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Author: Heidi Wong

  /  Articles posted by Heidi Wong
About The Author

經過亞皆老街一帶,你有無留意有一幢一級歷史建築物? 無錯,講緊嘅就係中電鐘樓文化館啦。中電鐘樓喺2018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經過活化後,2023年搖身一變,成為中電鐘樓文化館(文化館),入面有三個常設展覽,可以睇到香港電力嘅發展,仲有中電嘅大股東嘉道理家族對香港嘅貢獻,另一個就係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策劃,介紹多個本地非物質大化遺產項目嘅展覽。除咗參觀活動,文化館又透過舉辦唔同主題嘅體驗活動推廣減碳同可持續發展嘅訊息。 呢個暑假,文化館更加聯同一班本地文化創意達人以「鐘樓角樂•發掘夏日小亮點」為主題,喺6月25日至8月7日推出一連串文化創意活動,喺推動社區聯繫之餘,又可以展現本地文化創意嘅魅力! 講咁耐,究竟有乜玩先! A)設計小亮點: 🎨微型藝術工作坊 微型藝術家安泰(戴佑安)教大家利用鋁罐、牙膏蓋等物料,還原70年代家居環境,升級製作一盞微縮模型座枱燈! 日期:7月20日(六) 時間:10:30am - 1:00pm / 2:30pm - 5:00pm 名額:每場15人 語言:廣東話 🎨扶手編織裝飾 正門扶手增設期間限定編織裝飾,有小燈泡、電飯煲、電動車等,仲有一個小鐘樓,唔好錯過呢個色彩繽紛嘅影相打咭位! 展出日期:6月25日(二)至9月22日(日) B)創意小亮點: 🧠可持續未來工作坊 一邊玩積木,激發創意,一邊認識香港嘅能源組合,仲可以集思廣益,點樣可以將可持續發展嘅概念應用喺日常生活中! 日期:7月12日(五) / 7月26日(五) 時間:3:00pm - 5:00pm 名額:每場18人 語言:廣東話 🧠咖啡渣手工皂工作坊 利用咖啡渣升級再做,身體力行物盡其用,製作既環保又健康的手工皂! 日期:7月14日(日) 時間:11:00am - 1:00pm / 3:00pm - 5:00pm 名額:每場16人 語言:廣東話 C)社區小亮點: 🏘歷史專題講座「何塘閱識」 歷史掌故專家蘇萬興先生同你分享文化館鄰近嘅何文田同九龍塘有趣嘅歷史故事同埋趣事! 日期:7月6日(六) 時間:11:00am - 12:30pm 名額:現場30人,網上同步直播 語言:廣東話 🏘豎琴與眾同樂 豎琴療癒師陳雲玲女士喺鐘樓為大家用豎琴彈奏兒歌,尋找昔日童年回憶,平靜心靈。大家仲可以同豎琴近距離接觸。 日期:7月28日(日) 時間:3:00pm - 4:00pm 名額:100人 有興趣嘅你哋快啲去文化館網頁了解更多活動同報名詳情啦! 除咗上述嘅活動,6月25日起參觀者仲可以喺鐘樓唔同嘅角落,收集鐘樓印章換取精美鎖匙扣盲盒!而文化館IG(@clpulsehk)更加會喺6月底推出有獎問答遊戲,完成簡單任務後,你就有機會獲得靚靚鐘樓布袋一個啦!!有得玩有得學嘢仲有小禮物,等緊你一齊參與呀!

你試過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嗎?音樂創作是歌者抒發情感的渠道。聽歌,也在聽創作者的對生命的思考。以下這幾個女創作人,各有各獨特的思考角度。陳綺貞的歌像喃喃自語,訴說着細膩的情感;岑寧兒的歌有種真誠,擅長用歌聲說故事、描寫內心狀態;Serrini多變搞怪,坦白率真地抒發感情,兼傳遞思想;美國獨立樂團Japanese Breakfast,借音樂釋放脆弱悲傷的情感。從以下幾首歌中,你可以嘗試進入她們內心的世界。 |陳綺貞: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魚只有七秒記憶,不受回憶束縛,同時可以在無邊大海暢泳,是自由的象徵。然而,自由亦等同要作選擇,當人面對極端的選擇時,像是處於邊緣掙扎。該離開還是留下?該投入溫暖的懷抱,還是奔向廣闊的自由?也許人永遠都是犯賤,在原地的時候,總渴望著另一邊的自由;然而到達他方後,又眷戀曾有的安穩。只是沒有誰能告訴我們正確答案,我們只得一直在邊緣猶豫不決。 |岑寧兒:心像一個球又像一個洞 它越大越滿卻越空 明明沒有甚麼大苦難,生活表面上看來順遂,好像沒甚麼資格抱怨甚麼。甚至,可能自己也說不出是甚麼壓在心頭。但就是那種沒有起伏的生活、那種無以名狀的空洞,讓人窒息。努力想填滿孤寂,卻發現徒勞無功,不知如何逃離這種狀態,對空洞與孤寂無能為力。這種無法言語的鬱悶,在歌聲與結他聲中得到抒發。承認每一種痛苦的存在,也是療癒。 |Serrini:只要信 啊真美真美 就能經過 我們都有過偏執的時候,當壞事情發生,情緒風暴來襲,只能靠痛哭、高歌尖叫抒解情緒。走過荊棘險阻之後,回首過去,發現自己已進化成更勇敢強大的版本,煩惱已不能傷害你。往後還有許多風波,但只要相信自己,就能經過。記住最初的自己,是多麼趣緻啊。這個趣緻的你,就懷著勇敢的心,盡情越活越惹禍吧。 |Japanese Breakfast:無論你是否在等待 事情都會發生 「有些事每天都會發生,無論你有否按下暫停鍵,無論你是否在等待。」生命不是遊戲,沒有暫停鍵。世界每天在前進,會發生的事就會發生,你沒有權決定會否、何時發生。但正如打機一樣,你不知道下一秒有甚麼會發生,你能做的就是在地圖中到處探索,尋找通關的線索,也許就會找到方向。遇見未知,不正正是打機的樂趣嗎? 有些鬱悶迷惘,可能只等待一句歌詞、一段旋律,在耳機相遇那刻,就感覺有人懂了。音樂陪伴過你哪些時刻呢?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想選擇餐廳用膳,你會在IG看食評;想買東西前,你會Google搜尋用後感。那麼,如廁呢?去廁所明明也是生活必需,偏偏不在「衣食住行」之列,也沒有讓我們好好「選擇」的餘地,合理嗎?譚偉洪(Alan aka廁評家)某一天屙屎的時候想,為何不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廁所地圖」?於是,他開了「專業廁評家」專頁,認真寫「廁評」、舉辦「年度廁所大選」,收獲超過2.5萬人追看。 在這段評比旅程中,Alan看盡香港公廁,折射出人生百態:有的曾經骯髒無比,但後來經清潔工努力改善後變得乾爽;有的在同一個商場,客用廁所光鮮亮麗豪華無比,工人用的地庫上落貨區廁所卻如同經歷了世界大戰一樣糟糕。做廁評,Alan除了希望大家在屙屎路上走少一點冤枉路,他更希望警醒大家「唔好做嗰個衰人」,「雖然唔知道係邊個用到咁,我亦控制唔到所有人嘅思想,但起碼可以畀人知道有個地方咁污糟,你想唔想成為呢一個人?只要大家有信念,可能就可以改變到啲嘢。」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設計:Kayan @yipyn |心中的廁所地圖 Alan是一個腸胃敏感,(自稱)如廁需求非常大的小胖子。他猶記得小學時有一次去郊野公園,突然肚子劇痛,但公園的公廁只得踎廁。他笨拙的蹲下,登時像大冬瓜一樣左搖右擺,「最後要扶住先完成到,全身大汗,好辛苦,尤其抆屎最難搞」。這次是他的一個童年陰影,令他對「廁所」開始產生執著。那時起,荃灣區成長的Alan在腦海中已經有一個「荃灣公廁地圖」,「我會知道荃灣邊個廁所好、邊個好差。例如細細個已經知道德華公園嘅廁所好臭好污糟,去到嗰頭我都會選擇去其他廁所。」 未開page前,Alan閒時會自己的IG Story分享自己去過的廁所:拍一張照、tag上地點、就環境和氣味等評分、簡單寫一兩句評語。2021年疫情期間,香港人變得無聊,未能外出,只能在港尋找樂子。Alan有個好友叫阿麗,對他說:「不如你開一個Page呀,我一定follow你!」有一晚,他吃錯東西,在廁所坐了半小時,「玩電話玩到悶」,想起了阿麗的話,便鼓起勇氣開page。第一個Post,他隨便介紹了志蓮淨院的廁所,竟然有百多個讚好。 |越污糟越吸睛 那幾日,他把過往去過的廁所逐一分享,粉絲越來越多,更漸漸吸引朋友甚至網民投稿一同分享,「嗰陣我乜都唔理,有人投稿草叢我都Post」。他的評分準則有三,一是環境;二是氣味;三是音樂,「廁板係最接觸到你,廁板乾淨會大大加分。乾爽程度、空間都會留意」。 這個page不著重排版,只簡單用story製圖功能為相片加上圖字,反而著重以盞鬼的語調撰寫評價,「因為廁所喺大家心目中都唔係一樣靚嘅嘢」。例如有一次他去了清水灣電影製片廠,他形容那兒的沖廁設備「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有瀑布的體驗,建議一沖廁就走出去,唔係就有機會會濕」。到伊利沙白醫院急症室時候,他又留意到男廁只有踎廁,評論道「有幾大陣嘅消毒水味,感覺上會幾安心。但希望會翻新一下個廁所,唔係整親腳既朋友仔想柯屎都幾大鑊」。 不過,他逐漸發現,最多人有「反應」的貼文,往往都是「屎橫遍野」的廁所。例如有貼文繪聲繪色形容啟業邨公廁,說「臭到好似隊個鼻埋去索支漒水」、「原來香港都有九寨溝,個水箱又漏水好似花果山水簾洞咁滴下滴下」,引來不少網民留言、超過2000個讚好。又例如2021年有人投稿著名猛鬼地點「達德學校」的廁所,內裏沒燈、「溶溶爛爛」,不但吸引了1800多人like post,更成為了這個專頁票選2021年的「年度最差公廁」。Alan認為,雖然第一眼看上去,這個page的內容都很噁心,但網民反而欣賞有人會認真對待、評價廁所,並抱著獵奇心態閱讀,「可能有人唔想睇,立刻block咗我,但都有人會覺得有用、好睇。」 |廁所清潔  誰的責任? 在廁評專頁,Alan一直pin起了一個post,是講香港某商場上落貨區的廁所,環境慘不忍睹,馬桶幾乎沒有一處完好,「好似打完第三次世界大戰咁」。諷刺的是,這個商場的客用廁所以豪華、乾淨、具設計感而聞名。Alan慨嘆:「好似一面係天堂,一面係地獄。」 這件事讓Alan發現,不太多人會關注工人的廁所使用權益:「大家一直都讚呢個商場廁所做得好,裝修好正,清潔工人做得好好,管理得好好。但原來下面(上落貨區)無人管理。雖然有人會話工人時間上未必有上面(商場)嘅使用者一樣悠閒,但其實同樣地,商場都無安排一個人清潔呢度。或者,太污糟無人想做?」 Alan想起,荃灣某停車場的公廁早幾年獲得了香港廁所協會頒發的「最佳公廁」,但這個廁所在他十幾歲時的印象是骯髒無比的。原來廁所近年翻新了,清潔工也很努力清潔,才獲得此成果:「我見到改變,呢件事好重要。其實只要有人開個頭去整污糟個廁所,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橫掂都污糟啦,咁我都可以整污糟。」 雖然這個Page主要評鑑公廁,但Alan經常收到有人投稿自己學校的廁所,「嚴格而言唔算公廁」,但Alan都照Post,盼以此教育學生愛惜廁所,「我控制唔到所有人嘅思想,但只要大家有信念,可能就可以改變到啲嘢」,哪怕只是「廁所」,一個在大家心中低賤、骯髒的地方。 In ACOO, you can see #ACOOPerson.  

在一個地方身處其中久了,我們未必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地方的變化。ACOO用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帶你用十多秒,看看香港這幾個地方在十多年間,究竟經歷了些甚麼。 你還記得裕民坊是甚麼模樣的嗎? 你還記得西洋菜南街、鴨寮街佈滿招牌的畫面嗎? 你還記得銅鑼灣SOGO招牌還是寫上日文名的樣子嗎? 站在同一條街道,在同一個角落仰望同一片天空,我們控制不到時間的流逝,掌握不到將來的變遷,但我們還是可以好好記住這片土地的一點一滴。 設計:Kayan @yipy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在手機、智能手錶還未盛行的年代,外出的時候約了朋友,想知道時間,我們自不然會眾裏尋「鐘」。 1979年,地下鐵路開始通車。翻查資料,雷達表(RADO)為打響知名度,在上世紀70年代末決定贊助交通工具內的公共空間的大鐘。除了位於港鐵行政大廈的「銫頻率計時器」母鐘,雷達表更贊助了1079個隨動子鐘,分佈港鐵各站,總價值超過港幣500萬元。由於這並非長期贊助策略,全世界其他地方也不會找到相同的設計,所以港鐵這款鐘可謂「全球限定」。 而「雷達」這個名字,則是50年代鐘表大王孫秉樞取得RADO代理權後,把RADO譯名為「雷達」而來。孫秉樞更創下了「一雷天下響、發達無限量」的宣傳口號。 然而,近年陸續有網民發現雷達鐘正悄悄消失。港鐵曾回覆媒體指,由於港鐵公司與相關公司的合約已完結,該公司已不再提供附屬的維修服務,故雷達鐘將會陸續退役。 現在大家都有智能電話,也許不再需要雷達鐘為你提示時間。但倘若你有日匆匆忙忙穿越地鐵月台,抬頭一看,你又會否有一點懷念?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聽到「法式音樂」,你幻想的可能只是穿起蛋糕長裙的女生優雅地跟隨風度翩翩的男子起舞。不過,法國五月和爵士世界(香港)聯合呈獻兩場爵士音樂,為你帶來知名法國作曲家提耶里・梅拉德的最新創作,從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呈獻爵士樂,或許會刷新你對爵士樂的看法! 梅拉德推崇多元音樂,被譽為是爵士界多元、平等及共融理念的推手之一。在《The Two Sides of Thierry Maillard》,首場香頌式的音樂會請來提耶里・梅拉德、龍小飛及約安・施密特組成三重奏,更會與香港口琴家何卓彥同台表演,與觀眾細味淡淡哀愁。 第二場梅拉德則會夥拍施密特及艾馬利・費伊,演繹最新專輯《莫格計劃》的曲目,向七八十年代音樂致敬;另外又邀請到特別嘉賓——香港首屈一指的爵士樂結他手包以正,帶來電音世代流行的合成器及鍵盤音樂。包以正曾為大量電視廣告作曲,其創作的電影配樂亦曾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這次合作相信會讓聽眾「大開耳界」! 《The Two Sides of Thierry Maillard》 2024年6月14-15日 (星期五至六) 晚上8時正 香港大會堂劇院 門票:$480 / $380 創作團隊  節目一:法國歌謠三重奏 鋼琴︰提耶里・梅拉德 低音大提琴︰龍小飛 鼓︰約安・施密特 口琴:何卓彥 (特別嘉賓)  節目二:莫格計劃 鍵盤︰提耶里・梅拉德、艾馬利・費伊 鼓︰約安・施密特 結他:包以正 (特別嘉賓)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假如你近日有留意黃妍(@cathinwong)的instagram,或許會發現她正展開一場「#黃言讚讚U」行動,邀請大家稱讚身邊的好人好事。 華人社會的傳統,從小學習謙卑是美德,甚少把誇獎宣之於口。黃妍留意到,疫情時,大家「被困」香港,經歷了3年多沉澱;到世界逐漸復常,大家反而失焦、慌亂:「尤其當你有得去旅行,好開心好開心;但諗到要返香港嘅時候,嗰個失落指數去到好高。於是我就諗,點解呢?係唔係你只會focus喺生活環境一啲唔好嘅事?係唔係連自己有幾可愛都唔記得,或者留意唔到?」黃妍說,自己其實甚少稱讚自己,「但後來我發現,多啲稱讚自己,或者對自己有一份認同,係會令事情容易留意到,自己生活嘅地方,或者你自身,可能無你想像中咁差。」 That’s why「#黃言」這首歌就此誕生。 誇讚別人已經不容易,更何況表揚自己?我們請黃妍讚賞自己一件「最不獲世人認同」的事情,她笑說:「好無聊嘅嘢,我成日放屁,我會好直接同身邊嘅人講,我放咗個屁,但唔臭嘅!我覺得無乜所謂,我有勇氣承認呢樣嘢,都值得稱讚呀!又例如,我塊面好圓,要遮,雖然都會遮~但我好坦白承認,我塊面係圓㗎,我塊面係大㗎。呢個係可以承認,有呢個勇氣,我覺得係叻嘅!」 黃妍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歲月會有時無語/若能存在到目前/都應該紀念」,「呢句係好大嘅認同。我哋成日覺得自己唔夠厲害,但你真係退一百步嚟睇,你可以生活到依家,你有一定歲數,已經係一個本領,應該要欣賞自己」。 活着真的不容易,大家都好叻㗎,啾咪!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