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方俊傑

很多家長選擇移民,主要是為了子女著想。也有不少夫婦或情侶在香港不敢想像有下一代,去到外地,才覺得不妨試一試。當然,也有些,比較粗心大意,會有意外,搞到香港做人外地生產大失預算,例如我。   大女,在廣華醫院出世;細女,即將在曼城的醫院出世。兩個過程,隔幾年,分別經歷過,希望少少經驗及心得可以幫到其他在英準父母。來到英國,建議最快時間登記GP(公共醫療中心),以我的經驗,就是找一間位於住宅附近的診所,取走表格,填妥遞交,順便通知工作人員太太懷有身孕。工作人員隨即叫我們聯絡助產士。基於我們所在的社區沒有醫院,只有社區助產士,即是在社區中心工作的助產士,總之似便利店,附近總有一間兩間。   見社區助產士,不要寄望似在香港見私家醫生,又有超聲波掃描又有無數先進儀器,可以清清楚楚睇到囡囡的頭呀、手呀、腳呀,甚至樣。社區中心助產士,只有利用基本工具幫孕婦量量血壓聽聽胎兒心跳。每一個月,見面一次,到臨盆在即,才提高密度,每隔兩星期見一次。中間試過去醫院做結構掃描,驗糖尿;中間試過好幾次有實習助產士代工,又試過好幾次遇上助產士請假,由另外的替工補上。   未必是壞事,每個孕婦也被分派一本綠色的「Pregnancy Note」,集齊所有紀錄,換上其他替工,也可輕易跟進,影響不大。助產士跟我們商討選擇在哪一間醫院生育:理論上,要選擇在最近住所的一間醫院,我們剛好位於兩間醫院的中間,所以有機會二揀一。建議大家有得選擇的話,不妨先上醫院的社交媒體,看看相片看看留言,看看哪一間較合心水。助產士也會安排孕婦跟負責醫生見一次面,商討用哪一種方法生育。像我太太的情況,首胎開刀,再生下一胎,可以選擇不同方法,醫院的醫生也有耐性及空閒時間,樂意好好講解流程,態度也親善。   個人經驗,由於我太太之前動過手術,今次選擇陰道分娩,情況比較複雜,因此只可選擇在產房生育,而不能選擇在由助產士主導的生育中心。即使,生育中心的環境較優美。直到目前為止,整個過程只出現過一次小插曲:話說,有一次見助產士,助產士全程沒有參興,一切交給實習生處理,實習生量度胎兒長度,發現跟標準數字有極大差異,立即安排我太太入醫院作一次詳細檢測。一切正常。富有經驗的助產士,可以不作覆核,也不會主動施以援手。可能是文化差異,也有可能只是我們不懂要求。建議不妨大膽一點,這裡無論助產士、護士、醫生,全部樂於助人,尤其是操身大細的人。有甚麼疑問,不妨發問,他們不會顯現煩厭,或不屑,或嘲諷,請放心。    

方俊傑   生育   英國   

我讀中學的時候,已經二十多年前。很多記憶,還深刻,其中一樣,叫買書。   每年暑假,收到書單,要去旺角去觀塘的書店照單執藥。有舊書的話,我會買舊書,書店員工多數會話:「呢本書,改咗版喎,係咪要買新書?」所謂改版,主要是換換插圖換換封面換換頁數,內容接近一樣,但老師覺得你用舊書會對他構成不方便,而且,買舊書難免會在朋輩之間產生階級分野,於是,很多學生,只好死死氣買回新書。售價一年貴過一年的新書。   到我個女開始入學了,讀N班啫,一樣有書單,一樣要買好多好多好多書。分別在,書本由學校自行出版,加上大量指定的校服,由內到外,夏天冬天,不計學費,單單收取雜費,已經是很可觀的收入。好像理所當然,是家長必定要逆來順受的潛規則。   來到英國,反而有點不習慣。我犯賤。英國政府之前發出指引,強烈建議學校要減少校服上的校徽數量,目的是令到家長能夠在一般超級市場為子女買到平價校服。我的女兒現正就讀Nursery,書包、大褸,基本上是用乜都得;其餘項目例如鞋襪例如衫裙,也只不過有顏色上的限制,全身上下,只有一件外套是指定在某一間校服店發售,有校徽。跟香港幼稚園事事追求劃一性,有很大分別。   來到聖誕,消費的大日子,一早有心理準備要額外付費,應付特別活動。不用。例如,十二月有一日,是Jumper Day,歡迎學生穿上自家毛衣上學,符合傳統。在香港的話,可以想像學校會推出聖誕jumper系列,大大個校徽放在紅綠色毛衣上,盛惠$399一件。在這裡,不單沒有,學校還提醒家長無貨的話,不用刻意買新,學校有大量舊毛衣歡迎借用,還讓家長借用到下年一月,讓小朋友著住過節。都話我犯賤,我竟然有份感動。   之後,還有一日聖誕大餐,午餐菜單大加碼,也是不用額外收費。學校只要求一件事:有能力的話,捐獻。不是捐錢,或者叫學生售賣抽獎劵(在香港,你肯定幫過自己的小朋友或者朋友的小朋友,買過甚麼童軍獎券,但沒有人成功抽過任何獎項)。這裡只有捐物資。早在十一月,學校已經有收集新玩具的活動,把收集回來的玩具當聖誕禮物送給有需要的學生。之後,收集鞋盒,收集其他例如茶包例如手套之類的指定項目,以鞋盒盛載,便是一份可以送給社區貧苦的得禮聖誕禮物。學術成績,我不敢說在英國就讀一定更加優秀。不過,我敢說,如果想教育子女樂於助人不要浪費,在英國,是有說服力得多。  

方俊傑   聖誕   英國   

曼城的連鎖院線,上畫電影的選擇,說多不多,說少也不能說少。跟香港情況一樣,大部份場次都被安排播放像《永恆族》或《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之類所謂大片,但較冷門的英語製作,至少有一兩間戲院每日有一兩場。甚至有不少外語出品有場設,很多,在香港也無片商問津。   最近,還有好幾齣華語片上畫,例如《長津湖》,例如《怒火》。我看了《怒火》,場次不算多,觀眾也不算多。我看的一場,平日晚上,全場連我在內得四個觀眾,全部是華人。跟我想像中甄子丹的功夫有很多外國人粉絲,似乎有一點差距。   《長津湖》應該吸引到大量愛國人士吧。我沒有勇氣購票入場,但我看網上的購票情況,發現一個奇怪異象:係有人買飛嘅,不過,大部份買單丁位,而場場都是賣出同樣幾個位置。Well…….   真正票房鼎盛的,只有《梅艷芳》。我在星期四買星期六晚的戲票,當時已售出約三分一坐位。到臨開場前再望一望情況,已經全爆。是一個空位也沒有的真正full house。不得不感激英國的戲院商,去到現場,工作人員叫我更新一下手機,才發現細場轉到大場,讓本來坐第一行的觀眾,可以坐後幾行,舒服得多。   一如所料,入場觀眾絕大部份是華人。我刻意偷聽他們的對話,90%廣東話,外藉人士,我只觀察到得一對小情侶。很多長者,是公公婆婆級數,在香港,長者只會買特價戲票看早場然後高談闊論;也有幾個家庭,一家十幾二十口似的進場,有老有中有青有嫩。情況,有點似觀看賀壽片。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觀看雙周一成的賀歲片。   在香港,經常入戲院。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年輕人陪同阿爸阿媽或阿爺阿嫲睇戲這回事。就算在大年初一也沒有。撫心自問,你對上一次帶子女看電影,是哪一齣?都是迪士尼卡通片吧?怎可能是港產片?對上一次跟長輩們看電影,又是哪一齣?應該記不起了。要我數的話,可能已經數到連累我給阿媽臭罵的《賭城風雲》。估也估不到,身在異地,反而重現三十年前在觀塘寶聲戲院觀看《家有囍事》的畫面,就只差戲院門外沒有賣小食的手推車。《梅艷芳》正片未開始,還在看廣告看預告的時候,單單看到現場情況,我已經有種想哭的衝動。   據說,在香港,電影弄哭了無數觀眾,除了梅艷芳令人懷念,舊香港更令人懷念。曼城觀眾的反應有沒有差別?有。散場,我聽到最多的聲音,是男男女女興高采烈地大讚電影拍得好。我不知他們是否已移英一段長時間呢?我新來,看完電影,無辦法興高采烈。尤其,同一日,台灣金馬獎頒獎禮,你很清楚,很多香港故事,以後,也不太可能在香港欣賞得到了。 、  

方俊傑   梅艷芳   電影   

很多人警告過,入冬後,才是對新移英者最大的考驗。十一月中的曼城,氣溫可以低到一度兩度,對住慣香港的人來說,不只冬天,一早是嚴寒了。   還好,人類有適應力,我懷疑對冷暖的適應力,特別強。八月來到時,氣溫維持在十幾二十度左右,一件普通T裇加一件外套,舒服過香港的酷熱。不過,偶爾有一日半日,跌到得十度八度,你是著上羽絨也打從心底寒冷出來。還以為過多一段時間,再凍多幾倍,好難捱;到過多一段時間,身體似乎已經自行調節出禦寒能力,就算只得一度兩度,一件衛衣,已可在沒有開暖氣的室內若無其事。就算身處戶外,加多件大褸不用冷帽不用頸巾也未致於太過難受。很神奇。   日光不夠才是最大困擾。踏入十一月後,每日未夠四點便差不多日落。嚴格來說,也不知可否稱得上日落。曼城本身多雨多天陰,冬季更甚,一個星期,有一日見到陽光,萬幸。換句話說,由清晨日出開始計起,天色大概只會光亮過全黑少少,是真有很大可能連續十日甚至以上,完全感受不到太陽的温暖。這一點,暫時還在學習如何面對。   在香港的時候,由於晚間經常要出席電影優先場,已習慣了晚上十一點十二點還在街,凌晨一點兩點才可以入睡,第二朝準時七點八點又彈起床返工。來到英國,少了工作少了社交多了留在家,日落得早,對生活日常其實影響不算很具體,只不過提早到六點晚飯提早到十點睡眠提早到六點起床。沒有失眠問題的話,應該健康過香港的不斷工作生活模式,本來沒有甚麼好埋怨。現實是作息再有條理,情緒還是有點影響。   生理上,不夠攝取陽光,於是不夠維他命D,於是容易導致疲倦、生病、低落?說不定,我應該要試試進食一下補充劑。不過,我相信就算維他命D水平回復正常,也難以完全彌補到心理上的煩惱。經歷過黑暗之後見到光明,總會不自覺地見到希望,見到積極,見到快樂。身處冬日曼城,感覺是有點似長期於密室之中滯留。   間房,還要沒有開燈。留意了一段時間,左鄰右里,每一晚都似乎不用開燈,一入夜,每間屋也一片漆黑,連少少燈光也不會洩露出來。香港的街燈特別光猛,在家不拉上窗簾的話,你甚至會認為被傷害。相對上,英國的街燈,簡直似沒有,於是,那份不見天日被困一樣的滋味,特別強烈。   要你看兩小時黑白片《智齒》,好多觀眾已經話好辛苦難以忍受。可以想像到日日看,一看連看幾次嗎?雖然,這裡的黑白片,沒有通街垃圾。我不是凡事唱好派,也不是凡事唱衰派,以事論事,氣候,的確是暫時最難頂的一項變化。而且,似乎不是給多一點耐性給多一點包容,便遷就得到。  

天氣   方俊傑   英國   

我不是飛車手,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膽小駕駛者,轉線會打燈,見紅燈會停,小路出大路會讓人先行。只有超速,有時真是避無可避。   未試過減夠分需要停牌,是好在有駕駛改進課程。坐在課室,坐足一日,可以用來代替被扣三分。我相信香港的絕大部份參與者也是同一心態,應該沒有太多人真心相信聽完一些一早知道的道理後,駕駛技術或駕駛態度會因此出現大幅度改變。人類多數死性不改,你對道路滾瓜爛熟,信心自然加強,信心一大,就會放鬆。你不是不知道規矩,你也不是不知道後果,你只是很自然地開快了少少而不會在意。何況,在香港,即使以限速內的上限駕駛,很多時候也會被尾隨車輛緊貼,甚至響咹騷擾,令你對保持速度的壓力倍增。   來到英國,人生路不熟,自然比較小心翼翼。尤其出入迴旋處,警覺性更加無限提升。依然出事。試過有一次,道路限速50英哩,我沒有留意,一味跟隨附近車輛速度駕駛。事隔幾日,便收到信件,通知我被影了快相,超速了3英哩。在這裡,超速了1英哩,也是超速,鏡頭又多,中招,一樣要罰款一樣要扣分。怕煩的話,可以直接繳交罰款,以我的情況,是一百鎊,好貴;也可以選擇參與駕駛改進課程。課程外判給不同公司,設有不同收費,大約八十鎊左右。當慳錢,當長見識,我也當然選擇後者。   因應疫情,可以選擇網上授課。生意應該好好,我一個多月之前預約,最快也要前幾日也有空檔。課程需時只不過三個鐘頭,三小時內,頭半個鐘頭甚至是用來給導師向學員逐個登記之用。換句話說,課程其實只有兩個半小時,再減十五分鐘休息,十五分鐘提早完場,只剩兩小時。不算太吃力。跟在香港由朝到晚坐定定,有很大「改善」。   內容都是差不多。講解一下超速駕駛有幾大危險性,講解一下人類為何超速駕駛,講解一下限速路牌點睇……都是考車牌時必定讀過的資訊。我以為,跟香港情況一樣,大家都是呆若木雞讓時間流逝,導師有導師講,學員有學員沉默。不是,導師真會向逐個學員發問,問他們有甚麼看法,學員也不是敷衍了事,有時,甚至會爭議。只可惜導師一早說明,過程不容拍攝不容偷錄,更加不可放上社交網絡平台,我無辦法記載一段段精彩對話。   港英教育理念果然大有不同。見微知著,可以想像英國普遍市民有幾勇於挑戰權威。有名有姓有樣地發表意見,不是匿埋睡床做鍵盤戰士喎。可以避免被扣分減少被停牌的機會,又可增強英語溝通能力,這八十鎊,抵!唯一建議是,可否考慮一下不要再用Zoom?明明有其他更加可靠的品牌可以取代。

方俊傑   英國      

先戴好個頭盔。我自問不是一個非常樂於助人的善長人翁,見到有老人家好似想過馬路,不會主動上前攙扶,見到有外籍人仕好似不認得路,不會主動上前教導。他們主動找我幫手,是另一回事。約了朋友見面,就說約在銅鑼灣吧,如果,他或她一味話未去過,不知怎去,要我教他或她搭港鐵在哪個出口離開,行左還是行右,經過幾多個街口要轉彎,我甚至會憤怒,教到一半索性取消約會好過。   我的想法是,你不是長者,或露宿者,你有智能手提電話,隨時上到網的,手提電話有非常好用的地圖,自給自足,跟著指示步行,肯定方便過問完問題又要等答案。何況,就算長者,就算露宿者,甚至兩歲嬰兒,也要自己解決安心出行?不斷發問,說到底,是懶。慘在,你指名道姓地問我,我便好像一定要回答。回答一句,你自己google map吧,也是回答。   之前,因為想看看移英者的過來人經驗,或心得,上多了有關的討論區,確定一個現象,只要有人發帖問問題,無論問甚麼問題,總有人會留言批評。大意是:你可以自己上官網找尋答案的、YouTube有好多條教學片的、點解你條問題咁無聊都會問的……字眼尖酸刻薄到彷如見到殺父仇人臨終的情況,我佩服夠膽在討論區出帖的勇士,EQ真高。   我是不明白。有人問問題,不是當面問你,不是WhatsApp你,不是直接致電給你,是掟入公海。你看到,有知識回答,有興趣回答,咪回答囉;覺得對方連常識也沒有,其實可以不關你的事,為何會急不及待出言辱罵?世界上,有兩種人,一是很喜歡透過幫助他人顯得自己聰明絕頂高高在上,一是很喜歡透過嘲諷他人顯得自己聰明絕頂高高在上。我不肯定哪一種人比較討厭。   在現實世界,有這樣恐怖嗎?好像沒有。多數只是冷漠,而不會主動惹事生非。來到英國,我甚至可以大膽說一句,很多香港移民也是真心想幫忙同路人,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希望後來者行少一點歪路。人生路不熟,很多轉變,對居住了一段時間的人來說,可能是日常;對毫無頭緒的人來說,有時真是不知道原來跟往常習慣大有不同,有時真是連怎樣收集資訊也不知如何入手。跟你住了香港三十年還問銅鑼灣可以搭甚麼車到達,是兩回事。   當然,我也明白,網絡生態,是這樣,尤其香港的網絡生態。不夠EQ的話,避免傷身,大概只有上少一點網,看少一點留言。在網絡,沒有身份,不用負責任,最適合用來把現實生活受到的抑鬱發洩出去:我覺得《永恆族》好難睇,你話好好睇,我便要鬥死你;我覺得Mirror好正,你覺得Mirror好煩,我便要鬧爆你。人性沒有變過,變了的,是多了網絡,讓戰爭更加方便,也更加肆無忌憚。   可惜在,想避,又怎避?當facebook也out了,下一浪是Metaverse。不夠EQ,不夠看得開,我勸你,還是多一點在現實世界留連,總好過在虛擬世界瀏覽。

方俊傑   留言   討論區   

起始點,應該是海洋公園大力催谷鬼屋生意,香港市民才漸漸注重萬聖節。由所謂的西人玩意,局限在蘭桂芳一帶出現吸血鬼、女巫、科學怪人與南瓜,變成今日港九新界由酒吧到工廈到幼稚園到屋邨,全部也是《魷魚遊戲》不同角色。真開心,我做小朋友的時候,鬼節,是七月十四,只有燒衣紙。   一方面需要多謝社交媒體,讓你花心思裝扮變得更多觀眾更物有所值;另一方面需要多謝網購,買件粗製濫造的綠色運動服,極便宜,只著一次也不肉痛,認真少少,扮演戴上頭罩的士兵,也不是太過奢華的事。你又不是黃夏蕙,多數已經收貨。當然,最重要的誘因,還是社會氣氛太壞,日常生活太抑壓,有個藉口瘋癲一晚發洩一晚,越來越多人把握。我常說,如果我是戲院老闆,播Marvel或DC的電影,專登搞些場次是只限cosplay者入場啦,收費的,收得比一般戲票更貴,肯定大收旺場。   在香港,萬聖節是化妝舞會,跟鬼怪的關連,接近零。第一年在英國過萬聖節,不在倫敦,甚至不在市中心,不肯定人山人海的不夜城,氣氛是否跟香港相若。我只能代表小城鎮說話。   早在一個月前,超級市場已經刻意闢出最當眼的入口位置,作為萬聖節貨品專區,賣衫、賣擺設、賣佈置,賣糖,大量抵食夾大件的糖。好好生意。例如,一個售價接近一百元港幣的小南瓜燈籠,我入貨的時候,貨架至少有二十至三十隻,不用一個星期,已斷貨。應節衣服一樣,今日去看,掛住Peppa Pig扮女巫的童裝,明天再看,可能已變成骷髏骨頭成人服,同樣賣得清。我還以為每個家庭也會拿回上年前年的產物循環再用,應該不是。   到接近正日的一個星期,開始有煙花發售。在這裡,於指定日期指定時間放煙花,合法,萬聖節前一週,已經有零星煙花響起,到前一晚,響足兩三個小時。規模不大,但近在眼前,溫馨感,勝過維港慣例的所謂歌舞昇平。   重頭戲當然是Trick or Treat。在香港,小朋友的裝扮固然別出心裁,家長也多數不遑多讓。在這裡,小朋友一樣認真,超過一半化上濃妝,意料不及,是家長多數零裝扮,只會遠遠站在孩童身後,由得子女自行拍門。事實上,我未見過有人扮哈利波特,或蜘蛛俠,或白雪公主等跟萬聖節其實沒太大關係的角色,個個也跟足規矩,很多是沒有出處的鬼鬼造型。沒有辦法,香港是一個最怕落伍的城市,今年,假設還有人扮小丑女,可能已經被嘲笑。每一年都要有新意,每一年都要追上潮流。在這裡,沒有這種壓力。   如果,我還在香港,到底會扮甚麼?又係《魷魚遊戲》嫌不夠個人特色?不是《魷魚遊戲》又怕沒有共鳴?幾日之前,或者還沒有頭緒。突然有靈感。   扮麥嘜啦!努力做人,最後變成臘腸,恐怖過《魷魚遊戲》多多聲。    

方俊傑   英國   萬聖節   

作為一個七十年代在香港出世的大叔,一直有種迷思:以為在香港睇戲,不算貴。   曾幾何時,當香港的票價大概五十港幣一張的時候,我在日本、英美購票入戲院,兌成港幣的話,全部過百。後來,物價飛漲,戲院的裝備不斷提升,睇戲慢慢變成高消費娛樂。在黃金時段幫襯鬧市區的中高檔戲院,票價動不動也過百,如果加上IMAX或4DX之類的額外享受,片又特別長的話,票價去到三百或以上,也不出奇。   時移勢易,今次來到曼城,發現在英國看電影,居然比在香港時,更便宜。而且,便宜得多。舉個例子,即將上畫的《永恆族》,片長兩小時四十分鐘,我在曼城戲院揀一場普通版,票價是7.5英鎊,伸算成港幣,約$80,跟香港的票價相若。不過,在疫情時救亡,幾大連鎖戲院商也推出低價任睇月票計劃。例如Cineworld,收費由9.9鎊起,即港幣$105左右。只要你一個月看到兩套戲,已經划算。像我,因工作需要,至少一週一戲的話,簡直超值。   我選擇Odeon院線,因為戲院就在附近,現時月費計劃收費12.99鎊,即約$140。港產片或日韓片,選擇是接近沒有,一般荷里活大片,多數是全球同步開畫,像《沙丘瀚戰》,比在香港遲了一個月上畫,情況不算常見。å   另一優點是開場前會播放大約二十分鐘的廣告片和預告片。沒有興趣的話,你可自行調節入場時間。不能否認,多了一個緩衝時間,在正片播出後遲到入場的觀眾,數量大大減少,被騷擾的情況肯定有改善。在香港,觀眾玩手機、傾偈的問題,無法避免。你以為外國人會比較有公民意識?又居然不是,我入過好幾次場,一樣試過有人玩手機,光猛到極,也有人全場發聲,尤其長者。難以專心不是香港人專利。   其他缺點,包括爆谷售價偏貴,而且多不夠脆,極難吃。如果,像我,英語聆聽能力有限的,沒有中文字幕下觀看英語片,也麻煩。建議可上www.yourlocalcinema.com,看看有甚麼場次,設有英文字幕,會幫到不少手。網上串流平台興起,對戲院的生意影響甚大,任睇月費計劃可能是戲院的未來常態,是對抗勁敵的招數。礙於土地問題,香港戲院的租金高企,好難參考?至少可以參考英國戲院的另一項做法:有指定場次,列明是合家歡親子場,講明多小朋友,必嘈。對很怕打擾到其他人的家長來說,是指引;對很怕被打擾的觀眾來說,簡直是福音。    

方俊傑   英國   電影   

小女今年三歲,在香港入學的話,應該入讀幼稚園低班,即K1。在英國,五歲讀小一,即Year 1;四歲讀學前班,即Reception;三歲可以讀Nursery,政府提供每週15小時的資助,粗疏計算,即是每天上學三小時,即半日制,免費。   記得去年年頭,女兒才剛兩歲,已經四出張羅,希望替她成功報讀Nursery課程。我是有點難以理解,Nursery課程,沒有政府資助,每個月學費動不動四千幾五千元起步,不算便宜,我又不是甚麼非名牌不讀的家長,一心打算選擇最近距離一間學校算數,應該十拿九穩?何況,在我成長的年代,根本沒有Nursery這回事,無法入讀應該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周遭氣氛就是製造出一份無形壓力,又開放日,又面試,又鬥多外藉老師,好像沒有報過三、四間學校的名,便不夠安心。帶過女兒面試幾次,我也不知有甚麼好面試,叫個兩歲小孩拎起玩具飛機,她聽話,沒有拎起玩具火車,代表甚麼?是聰明一點,奴性重一點,還是聽力特別強?   也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成功獲得樓下間幼兒園收錄,按照需要買入大量校服與書簿後,一直受疫情困擾,斷斷續續停課,學費照交,改為網上課程。即是睇片,睇一些粗製濫造的老師唱兒歌之類短片。最後退學。自問對今日香港的幼兒教學,所知有限。只知道一如所料,有好多學習,相對上較少嬉戲。子女不斷學習,才能夠滿足家長要求。   來到英國,不讀私校的話,收生程序科學化得多,主要以居家跟學校的距離作為準則。越住得近,入讀機會越高。沒有經過面試,學校有位,便收了小女做插班生。每日下午時間接放學,小女也依依不捨,因為,全日制的同學們還留在課室。日日玩滑梯,玩煮飯仔,看卡通片,難怪樂不思蜀。我本就有心想改善女兒的偏食習慣,又想自己多一點私人時間,決定把女兒由免費全日制,改為付費全日制。才發現英國的Nursery課程也並非想像中的無為而治,原來一樣有教科書,借故事書教育何謂押韻,還要求家長配合施教。更神奇,是《魷魚遊戲》大熱(已經見過小朋友穿上綠色456運動服),學校居然發出公告,建議家長別讓子女看到,怕小朋友未夠成熟理解劇情,會錯誤解讀裡面的遊戲。不是建議家長禁制子女觀看電視劇,要建議家長自律,別自己煲劇時不慎給子女看到。一直以為,英國的教育注重自由,鼓勵學生忠於本我,校規可有可無。可能,沒有錯的,不過,可能在高中,可能在中學,至少未見在小學發生。對一般香港家長來說,或者是放下心頭大石。   可惜,我早早犯了規,沒有阻止女兒陪我看Netflix。不是看《魷魚遊戲》,是看《性愛自修室》。應該更大殺傷力。

方俊傑   英國   魷魚遊戲   

在英國,做得最多的活動,是行超市。多數在家煮食,需要不斷添置食材,超市遠比街市方便,貨品價格相差不遠,讓我幾乎每一日,最多隔日,總會去超市一趟。我當然知道可以網購,就說我老派吧,好像見到實物才心安。   何況,逛超市可以是娛樂。我到埗後第一次幫襯的超市,叫Aldi,是一個相對較低檔的品牌,以售價夠低聞名。格局奇怪,在一般超市產品之外,會發售一堆相當無厘頭的雜貨。具體一點形容,是放在雞蛋左手邊的,可能是一盒盒核突波鞋;放在廁紙右手邊的,可以是ipad托盤。在店內工作的人兄,多數是目測三十歲至五十歲的男人,目露凶光。你以為他們的服務態度肯定平平?相反,尤其負責收錢的,會打招呼會講多謝,基本禮貌做足。   去到更大的品牌,例如Tesco,例如Morrisions,收銀員工,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婆婆或大叔,態度更殷勤,已去到接近噓寒問暖。偶爾,來的,是後生美女,應該是最容易黑面的族群吧?也是笑容滿面。我不知道是否因為我身處比較偏遠的區域,換了在市中心,情況會截然不同。純粹個人經驗,是有點受寵若驚。   我們犯賤嘛。我們習慣的一套,是最緊要快。說句多謝說句再見,也嫌浪費時間。久而久之,冷漠的待客之道變成主流。服務員向顧客面露微笑,不會有額外獎賞,有時,反會引來排在長龍的其他顧客投訴,我是超市收錢員,我也選擇毫無表情,不再說一句多餘的話。極致到一個程度,像澳牛侍應,粗聲粗氣,尋仇般的語氣,甚至會變成特色,變成讓食客趨之若鶩的賣點。付款付到有說有笑?你說是否不習慣?   究竟是環境轉變生活習慣不同,導致服務態度有所差異?還是民族性的出入?不帶科學性的粗疏觀察,我傾向後者的影響力比較大。在同一區,有另一間中式超市,收錢員,多數是來自香港操流利廣東話的阿姐,跟你在牛頭角間百佳碰到的,不會有太大差別。有一次,我在該中式超市幫襯,用了它們提供的手提購物籃。在其他超市,可以把購物籃帶出門外,把貨物移到車廂,再歸還購物籃。我一廂情煩照辦煮碗。阿姐立即如臨大敵:「喂,個購物籃,唔畀拎走㗎,你擺低先好走呀!」我知道她沒有太大惡意,也有可能是盜竊問題實在嚴重才出此下策,但她的語氣,實在很香港,很有種係唔係都惡咗先啦的怕蝕底主義。慣性來的,我都幾肯定。然後,你發現,這不是個別例子,整間超市,所有香港人員工,全部一樣。   有報導指,在荷蘭,為了舒緩抑鬱症病人的寂寞無助感,有超市安排收銀員主動跟顧客談天,希望建立出像朋友一樣的關係。做法不知會否在將來傳到歐洲其他國家,例如英國。應該很難在香港實行到吧。 ————————-   方俊傑,前壹週刊員工,前商業電台員工,現職無業遊民。年資超過三十年的利物浦球迷,偏偏前往曼城定居。愛看電影,愛看電視,愛看足球,愛談情說愛,愛懷舊。很多意見但超怕麻煩。 Facebook Page: 方俊傑  

方俊傑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