳播鏈。香港兩年前承諾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即是碳排放「清零」。 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來各程度的碳排放,那麼清零是否代表經濟大停頓?近似「動態清零」概念,碳中和不需要達到完全零排放。這就是所謂的「淨零(net zero)」,即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任何剩餘的排放則透過海洋、森林等自然碳匯(carbon sink)或人為負排放技術(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y - NET)吸收。 坊間不時聽見國家、城市和公司承諾2050年達到net zero,挽救氣候危機。好比疫情的動態清零,大家也許會疑惑這些目標建基於什麼科學數據。政府和機構經常引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18年出版的《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提出 2030 年將排放量減半、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就足以實現《巴黎協定》控制升溫 1.5°C目標。然而,這種流傳的說法被氣候學家形容為「危險的誤解」。 原因是,大家忽略了該報告後段 C.3 節指出:「所有限制全球變暖在1.5°C以內的情境,預計需要在2100年前去除1,000至10,000億噸二氧化碳」。1,000億噸大概是世界上所有人加起來重量的200倍。 假設我們取1,000億噸這個下限,2020至2100年間需要平均每年吸收12.5億噸碳。2020年的全球碳捕獲和儲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 CCS)只能每年吸收0.4億噸碳,估算到2050年技術可成熟至每年吸收56億噸碳。雖然市場上有其他科技,例如附以碳捕獲和儲存的生物能源(Bioenergy with CCS - BECCS),但整體科學界還是不確定人為技術能否吸收如此巨量的排放。加上研發成本高昂,政府和公司未必願意投資。換句話說,如果按現行的路徑「清零」逆轉氣候災難,成敗與否將非常依賴未來科技。 大家先不要灰心。一位關注氣候變化的軟件工程師Patrik Erdes透過電腦模型計算出達到 1.5°C目標的另外兩個選項: 選項一:維持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 到2030 年減少80%碳排放量,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並保持在零排放 選項二:維持2030 年目標減少約50%排放的目標 到2030 年減少 55%碳排放量,2033 年達到淨零排放,並保持在零排放 「清零」固然重要,但中期目標也起了關鍵作用。若我們在2030年減少80%而非50%的排放,人類就可以更有信心阻止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這樣有效避免依賴高風險的未來科技,因為科技失敗等同將責任推卸到後代。 當然,短期內大幅減碳的政策改變和適當投資也絕非易事。氣候行動的成功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政策工具和創新方案配合。各國政府應繼續投資研發可信賴的負排放技術,我們則應著力保育海洋和樹林,讓他們充分發揮天然碳匯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