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斬大嚿叉燒】 去到筲箕灣好運燒臘飯店,當然唔係淨係斬燒味咁簡單,Damia今次有個秘密任務,學識處理啲叉燒同雞之後,要親手派飯畀公公婆婆!睇佢雞手鴨腳咁,會唔會可以挑戰成功? //Share for Good「Show me your love飯」義賣行動// 新世界集團慈善基金向7間堅持於疫境期間向基層免費派飯的餐廳,每間購買1,000份「Show me your love飯」,參與行動的餐廳會於收銀處、餐桌等當眼處展示海報及卡紙,你更加可以到該些餐廳購買「飯票」,親身表示支持! 參與計劃餐廳包括︰ 千樂燒味餐室 IG@happykitchen0421 好運燒臘飯店 IG@skwhowin 花月宮 IG@flourishpalace 金佛園素食 IG@amtbveg Manna。嗎哪 IG@ministry.manna 廚尊 IG@dignitykitchenhk 華姐清湯腩 IG@sisterwah

一個273呎的小空間,看似一目了然,但當你融入其中便會發現當中內藏了19名不同領域藝術家的作品 — 《鯤鵬之變 Change of state 》,是這個生活美學展的主題,寄寓香港人擁有面對不同轉變的勇氣和力量,在各種各樣的束縛和狹隘下,也可以保持自由自在的心態。 以《莊子·逍遙遊》中的鯤鵬寓言為展覽主題,是無隅丈室的主辦人張瀚謙(Chris)的構思。Chris是一位專注於聲音、映像及互動創作的新媒體藝術家,但閒餘時間的他卻熱愛Bonsai日本盆景藝術、「文人賞石」以及各種道家哲學與思想。他透過盆景和名石收藏,配合本地藝術家們各自的工藝,包括工筆畫、陶藝、書法、織物、古道具、金工及金繼等,從而展現日式生活美學及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一進到Cabinet of Stories先看到的必定是主題《鯤鵬之變 Change of state 》中由本地畫家蔡耀東 (Terence)所繪畫的鯤鵬。在鯤鵬寓言中,鯤是一隻住在北海的大魚,可以化成大鵬,飛往南海。北海代表欲望和動力,而南海就代表心靈智慧和自然天道。鯤鵬飛往南海的遷徙過程,便代表以心靈智慧駕馭欲望意志,使人心回歸道心。而Terence 筆下的鯤鵬手中拿著小屋,是因為得知展覽主題中鯤轉變成鵬,以及由北冥飛到南冥的過程,讓他聯想起自己那些即將要移民的朋友。希望透過此畫,祝願離開的朋友鵬程萬里,前程似錦。  另一個直接對應展覽主題的作品便是香港書法家陳靄凝提筆,以粗豪的筆觸所寫出《逍遙遊》中的「怒而飛」及「無己、無功、無名」。其作品由傳統書法與現代的拼貼及街頭塗鴉結合而成。《無待》系列的三個小掛軸中「無功」就與拼貼融合,而「無己」就與街頭塗鴉融合而成。當中「無名」與「無己」都欠缺姓名印從而去緊扣出「無」的概念。另一作品「怒而飛」,創作者以文字所寫的力道、「飛」字最後一筆穿過綾布至底、倒掛的掛軸和拼貼的層次來表達出如同人生百態般的隨機性與破壞性。 接下來便是展覽中佔比最多,超過50件的Bonsai日本盆景藝術以及各種名石。盆景起源於中國,是流傳至日本後才稱之為「盆栽」。在是次展覽中「盆」是由不同陶藝藝術家所創作,而「栽」就由Chris去種植至其中。展覽中的植栽多為三河黑松,亦有菖蒲,當中就有日本最小型的品種 — 婵小川。其中一盆「盆栽」是由葉皓賢以正在逃走的植物為題所創作的盆,配合指向同一方向的懸崖型的三河黑松而成。而名石是由於Chris很喜歡「文人賞石」這項活動,而現時石的市價十分昂貴,而Chris有認識石農,所以希望可以透露今次展覽去令大家更易接觸到石頭的藝術。每一塊名石Chris都為它度身訂造了合乎其石形的座,可見Chris對每一塊名石都如珠如寳。 展覽中所強調「徙」、改變,亦有一種「自適其性」的感悟。第一種變,是從不同作品中,藝術家們各自面對不同的變異,如社會狀況的變化、親友的移遷,甚至到自身心態的轉變都可以從其作品中一一體驗。第二種變是由一開始的15名參展藝術家到現在的19名藝術,然而參展數目還在持續增加中。不單止為了呼應主題,同時也希望透過是次展覽讓大家認識更多香港藝術家。第三種變便是由於每一件作品都可出售,故此Chris與陶瓷藝術家都會定期放置新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展覽中的作品都會一直轉變,一直看到不同的「鯤鵬之變」。 《鯤鵬之變 Change of state 》,是無隅丈室與Cabinet of Stories聯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包括陳靄凝 Chan Oi Ying、Sing Yu / Min ma、沈君怡、周敏 CHOW MAN、陳鈞樂 Chan Kwan Lok、蔡耀東 Terence Choi、Katja Lam 、頁|葉、葉皓賢 Casric Ip、劉瑋珊

各國踏入後新冠時代,陸續開放大型經濟和娛樂活動,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猴痘(monkeypox)疫情在歐美擴大,至今已錄得550宗確診,英格蘭更首次出現人傳人個案。非洲每年都有過千宗猴痘感染,但沒有蔓延到歐洲。為及時阻止猴痘在人類社區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召開特別會議商討對策,呼籲各國緊密監控疫情和分享資訊。 是次猴痘爆發和氣候變化扯上密切關係。世衛專家瑞安(Michael Ryan)解釋氣候變化改變動物的覓食習慣,令動物間傳播的疾病更容易感染人類,例如禽流感過去變得更嚴重。世衛去年出版的《2021年全球衛生與氣候變化調查報告》,警告氣候變化將是人類健康面臨最重大的威脅。醫療衛生界別的專家督促政府和企業制定實際可行的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藍圖,避免下一個像新冠的公共衛生災難。 都柏林城市大學的史坦尼教授(Prof. Anthony Staines)指出城市化和伐林隨著人口增加而迅速增長,模糊了人類活動與動物的界線。氣候變化導致動物原來的棲息地不再宜居,被迫遷徙到城市邊緣,拉近野生動物和人類的距離,增加風土病和動物疾病傳染人的風險。 猴痘通過皮膚接觸、體液、飛沫或被污染的物品傳播。由於並非空氣傳播,專家預計猴痘的爆發規模不會達新冠病毒。但未來數十年,隨著氣候變化和都市化等人為因素,全球疫症將陸續有來。最有效臨崖勒馬的方法是阻止過度砍伐森林,以減緩增加傳播疾病風險的動物遷徙。另一點是重新思考農業運作模式,特別是減低飼養動物的密度。從個人層面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減少吃牛、羊、豬等紅肉。 一連十四集可持續發展專欄暫告一段落,感謝各界讀者支持,亦感謝 ACOO提供平台,以潮流文化的嶄新角度推廣綠色生活。我們不需要完美的環保主義者,而需要700萬香港人踏出第一步,回歸自然與簡約。預祝大家6月5日世界環境日快樂,有緣再會! ------------------- 鍾芯豫,香港氣候倡議者,畢業於牛津大學環境變化與管理哲學碩士。18歲創立V'air 低碳本地遊,撰文和辦生態遊推廣環境教育,獲日本時報、Eco-Business封為引領亞洲的青年氣候領袖。著有《山野漫遊──女生行山指南》與《低碳。好行》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