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女團 · 香港設計】 「衫領」logo本地設計藏心思 極簡中性線條、專屬字體 為「易於辨識和記憶」
全民造星 4 完結後,香港女團 COLLAR 終於成軍,除了 8 位成員之外,你有留意到她們的 logo 嗎?本地設計師威洪最近在 IG Whtihvdone 分享設計理念,女團名 COLLAR 意指衫領、鎖骨,雖然是女性迷人的地方,但 logo 並沒有偏向女性化,反而採用極簡、中性線條,結合衫領和「 C 」字,無論橫看、豎看,也能代表 COLLAR。威洪指出,設計同時考慮到未來發展,「往後可因應情況,透過不同顏色或者圖案變化來呈現風格」,最重要是「易於辨識
和記憶」。
C – O – L – L – A – R ,logo 的英文字更加是度身訂造,並非購買字型,「 C 」既是「衫領」獨立標記,也融入於團名之中。威洪親筆設計,最終版在銳角和圓滑之中取得平衡,還透露,未來計劃會開發成一套真正英文字體,COLLAR 的 fans 們要密切留意了!
Photo/ @Whtihvdone
相關文章
【得個港字】 見字___ ? 香港地道文字放大鏡!
梁總理Serrini叫大家要「見字飲水」和「見字讀書」,不知大家「見字」時又會想做甚麼呢?本地廣告設計師Dave近年就喜歡「見字拍照」。 從文字的演變過程,我們能窺探到一個族群歷史。漢字的結構相對其他文字嚴謹,而其造型優美,更令不少人沉醉於漢字一撇一捺之中,但除此之外,只要你細心觀察,其實我們在這個城市的每日都會接觸到數之不盡的字體。而Dave對街頭上不同中文字的字體尤其敏感。 過去一年,Dave在香港街頭收集不同的字體,發現原來有很多趣事,「有時未必係字形結構有趣,因為每個人用文字嘅方式唔同,有人寫字較隨便、有啲就好認真,咁我就覺得好得意。」於是他漫遊社區,將有特色的文字一一拍照記錄下來。原來這個習慣,是源自健身教練的建議,「佢叫我每日行萬七步,我自己都鐘意行街,所以順便去以前少行的地方。」 Dave在收集字體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字體不知不覺地消失,「前兩日去旺角,先知道原來「西班牙賓館」個招牌已經唔見咗啦。」當越來越多招牌被拆掉、字體漸漸變成清一色電腦字,令他反思到自己要更加珍惜眼前。「我們都在珍寶海鮮舫遷拆時拍照留念,但為什麼我們總在最後一天才珍惜?今日香港,仍然有很多值得我們記錄下來的舊地方和事物。」 有見及此,Dave便在Instagram創辦專頁 @Citywording,把街站紀錄到各式各樣的字體公諸同好。Dave形容收集即將消失的字體就如收藏瀕危昆蟲標本,激發他創作出《見字圖鑑》,以五十八隻昆蟲比喻文字的,現於「見字___ 」展覽中展出。Dave希望以這種方式為城市留下一點回憶,同時引發觀眾欣賞香港細微的一面。 城市中,每種文字設計理念都是獨一無二,蘊含著豐富的故事,讓你重新思考和認識文字。在日新月異的社會裏,新事物當然會受到追捧,但同時舊物也在消失,我們都要學會去欣賞這城市的舊貌,漫遊每一角落,從另一角度細看這地方。 關於「見字___ 」展覽 : 由HKDI傳意設計研究中心與Typeclub首次合作攜手打造字體藝術及設計推廣項,與一眾字體設計師、藝術家及其他界別的創作人,以字體藝術作品展示了他們對本土字型的詮釋和表達。 日期:2022年5月21日至 7月20日(免費參觀,需預約) 時間:上午9 時30分 – 下午3 時30分(逢星期二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傳意設計研究中 A810室
COLLAR為《Stephen.傾》劃上「休止符」 陳志雲:「有那個是最喜歡的?我真的回答不了」
【100個音樂故事】 「有人問我在眾多訪談中,有那個是最喜歡的?我真的回答不了。因為他們每一位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每一段對話,我都是那麼珍惜的。」他在《Stephen 傾・告白》中道出如此一句。從2006年的《志雲飯局》陪伴我們,走到2020年「志雲頻道stephenchannel」的《Stephen.傾》,為我們帶來不同名人的故事和經歷的 —「志雲大師」,陳志雲 (Stephen Chan)。 《Stephen.傾》從第1集走到第100集,這2年來為我們紀錄了樂壇的變化,當中充滿動聽的音樂與感人的故事、經歷。小編個人最喜歡的嘉賓是第29集的陳蕾和第90集的力臻,透過節目了解到陳蕾那種不想被強逼成不像自己的形象而坦白的勇氣;一直對人好,答應別人要求,但發現這樣對自己並不好的力臻。不只是普通的認識,更像是深入的了解朋友般。那似近若遠的歌手與他們的音樂。 正如Stephen說:「原來音樂的魔力真的可以很大。他們每一位都為音樂付出了很多。雖然不是每一分的付出,都可得到回報。但大家都毫無計較。難怪有人說:「音樂就是生活」、「分享音樂,就是分享愛」。」 來到4月7日,《Stephen.傾》的第100集,請來的嘉賓是新生代人氣女團 @ collar.weare。拍攝首次來到將工廈活化而建成、充滿藝術風格的Artisan Hub。ACOO一盡地主之誼,用攝影鏡頭記錄了最後這一集的點滴。 樂壇的新血與新的拍攝場地,為節目畫上「休止符」。想睇[ Stephen.傾 ] EP100:COLLAR完全版,聽她們盡訴入行心聲,以及誰人是全團成員公認的「友誼小姐」和最難相處的人,就要去YouTube search 「志雲頻道 stephenchannel」啦,再次去聆聽每一位音樂人背後的動人故事!
【增添生活樂趣】 今餐食乜好?擲粒骰就知道! 日本設計「六麵骰子」幫你Mix & Match
疫情之下,香港人早已忘記去旅行的感覺,亦快要忘記堂食是如何一回事,只能天天困在家吃午餐肉公仔麵。日本新推出的一粒骰仔,或者能令你重拾進餐的樂趣! 預計在6月推出的趣味扭蛋「六麵骰子」,是每天給你靈感的好幫手。骰子總共有6顆,每面都印上不同食物的圖案或字詞,讓用家輕鬆靠幾粒骰決定今天吃甚麼。就算每天宅在家也不怕選擇困難症了,可以簡單決定每天的餐單了。 用家先以第一顆骰子決定吃什麼「麵」,其餘骰子則用作決定麵的配搭。例如第一顆骰子擲出蕎麥麵後,再決定配著雞蛋還是豆皮。不少網民都大讚設計實用,「糟了我很需要這組」。也有網民留言說六麵骰子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十分有用,「天秤座都該入手一組」。不過暫時只推出了六麵骰子,未知道以後會否推出六飯骰子,甚至是其他類型的食品骰呢?
【期待發售】 香港年青設計師改造中餐具獲德國紅點獎 湯羹不接觸桌面 確保乾淨衛生
誰說讀設計一定沒前途?22歲香港設計師廖成鍇(Alvin)以餐具「原石」擊敗超過4,000個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獲得德國紅點獎殊榮! Alvin的設計以人為本,以改善用家進餐體驗為焦點,並非只靠外表。他用了半年時間改造日常中式餐具,設計出可承托煎Pan及鑊的碗碟,令用家不需要倒菜時令手腕負重。另外,Alvin觀察到平時家人吃飯時,無處擺放湯匙,而放在桌子上又怕不衛生,他創造出不用接觸桌面的湯羹,解決不少人的用餐煩惱。設計是出自漂流在河面的樹葉,葉身重、葉面輕,令他想到用相似方式設計湯匙。 作品「原石」已獲國際肯定,獲得全球知名的2021紅點設計概念大獎最佳設計獎。作品與其他著名設計,如Sony Walkman 隨身聽、Fiskars 剪刀和Apple iPhone等一同在HKDI展覽紅點設計展展出。獲獎後,Alvin得到把「原石」量產的機會,但他卻放棄了,全因為未做到心目中的完美餐具:「這套餐具完成度未達100%,仍有許多改進空間。」也許是Alvin的堅持和細心,才令「原石」可以在多項設計中突圍而出吧!
【只要你唔尷尬,尷尬嘅就係人地】 日本「無用發明家」新搞作 鐵路手機掛鉤 車廂搖晃無有怕
說起無用發明,你會想起甚麼呢?是鰂魚涌的「不能避雨亭」,還是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柒》當中的太陽能電筒?日本有一位「無用發明家」就推出無用設計,用處不多,卻創意超班。 被稱為「無用發明家」的藤原麻里菜,最近又有新作-鐵路手機掛鉤。相信不少人也試過在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一邊玩手機,一邊要緊握扶手,令自己非常狼狽。有了這個小發明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了,以小小支架勾住扶手,掛鉤下方有位置放手機。用家便可以放心安全投入網絡世界,不論車廂頭搖又尾擺,你都可以安心自在地保持平衡。雖然藤原麻里菜的設計一般被視為多此一舉,但不少網民反而認為十分有用,更指對「矮仔」而言是福音般的輔助工具,而掛鉤可用作防禦工具,是否可行就見人見智了。 除了鐵路手機掛鉤外,她還發明了「眼鏡防滑鼻樑增高器」,用作防止眼鏡滑下,以及「專業用醫生字體」,方便病人解讀醫生的手寫字……藤原麻里菜曾經在訪問指出,自己平常思考的都是一些沒有結論、無意義而且不現實的事情。「這樣沒有用的事情讓我的人生多采多姿。」無用設計令她的人生充滿意義,誰還可以說她做的事情多此一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