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不散之筵席

進入掃CQ code點菜的時代,我越是懷念「落單」的快樂。   小時候長高的意義,是在腸粉檔可以欣賞到賣腸粉的小販,徒手把熱騰騰的腸粉利落切割;在魚蛋檔能跟檔主同呼吸、同心地極速串好咖哩魚蛋;茶樓飲茶能打開一個個高高低低的蒸籠,在蒸汽中尋覓點心;車仔麵幾十樣餸擺在眼前,掙扎地講出心中最愛。以上的共通點是先看到食物、再點菜、品嚐,那期待的心情並非電話上的圖片或者一張點心紙能代替。   在內地有一次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山東濟南吃當地名物把子肉。把子肉是把豬腩肉切成十多厘米長一大片,傳統會用大明湖生長,有點似韮黃的蒲草扎實(現代多用綿線),再走油醬煮,不同的店有不同配方。   把子肉又肥又大塊,似是高檔佳餚,但其實是有如香港車仔麵般的平民快餐。我來到一間有一定名氣的平民的小店,菜品都放在十多個盤裡,如車仔麵檔般,看著點菜,點好先付款,再坐下來吃。   把子肉泡在湯汁裡,點菜時可選肥的、瘦的,輪到一位大叔點菜,他精神抖擻,腰背筆直,聲音不大但洪亮非常地告訴店員,要一塊最好的五花﹗店員是皮膚白、輪廓清秀的中年婦女,體型也有些份量,聲勢氣場也不輸,她回應:「好﹗這塊五花的多漂亮﹗」大叔略有不滿,指揮著店員再挑,二人如唱山歌般來回對話,都很客氣,卻具張力。看到店員小心翻動盤裡的把子肉,我和好幾個排隊的食客也不約而同彎下腰,借機選定佳麗,緊張的同時已不停嚥口水。   之所以形容把子肉似車仔麵是因為它有不少配菜,如海帶、豆腐、四喜丸子(鮮豬肉做的肉丸,有點似獅子頭)、茄子、辣椒等供食客選擇。初來乍到的我,見店員好客,也不好意思地不理後面的人龍,問這是甚麼、那是甚麼。比如黑到墨汁般的一盤,原來是老醋茄子,店員夾起茄子蒂,茄子如海獅般在濃濃的老醋汁中,緩緩露出黑中帶亮的肥美身段,我毫不猶豫來了一條。我再點了幾樣,付了錢就急忙捧著食物找座位品嚐。   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邊欣賞、邊拆開自己選的五花把子肉,份量十足,一口咬下去,肥的部分入口即溶,瘦的部分開始覺得略硬,但咬著咬著又不覺得乾柴,而且和肥肉、皮配搭的口感整體來說是剛好。醬香而不太咸,藥膳主要是小茴八角的香料為主,有點似滷肉,香味提升了層次感,添了一份厚實的底藴。   白飯是把子肉的靈魂,澆上湯汁,肥肉的油在口腔包裏著米飯,難怪在這饅頭名城,把子肉配米飯依然是首選配搭。   老醋茄子是連皮原條上,一夾就爛,非常入味,份量十足才3元。其他的配菜每樣都很精緻,一元一塊的五香豆腐入味嫩滑,但和茄子一樣,到我碗裏都沒有絲毫破損。   此時耳邊聽到咕嚕的清脆流水聲,同時鼻子聞到一陣香味撲鼻來襲,一看,優雅的大叔把一瓶河洋大曲往碗裏倒出了大半碗,看到我的眼神,他問了句:「來一點嗎?」   明媚的陽光下,我用21元,聽著點菜的聲音,聞著高粱酒香,吃著大塊好菜好肉,感受著山東粗而不曠,大方而又細膩的特質(同時也被內地職場演繹成具野心又小氣)。  

到潮州旅行,美食多到不得了,在我的想像中,從來沒有想過要在潮州吃燒烤,但晚飯過後朋友們想坐下來聊天飲兩杯宵夜,於是到了他親戚開的燒烤店。   那家店有如在一個空置的工廠大廈,面積之大令我吃驚,裝修簡單樸實,廚房是我料想不到的光潔整齊。這裡是自助式點菜,我們先到凍櫃拿著一個筲箕把想吃的都放入去,這裡由潮州特有的牛肉餅、牛丸外,還有粟米、韮菜、雞翼、鳳爪等內地常見的燒物,但令我沒齒難忘的,是由另一個凍櫃拿出來的九肚魚。   我起初沒有想太多這九肚魚是怎麼燒的,也許放在電爐或者鐵板上?隔著透明膠板看到廚房精煉的流水線,瘦瘦的髮型各有個性的年輕人在勤勞地料理著食物和炭火,有人負責把我們點了的東西分發到爐子上烤,此時我注意到一位員工細心地處理九肚魚,但繁忙的廚房人來人往,我沒有看清楚,就「埋位等食」了。   九肚魚出場時我有點驚訝,它是被串在竹籤上燒的,頭尾用錫紙包著,中間魚身略帶焦香,十分「健全」。九肚魚又叫蝦潺、鼻涕魚,潮汕人稱為豆腐魚,魚身包活魚骨都很軟,水份又多,家裡要煎也很難免會「身首異處」、粉身碎骨,包裹著厚厚的粉漿炸是相對最容易的,但眼前這九月魚完好無缺,未入口已要讚嘆一番。   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皮脆肉嫩,表面沒有多餘的油,也沒有過多的調味料,比我們香港吃的椒鹽做法清淡,薄薄的椒鹽已經足夠,而魚肉保持著十足的水份,我一連吃了幾條。朋友告訴我,原本這裡的九肚魚也是用錫紙包裹著烘熟的,但師傅覺得這沒甚麼特色,也沒有燒烤風味,屢敗屢試之後成功研發出這燒法,能做到的店家沒有多少。   除了九肚魚,其他的食材是內地城市燒烤少有的新鮮,如燒牛肉質素有如潮汕牛肉火鍋的牛般,講求真材實料的鮮味,薄薄小小的一片但牛味濃郁。調味料也不是一式一樣的醬,而是由沙茶醬、面豉醬(豆醬)等混合調製配搭。燒烤雖然不是潮州特色的飲食風格,但能在當中揉合本地文化和對食物處理的追求而非盲目複製,實在難得。

在一線城市的邊緣、二、三線城市的角落,夜晚小販檔中,往往都有「東北烤冷麵」的身形,帶著傲慢與偏見,在寒冷天氣下,我為了有個熱的東西暖手,為了由走回家的路有個伴,為了滿足好奇心,買了人生中第一份烤冷麵。   前面的年輕男子邊低著頭玩電話遊戲,熟練地點菜:「一份香腸和一份雞扒的,都不要洋蔥,多刷點醬,加辣。」「好嘞﹗20」老闆也沒有看他一眼,緊盯著前面的鐵板,雙手縱橫交錯、亂中有序地在方寸大的小攤上遊走。   我點了一份只加雞蛋少辣的,盛惠6元,老闆在鐵板上倒了點油,一隻手用鏟推開,另一隻手從一個膠袋中拿出一塊膠片似的長方形「冷麵」放在鐵板上,據說那冷麵原本是真的煮「冷麵」的麵,類似韓國冷麵,用油炸或煎成一塊餅,大家可以想像類似日本的大坂燒,不過隨著「工業化」推演,直接造成了一片一片薄一點又軟一點的麵片。   冷麵落到鐵板上不到一分鐘,老闆就在上面打隻雞蛋,再用掃慷慨地抺上了一層又一層醬,此時老闆更像一個油漆工人,直至她在上面灑上了洋蔥和芫茜,令工業風加了點藝術色彩,「咔」馬上清脆的一聲,鏟子落在冷麵三分一位置,另一個鏟子順勢把冷麵翻起來,兩三下工夫它就捲疊成一個有點似春卷的東西,利落地滑入一個膠袋中,全程不過一分鐘左右。   一口咬下去,沒有我想像中「油淋淋」,口感令我喜出望外,冷麵有點脆又有點煙韌,加了蛋之後又添了一分柔軟和親切感,有點似那種加了蛋漿的大煎堆。醬是咸甜口味再加上辣,有點和韓式醬料相似,那陳醋的酸在隨後緊接著,百感交集又不算違和,少辣的它令我體温上升了幾度。   這「東北烤冷麵」並非東北傳統食物,它最常見是夾香腸,特色是醬特別多,口味非常重。據說是九十年代東北一個在學校前擺檔的小食檔主無意中發明,而又十分暢銷,再演化成簡易的冷麵片,全國風行。   但我對這食物的偏見來自於醬、油、冷麵、香腸、火腿、甚至橙色的雞扒,都是很「化學」的東西,但化學加重口味就等於「廉價地刺激味蕾」的零食方程式,在東北這片經濟上、文化上、歷史上被時代抛棄的邊緣化土地,它的出現成了年輕人力所能及的潮物、奢侈品。它又跟隨著出城打工的階層走到了全國,有外來工的地方就有它。   跟東北烤冷麵面世的,還有東北的文化作品,如電影《鋼的琴》、紀錄片《鐵西區》、小說《冬泳》甚至近年的神曲《野狼DISCO》,開啟了大家對東北的想像。   「烤、冷、麵」在外來人看來諷刺或幽默,卻又十分合理地存在,默默地滿足著一部分人的需求。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ACOO #OASIS #未來力 #專欄   

在北京「走,吃串去」是一種文化,年輕大學生、中年大叔,在十年前的北京要吃宵夜選擇並不多,吃串燒幾乎是唯一選擇。   那個是還未展開市容整頓的年代,胡同邊、舊平房住宅在漆黑的夜晚,總有一個角落,用拖板拉著電線架著光管或燈泡,照著那煙霧瀰漫,滋滋作響,二元一串的的羊肉串,這裡滿地是啤酒或那三元八角的平價二窩頭的玻璃瓶子,那沒有電子支付的年代,一疊霉爛的現金中,總有一張要用膠紙縫接的,偶爾收到了一百元,老闆也拿到光管前照一照。在這裡由炭、肉到錢,都有一個共通點:不知真假。但,你要是在此停留一會兒,卻會喜歡這裡,因為這裡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都很真誠,大家明明坐得很近,卻又喊得很大聲,沒有人扮醉、也不用裝著清醒,累了就倒下,朋友也只會繼續聊;激動了可以哭、也可以打架,要否先口角也不要緊。如你白天路過只會看到這角落的磚牆水泥批盪,被油煙熏得油亮黑黝黝,地上乾了的「飛劍」,卻寧靜得很。   這些串燒不好吃,但它會靜靜地陪著社會底層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而北京當地人吃羊肉串,都知道正宗的不是這個味道的,但不要緊,追求的是氣氛。   對比港式BBQ,這一人主理的北京燒烤的原理有點不同,港式燒雞翼,你要旺一點的火可靠近一點,快熟了你可退離心爐核心在一邊烘烤。但一字排開的燒法,是把火力放在中間,燒好了往更邊移,甚至火太旺就會灑些水來調節。   而真正代表北方的羊肉串,不是只得丁點細塊的,而是把羊腿肉切成有點厚度,串起時隔著一塊肥肉,很多本地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喜歡到回民開的肉檔買肉,認為肉會是「良心肉」不灌水,也較優質,不過按斤算、不按斤賣,而是一隻一隻羊腿,或四分一隻羊才賣的。   燒之前不會醃肉,當天買當天燒,調味只用鹽和孜然粉,中間不會邊燒邊掃油,那羊肉外焦脆、內裡充滿肉汁,絕非二元一串做到的滋味。後來有不少燒羊腿的店,邊燒邊用小刀切來吃,但我很老實地說,我沒有吃過一家是新鮮羊肉無加梳打粉之類處理過的。當然,炭燒也很關鍵,隨著市容整頓、空氣治理,這樣的風景少了很多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ACOO #OASIS #未來力 #專欄   

不散之筵席   串燒   北京   

雲南燒烤值得有條理地再講,因為太出色,由食材的廣泛、燒的方式的多樣、到蘸料的變化,都值得探索。   雲南燒烤風格大致分三種,其中個舊燒烤是源自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個舊地區,用八角、草果等材料腌製再放到鐵架上炭燒,燒完會沾白糖吃,以燒雞腳為代表。   昭通燒烤是以「烤小串」為名,把黃牛肉切成長小片串好,先浸泡在滷汁中醃製再炭燒,因一串只得一小口,無人會買一串,只是一買就幾十甚至一百把,燒到尾聲撒上辣椒粉,黃牛肉以外還有烤切片的薯仔都較馳名,雖是小小的一串,但流程快、流動性大、一把幾十串地燒,有另一種豪邁。   我較喜歡的是傣族燒烤,在普洱、西雙版納等地盛行,除了芭蕉葉、竹筴、香茅和各式蘸料,色彩斑斕,對香港人來說是有點似東南亞風情。傣族風味燒烤手法有幾種:並、並窩和並雅,簡單來說就是把食材直接烤、用香茅等材料不完全地包著燒,和用芭蕉葉蓮配料完全地包裹著燒。烤魚是當中的代表,魚開邊,中間填滿蔥、薑、蒜、芫茜、香柳葉、鹽等,用合壟回復一條魚的形態用香茅綁好,夾在竹筴中燒。燒好剪開香茅上枱,魚一打開香氣撲鼻,魚皮因涮過豬油燒得焦脆,魚肉保留著水份,夾一小塊沾上由辣椒和五香粉等製成的乾蘸料,又鮮又惹味﹗   燒五花腩也是十分美味,他們會把腩肉整條並燒,到上枱到切成小塊,雲南的農產發達,食材新鮮,五花腩除了肥和瘦,那煙靭的皮和筋才是點睛之筆,如果對牙骹有信心,可以點一份燒豬皮,又脆又香又煙靭。覺得燒雞腳吃得太累的可試試雅烤的雞腳筋,連著香菜佐料包在芭蕉葉中,沾上酸辣的醬汁,既可是熱身的小吃也是尾聲送酒的良伴。燒茄子它們有一種烤法是甚麼都不加,烤完再沾上用南乳等材料做的醬料吃。   很多燒烤店都有炒小菜,我強烈推薦炒苦果,它看似青豆,吃下去會先苦後回甘,表皮帶有一陣香味,重點是它有藥用功效,專治水土不服、熱氣上火。   至於蘸料,除了早前介紹過的干蘸料,傣族還會按不同食物配搭醬。如烤雞也會配加入檸檬汁的酸辣醬汁,而傳統傣族菜餚中的「撒」更令人大開眼界,如用生的豬肉或牛肉切碎,加入各種新鮮香菜和檸檬汁做成的檸檬撒,是用作拌涼菜的醬汁;「苦撒」更是用牛的膽汁和胃液作主要成分的汁,而同時這他是當地人抵抗炎熱潮濕天氣帶來的疾病的防治食療。   以上只是傣族飲食文化的一小部分,他們烹調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是了解少數民族神秘又獨特文化的開端。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不散之筵席   燒烤   雲南   

傳統上,燒烤食材、調味手法也有地域之分,香港人以前很難想像,燒韮菜是什麼玩法,內地北方也很奇怪只燒雞翼的話雞的其他部分到哪裡去了?在南北的粗野分類以外,我心目中最誘惑的燒烤,是西南的雲南燒烤,而當中最愛的食材是豆腐。   雲南的農產資源豐富,飲食文化風格充滿少數民族的熱情和豐富的層次感。一次因工作關係到西雙版納,因路程有點轉折,到達已是晚上,約了當地朋友在一間燒烤店晚飯,暗黑的大排檔中,我們坐在矮矮的桌椅,中間圍著一個炭火爐子,大家邊聊天邊把食物放上去,偶爾用筷子翻動著。   那是我第一次遇上包漿豆腐,一開始時它是一粒粒小方塊,我是十分喜歡豆腐和豆製品的,但這麼晚才吃的豆腐,總怕不新鮮,我抱有懷疑地把小巧精緻的它們一粒粒放到燒烤網上,看著它們慢慢脹起來,中間烘烤成焦黃色,有如一個害羞的小孩鼓著臉,十分可愛,小心翼翼夾起一塊,它馬上塌下來了一點,我沾上蘸料把它放入口中,表皮略帶焦脆卻十分煙靭,內裡如其名嫩滑成漿狀,熱騰騰的,一口一塊,在口腔中温柔地爆發,皮的煙靭令我想起豆卜,但不經油炸的它更嫩一點,那驚喜令我疲倦盡消,起勁地吃。   至於蘸料,雲南菜無蘸料不歡,而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也是約十年前在雲南以很難吃到地道雲南菜的原因。這店用了單山蘸料類型的乾蘸料,看上去是紅色、咖啡色等粉形狀混合物,不算很辣,但香味相比單純麻辣、孜然的味豐富得多,十分驚艷﹗成份除了鹽、五香粉、辣椒粉、孜然粉外,還有很多說不出的香味,比例剛剛好,說不出來這是什麼香味,無法複製,無法忘懷。   包漿豆腐沾上乾蘸料,口感味道都是完美配合,此時烤五花腩、牛肉都比不上這塊小豆腐﹗包漿豆腐源自石屏,而另一種雲南著名的燒豆腐就是建水豆腐。在建水或雲南其他地方,都會有燒豆腐的檔或小店,一個大炭爐,店主坐在爐邊「主持大局」,不停用筷子急速靈巧地翻動著小方塊般的豆腐,客人來了就坐在爐邊,店主會給客人小碟蘸料,客人自行夾爐上燒好的豆腐,每夾一塊,店主會在一個代表客人的空罐子投一粒生的栗米,客人吃飽了,店主就數一數粟米數目來算帳。   豆腐的靈魂在於水,雲南的好山好水出產了好豆腐,工序繁多但價廉物美,享用形式也很平民化,加上豆腐不易保存,令燒豆腐成為雲南的一道獨有風景。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不散之筵席   美食   雲南   

燒烤是食物中的國際語言,也是方言,各地有不同特色,今次介紹四川西昌火盆燒烤。   一提到四川二字,大家可能馬上聯想到又麻又辣,但四川地形多變,省內各地的氣候、少數民族都令食物風格很多樣,其中火盆燒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來自彝族的火盆燒烤的口味和風格跟重慶燒烤不同,是我吃過最原始的燒烤,火盆燒烤有點像港式燒雞翼,圓圓的大火盆放滿炭,手臂般長的大竹籤末端串著大塊的肉,大家圍著盆,把竹籤架在盆邊讓它的油脂嗞嗞作響。   燒烤之所以是國際語言,是因為火燒是原始的烹調方式,火盆燒烤沿自大涼山,全國三成彝族人的聚居地,族人傳統家家戶戶閒聊時,不時會生火取暖,順便放些簡單的食物,如粟米、蕎麥做的餅、饃饃和肉烘烤著邊聊邊吃。   火盆燒烤的原始風味,包括講究竹籤是用竹削成的,不似我們常見的圓柱狀竹籤,而是方形或扁闊一點的,烤食品時竹籤也會有竹的清香。   食材方面,大涼山人粗曠豪爽,吃肉時以切成較大一塊,稱為「坨坨肉」,一般指豬肉,也會有坨坨牛肉,很多時會連著皮,也會有五花腩等比較明確的部位。部分地區會在醃肉時加入藿香、麥冬等中藥材,除了降燥袪火也能提升香味。   燒烤的秘訣除了醃料就是蘸料,火盆燒烤的蘸碟是紅色和黃色的粉末,紅色是辣椒粉,白白黃黃的是黃豆粉,火盆燒烤不追求辣味要剛勁,所以一般蘸料不會太辣,而且黃豆粉有淡淡的甜味,和港式燒烤用蜜糖的甜、美式烤肉醬的甜都很不一樣,低調而豐富了食物的味道層次,並且中和了辣味,十分特別。   大涼山現時常以貧困山區的形象被提及,不到十年前依然有大涼山童工在大城市的工廠被發現,即使送他們回家,他們也會親口跟記者說:「我會再找辦法到城市打工。」當地毒品問題也令貧窮因素更為複雜,不少人因吸毒或販毒被判死刑,留下小孩成為孤兒。   但歷史上大涼山的彝族曾經是努力抵抗命運的一群。在1914年在現今窩堡鄉一帶的彝族依然實行奴隸制度,奴隸們當年向奴主反抗,可惜原本支持起義的漢族官僚受奴主賄賂後轉為支持奴主反撲,起義失敗告終,史稱「拉庫起義」。   約六年前訪大涼山,離開時當地居民把一大麻包袋放到我的車內,多番推卻不成,一打開麻包袋,撲鼻而來是花椒的香味,那次花椒的質素,是我至今多年都未能在市面上買到的,每一粒我都很珍惜,有時送給朋友並講述當地的故事,希望能支援在當地服務的非牟利組織,而近年這些組織已停止運作,扶貧工作就交由政府推行了。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不散之筵席   四川   美食   

在北京,不少地方都掛著「羊羯子」的招牌,有朋友說馬上聯想到王府井的燒羯子,完全沒有興趣去探個究竟。羊羯子其實是涮羊肉以外一種北京一帶常見的火鍋,食材是羊的脊骨,外形似一節一節長長的羯子而得名。   羊羯子和約十多年前香港曾流行的豬骨煲原理相似,不過湯是炆燉羊骨熬成的醬湯,較濃郁的同時去膻味,經長時間炆煮羊骨的肉質鬆軟,吸收了湯汁後每一口都是湯汁的精華,骨中間的骨髓十分嫩滑就更不用多講。由於選用脊骨,結構尚算簡單,吃起來不算困難。   一般吃羊羯子的店也有其他部位的羊骨、內臟、甚至羊肉片供應,如果大家能克服心理關口的話,我會提議大家嚐嚐小羯子-羊尾。我也是吃羊羯子多年,一次在朋友家中作客,友人親自燉了一鍋有羊尾的羊羯子,盛情難卻才第一次品嚐到羊尾,吃過牛尾的話大家就會了解,尾部的質感是如何有別於其他部位,羊尾是細小版,肉雖然不多,但肉質嫩得來有彈性。   我吃羊羯子時有一個無聊發現,當夾起一件羊羯子,正要咬一口時,看到一張可愛的綿羊笑臉,而且幾乎每件羊骨都有類似圖案(詳見配圖)!羊羯子跟涮羊肉相比感覺較「下欄」,因為材料是除去精肉後的骨頭,相傳是清朝康熙年間,蒙古王爺發現廚師給下人做的一個菜,就是燉羊脊骨,意外發現十分好吃而廣傳,由技術層面來說,羊羯子的技術含量其實不低,而當中的材料良姜,有散寒止痛功效,凜冽寒風中來個羊羯子鍋,驅寒保暖一流。   好吃的羊羯子吃了不覺得口渴之餘,羊羯子的肉質軟得來不會太爛,湯濃得來不會油膩,間中來一片糖蒜(糖醃漬的獨蒜),令人感覺清新。羊羯子既可以單獨成一道菜,但較多人會當作火鍋,一般不會再配其他肉類,而是蔬菜和我認為必點的麵條,又寬又厚如刀削麵般,放在湯內吸收精華,表面滑溜,咬下去略帶彈性,如果太飽只能吃得下一條也好,這麵條能為羊羯子畫上完整句號。   北京吃到的羊主要來自河北和內蒙古,除了如內蒙古人般整隻羊吃外,京城也有不少是好好利用羊的不同部位做的菜式,由下人吃的菜至今成為佳餚,羊羯子是個成功的例子。  

火鍋當中「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我會說是越南的Lẩu riêu cua,蟹羔蕃茄火鍋。   冬天到越南是個很好的選擇,下雨較少,較涼快,如香港秋天,不怕熱得吃不下。我來到街上一間火鍋店,這不是遊客區,路邊滿是桌椅的大排檔,一家大小、年輕學生、甚至衣著亮麗的白領,熱鬧非常。摺枱不高,膠椅也細小,如大人坐在小朋友玩「煮飯仔」的格局,這是越南特色。   當侍應在爐子上放上一個大鍋,你就知道這絕不兒戲﹗昏暗的光線中,看到滿是金黃色的豆卜和紅紅的蕃茄,伴著香茅和蔥,初時蟹羔不太覺眼,我以為是在湯裡融化掉﹐但用筷子一搞,發現一塊大過手掌心的蟹羔被豆卜蓋著,有如一塊肉餅般在正中央等候著我的發現。   蟹羔好吃得我光吃它也心滿意足,叫我怎捨得讓它在湯中融化?我一口一口地珍惜地吃著,蟹羔質感柔軟,味道豐厚,一開始湯的材料還未出味,它是鍋中的霸王,佔據著我對整個鍋的想像。之後我放了牛肉,新鮮手切的牛肉,感覺如潮汕牛肉火鍋般純粹簡樸,一上碟就知道它的新鮮,紋路看來並沒有太多脂肪,但郤很有牛味,一點不「鞋」。   慣常火鍋湯底要不越食越淡,要不越滾越咸,即使店家做到能唯持原湯,經過各食材的洗禮後,湯底也不會如最初般出色,但蟹羔火鍋打破這格局,蕃茄、香茅等開始出味,湯底味越食越濃,味道清新的氣息令人越食越起勁。   而鍋中豆卜意想不到的作用,首先本人是十分喜歡豆製品的,金黃的豆卜的皮略帶煙韌、不算油,內裡絕非敗絮其中,依然感到嫩滑和豆味,在一開始吃都已不會怯場,而豆卜作為以吸味見稱的食材,中途越吃越可以側面欣賞到湯底的鮮味,連著蟹羔一起吃更是新鮮的享受,在鍋中的表現可謂是由頭帶到尾。最欣賞的是它不需要照顧它,而它卻永遠都在,無論在一開始、中場、結尾吃,都不會令你失望。   越南如雲南一樣,新鮮蔬菜食材多得誇張,當吃碗粉都有一大碗九層塔、青菜、芽菜時,火鍋當然也是配搭了一大碟小山形狀的菜,新鮮至甚不用多講。沾的調味料是簡單的魚露、辣椒、青檸,輕輕一沾,清新得來帶出鮮味,令人吃得輕鬆無負擔。   而另一必配的米粉當然不會令人失望,有彈性、有米味,在湯底食材風味都燦爛地綻放的時刻,米粉有如漁翁的網,把所有美味一網打盡。美味飽足之餘,不覺口渴又油膩,不會懷著罪惡感入睡。   越南蟹羔火鍋有如一場表演,雖是在大排檔,但湯底和食材的變化,配合的起承轉合和層次感,相比分別精選湯底和食材再共冶一爐更顯優雅。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不散之筵席   火鍋   越南   

潮汕牛肉火鍋近年在香港也流行起來,脖仁、吊龍、匙仁、匙柄、三花趾、五花趾、牛胸油……明細的牛肉部位配以沙茶醬、普寧豆醬,鮮味十足。潮汕牛肉火鍋的要求,既簡單直接又嚴苛,就是牛肉要新鮮,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在當地人眼中牛肉要新鮮這簡單是廢話,早些年在潮汕一帶不少火鍋店都是開在屠宰場附近,甚至專門在晚上去,因為屠場晚上劏牛早上發送到街市。這些排檔由簡單幾張至十張不等的摺枱組成,大家烏燈黑火地吃,不知道是地面不平,還是枱腳長短不一,於是用煙盒、撲克牌「攝」著枱腳;「唦」,間中利落的一聲,是有講究的人用茶洗碗筷,再把污水灑在枱邊,這些是真正大排檔的儀式感。   這些地方甚至店名也未必有,也無人關心這餐廳、甚至屠宰場合法與否?牌照齊不齊?吃牛肉火鍋就是吃牛肉,簡單直接,其他都不重要。相反,如果約朋友到裝修精美、服務殷勤的潮汕火鍋店,只會換來被認為矯柔做作的嘲笑,緊接就會覺得你不懂得吃,因為他們深信,這些地方不正宗。   香港中午吃火鍋是很誇張的事,即使在北京的小館涮個羊肉,也是個「大餐」,但對潮汕人來說,火鍋是生活日常,在潮汕有如快餐,二、三個人把牛肉一燙,加個河粉,半小時也可完事。   我在潮州朋友家作客,主人家說吃火鍋,看看錶,宰牛時間到了,就騎著電單車去買剛宰好的牛肉。他們還燉了牛小排,用牛湯作湯底,湯放了石橄欖清香回甘,不影響牛肉的鮮味之餘,清熱下火,放上切細的香芹單喝一口湯都十分滿足;再吃一塊牛小排,我咬了一口就被震撼到了,燉了一個下午的連骨小牛排,肉質滑溜酥軟得能脫骨,帶筋的部位略肥,越𡁻牛味越濃,口感十分豐富,令人回味無窮,頓時牛肉片也成了配角。醬料方面主人家自己調製的,配料除了沙茶醬、普寧豆醬外還有柑橘油等,稍稍兌一點牛湯,白蘿蔔沾上一點,有如清泉,讓味蕾不要完全被牛魔王俘虜。吃完大餐再喝茶,清清腸胃之餘,也讓自己由盛宴中冷靜過來。   潮州人愛喝茶,但在火鍋店通常會提供一大壺不熱不凍的「茶」,外地人喝來覺得怪怪的,那是以熟地為主要材料煲成的涼茶。其他配菜方面,除了生/熟牛丸,牛肉餃,炸枝竹,河粉(棵條)也是必點,而不少潮汕火鍋店都有濕炒牛河(粿條),也值得一嘗。   潮汕火鍋用的黃牛其實並非本地出品,大多來自在貴川、四川和廣西,活牛運到潮汕再屠宰。而潮汕牛肉火鍋也並沒有很長的歷史,甚至在十年前都只在廣東一帶流行,之所以發展成全國大城市都成行成市,和內地冷凍運輸發展有關,但要吃到潮汕風味,欣賞他們對火鍋的品味,就必須到當地體驗。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  

不散之筵席   火鍋   食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