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展覽
【通俗文化】 甘小文能登《大雅之堂》?! 深水埗作品展 惡搞蒙羅麗莎、畢加索
大家還記得,西九龍中心外牆的「性感少女海報」嗎?因當時收到不少投訴,然後因安全問題落架,引起不少人不滿。但新海報上架後,不但讓人捧腹大笑,也獲得不少好評,而新海報是本地著名漫畫家 — 甘小文的作品。 甘小文作品無數,例如《太公報》、《至Goal無敵》和《小流文》,陪伴眾多香港讀者成長。而他創造的經典角色有黑鬼德、哨牙珍和肥婆四等等,人物形象突出,讓人一眼就知道是甘小文出品。 由2月5日開始,甘小文會在 @alittlesomething.jewellery 舉辦《大雅之堂》作品展,將會展出他最新的八幅作品,包括Mona Fatsa 、哨加索、唐代肥和戴珍珠牙套的少女等等。今次是關於突破自己的展覽,希望大眾可以看到堅持創作的「甘員外」(甘小文自稱),而不是停留在過去的他。 除此之外,也會展示甘小文的黑白手稿,全都是由策展人用絲網印刷人手上色,每套版畫都用上至少五個套版分色,帶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放假經過深水埗時,不妨去參觀吧! 日期:2月5日到2月27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00pm – 7:00pm 地點:A little something (深水埗荔枝角道188號B地下)
【結合傳統與現代】 11本地藝術家手繪瓷器賀新春 白瓷、八寶盒、賀瓷「以港彩為節日添氣氛」
「廣彩」盛載超過 300 年歷史,畫師在瓷器上親手落筆畫出不同經典花紋和圖案,。而這種傳統美學傳到香港後,漸漸演變成「港彩」,結合以往技術和現代元素,繼續發揚光大。11 位,年齡由 20 多至 60 多歲的本地藝術家參與的「賀 ‧ 瓷 — 港彩聯展」,將於星期六( 22 日)開幕,並在上環展出各種手繪瓷器,突顯出「港彩多元文化的表現方式」,讓公眾欣賞「有温馨香港風俗又有搞笑回憶殺」的作品。 臨近農曆新年,藝術家們的一些作品也非常應節,其中廖綺玲 Betty 的「八寶盒」寓意 8 件吉祥珍寶,各件手繪上細緻花紋,希望帶來祝福,「祝願大家幸福、吉祥、富裕、事事如願。」另一件「賀瓷」則猶如百家布,拼湊願望與祝福,傳統港彩紋飾為主,展現出,熱鬧喜慶,年味濃郁的感覺。 新年將至,不妨親身到場欣賞,一起感受「港彩」帶來的節日氣氛。 「賀 ‧ 瓷 — 港彩聯展」 日期:2022 年 1 月…
上到半山都有展覽睇? 邊睇展邊認識小動物日常
人類同動物應該係好朋友,共同分享大自然,互助互愛。但係喺繁忙嘅都市生活耐咗嘅我地,彷彿將呢嗰概念拋諸腦後,同動物嘅距離就愈黎愈遠……所以大家不妨同米姬一齊,以小動物嘅視角出發,睇睇佢哋係香港生活嘅習慣同煩惱啦!
【大南街王子】 大南街小店限時化身小王子B612星球 「最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不過只有少數人記得。」—— 《小王子》 想追尋 B612 星球,未必遙不可及,可以去深水埗 #大南街 。Storerooms 最近化身小王子限定主題店,店內展出了小王子手稿、收集了不同年份版本的小王子中古書籍,「以紀念 B612 行星」。 Pop-up 期間還有不同限量單品 —— 木製「帽子與大象」線香座,這是帽子還是吞下大象的蟒蛇?有時不需要解釋得太清楚,才會有不同趣味;B612 星球五角形夜燈,每盞附有迷你小王子,由土耳其一個家庭手工製作,成品絕對「充滿愛」。果然,正如《小王子》所說,「只有用心看才看得清楚,最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有興趣的話,不妨到大南街參觀一下吧。 Photo/ Storerooms.svl
【上水男孩居水上】 「上水BOYS」告訴你水貨以外的上水 cafe攝影展「記錄日常及魔幻時光」
區外人對上水的印象,還停留於水貨客嗎?其實這個社區,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攝影師 Elaine 及造型師 Perpetua 最近與區內 cafe let it be 合作,舉辦以上水男孩為主題的《上水 BOYS 》攝影作品展。4 位男孩,穿梭於這個社區之中,從梧桐河走到舊墟,記錄歷史悠久的單車店、士多、辦館,與新開張的小店相映成趣,展現「這社區超越年代和地點,奇幻既真實的連繫」,讓你看到「上水的日常及魔幻時光」。 舉辦攝影展的 cafe 也在舊墟符興街,因店面「的骰」放出來的相片不多,Elaine 特意開設神秘私人 IG @sheungshuiboys ,詳細記錄上水男孩的延伸故事和照片,但「希望觀眾能在未知太多細節前先單純地看看照片,看完展再 follow。」 《 上水 BOYS 》 日期:即日起至 2022.1.30 sun 時間:mon –…
【失眠神燈】 Dustykid陪你度過失眠夜 塵爸夜燈展 「晚上的感受非一人獨有,你並不孤單」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當我終於能上床休息,卻整晚眼光光無心睡眠腦交戰……失眠問題纏擾不少香港人,如果你也有共嗚的話,今次ACOO要介紹的展覽十分適合你! 說的是由城中著名插畫家、85後的Dustykid創作人「塵爸」、陳塵舉辦的「塵失眠夜燈展《親愛的長夜,我們又見面了》」。展覽分佈於PMQ的三間房,每間房也有不同主題療癒人心。展覽 S314 室以「夜燈」為主題,你可以在不同角落找到笑容滿臉的小麈子的文句夜燈作品,說不定會找到一句撼動心靈的句子。 而S313室主題為「與心夜談」,展出24幅加入了動物元素的畫作,包括大象、鯨魚等,感覺十分夢幻。當中以一頭大象作為主角的一幅畫作,靈感來自英文諺語: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每當問題過於明顯時,人就會想忽視「這頭大象」,就正如我們經常對內心的想法置諸不理,塵爸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觀眾可以在房間內好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最後S312室與中層則設有塵聖誕期間限定店,售出超過70種產品以及限量禮物包。 陳塵本來是一個夜夜無眠的人,故對失眠這回事感悟極深:「黑暗晚上的感受,並非一人獨有,你並不孤單。月亮和星星在遠處照耀着你,眼淚和難過都會過去。」希望有失眠問題的你,可以在夜燈中覓到心安處吧。 「塵失眠夜燈展《親愛的長夜,我們又見面了》」 地點:中環 PMQ 元創坊A座3樓 S312-S314 及走廊 日期:即日起至 2022年1月2日 時間:12:00 – 20:00
【沒有紙絹的水墨畫】 科技與傳統無縫融合 數碼水墨繪畫及動畫展覽 藝術家黃琮瑜:「冀普及水墨藝術」
在一部平板電腦,一支筆就能走天涯自由創作的年代,要畫水墨畫,除了帶備毛筆、墨汁、宣紙外,還有甚麼可能呢?藝術家黃琮瑜研發出水墨繪畫軟件「離心一墨」,將水墨藝術數碼化,將之推廣普及。而他的作品正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覽廳展出,展期至下月6日。 「離心一墨」(Pure ink)是一套水墨繪畫軟件,它不僅配備足夠「工具」,在運筆和調色這兩方面都務求充分呈現出水墨在濃稠與稀淡、濕潤與乾澀之間的變化和張力。軟件提供三種運筆方法,只需滑鼠已可完全操控毛筆,按一按左右鍵就能交替轉換中鋒、側鋒與大側鋒、調教畫筆大小;顏料水量、畫筆乾濕度、顏料顏色,也能隨著繪畫而逐漸消耗,線條由潤轉躁,模仿繪畫水墨畫的效果。 創出這套軟件的黃琮瑜從事水墨畫創作20年,他最新的數碼水墨繪畫及動畫作品,正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出。作品突顯數碼科技與水墨畫的無縫融合。所有水墨畫作品都透過此軟件繪畫,並利用軟件提供的高解像度輸出功能,以藝術微噴的技術列印於宣紙而成。而動畫作品則以軟件的滲染系統製成,呈現水墨揮灑的過程。 今個周末,就去探索一下傳統水墨畫與數碼科技crossover的無限可能吧。 「離心藝力──黃琮瑜數碼水墨繪畫及動畫」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2月6日 時間:星期一、三至日:上午10時至晚上9時(逢星期二休息) 地點:香港中區堅尼地道7A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覽廳 Photo & Edit/ 張志偉 Cheung Chi-wai & 鄭珞璋 Maximillian Cheng
【停一停、抖一抖】 過元氣滿滿的生活 那怕只有一瞬間 日本藝術家富利來個展 「為都市人帶來一點甜」
這個星期辛苦了吧?見字停一停、唞一唞,看看這些來自日本藝術家 maitoparta 的作品,在她色彩亮眼的畫風之中,感受清新、元氣滿滿的感覺吧。maitoparta 的作品曾展於日本當地和台灣,今次就聯同本地選物小店 midway.shop 在炮台山富利來商場舉辦個人作品展,希望「可為都市人的緊張生活帶來一點甜。」 maitoparta 的作品充滿童趣,正如「maitoparta」在芬蘭語的意思 —— 「大口地喝下牛奶後,嘴邊被大圈泡沫包圍」的趣怪模樣,隱喻着微小卻舒暢的生活快感,也代表了年輕、童稚的狀態。忙碌過後,讓自己感受一下平凡而溫暖力量,充一充電吧。 《NEO FRIENDS》maitoparta Solo Exhibition 展期:即日 至 12 月 5 日(逢星期一、二休息) 時間:1:30-7pm 場地:炮台山富利來商場一樓11號舖,「紙上」藝廊
【登山人生】 繪畫刺繡記下香港山野 藝術家李家儀:「冀創作為大家帶來安心和喜悅」
香港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城市與山野的距離很近。每每受盡生活的摧殘,只要去到山上和郊野,總會有種治癒的感覺,靜靜過一天,就能慢慢平復心情。正如本地藝術家李家儀 Koey 所指,上山和創作可以讓人找回自己的內在,「登山就如人生,每跨過一個低窪,每越過一次山峰,就是學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Koey 一直喜愛大自然,又會以繪畫和刺繡等手工藝把探索大自然時的心情記錄下來。無形的快樂,以立體的方式呈現,一筆一線下的山峰,「如果我的創作可以為自己以外的人都帶來安心和喜悅,那就對我而言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了。」 邀請你「上山去」,用眼睛體驗「在大自然裏,一切皆平等,萬物順應四季經歷每個循環。」 《 Surmounting 上山去 》 日期:2021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週一休)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地點:上環新街市街23號地下
【此心安處是吾家?】 瓷磚內藏香爐灰比喻人心不安 大館展出 展覽後觀眾可帶回家
平時去展覽欣賞藝術品時,展品旁邊都有大大隻字寫著「不可觸碰」。大館最近舉辦的「詩意遺產」展覽則反其道而行,讓市民把藝術品帶回家。 帶得走的,是其中一件展出作品 — 《此心安處是吾家?》,來自陶瓷藝術家尹麗娟之手。巨型空心陶瓷台階藝術裝置,是由60-70年代非常流行、富有香港本土特色的馬賽克圖案瓷磚排列而成,看似堅固但其實十分易碎。製作材料亦別出心裁,以陶泥混合了中式寺廟的香爐灰製成。尹麗娟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間寺廟,但在看到那麼多人到這間寺廟參拜後,吸引她創作這件作品。 尹麗娟以香爐灰象徵人的心靈和精神需要,也即內心的平靜、生活穩定,但未能如願,遂以看似堅固但事實是脆弱不堪的台階,捕捉人對社會的擔憂及焦慮。這件作品的特點,是物件和記憶之間的關係,探索文化遺產在我們不斷變化的社會之中,作為一個船錨的作用,「面對極端的變化,文化記憶是我們的尊嚴、信仰和人性的錨」。 這個「船錨」不僅可以欣賞,還可以帶走。展覽在本周日結束時,觀眾可以帶走部分馬賽克圖案瓷磚,是創作概念的一部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記下時間,當天到接待處領取籌號,並於2時至7時把作品帶回家。幸運兒記得用心呵護這十分脆弱的瓷磚! 「詩意遺產」展覽 Poetic Heritage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1日 地點:賽馬會藝方 備註: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