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看電影就如同遊歷一次別人的人生,或者會讓你感同身受,有揪心之痛;也或許會讓你想起某段往事,陷入記憶的漩渦。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明天舉行。本屆的入圍電影,有改編自真實事件、有啟發自導演自身經歷的人物故事、也有原創劇本。無論創作背景是甚麼,相信都能喚起觀眾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回憶片段。以下哪一套入圍電影,最能攝住你的魂魄,讓你久久未能忘懷? 是,那個盲目向着夢想奔赴的《填詞L》? 是,描繪着美麗新世界的《七月返歸》? 是,被擁在懷中的那本《年少日記》? 是,兩個偵查記者衝上天台,目睹真相的一剎的那個《白日之下》?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Mak @iunyi_、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承蒙聖士提反書院惠允拍攝)

元朗錦田曲折蜿蜓小路旁的一座農田中,年過60歲束着山羊鬚的林鎮盛在傍晚時間已完成耕作,在堆滿廚具、書本和零散雜物的小木屋準備入睡。別看他今天過的樸實無華,一切平淡是福。那些年,他也曾追逐過浮生俗世的生活。 林小時候從柬埔寨來港,小學畢業便在電子廠打工,卻因「為食」放棄較高的人工學廚,「冇得頂,任你食!」50多年,他站在平底鑊前慢火細煎着牛扒,伴隨肉香和滋滋作響的油聲,場景不斷替換,格蘭酒店學徒、英軍總部添馬艦軍官廚師、曾任文華。在最關鍵的巔峰位,他卻因健康被迫退下,林憶述醫生的話:「你一定要休息,一係就等死。」歸隱田園,又因天氣導致失收最終破產,即便如此他仍未打算放下手中農具和廚具,爽朗地笑說:「60歲前,有好多自己堅持嘅嘢;60歲之後,仍然好有heart,只係心態平和咗。」 屋內黑板有一首寫出林大半生的打油詩:「一年又一年,眨眼六十年,只求平安年,安享過晚年。」來預備一頓好料,盡情吃個痛快!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設計:Owen @wai.ho.98 |因料理遇見的人和去的地方 林鎮盛1978年入行,在格蘭酒店當初級學徒。西廚廚房盡是外國人,學歷不高又不諳英文的他自然輸蝕:「成績表有一行寫着語言能力,永遠都係寫住very poor。」但憑着努力和機遇,相比起一些做了七年仍是學徒的師兄弟,他僅僅花了三個月便升學徒,不用再洗廚房,可以學習廚藝:「本身條件都唔係勁過人,繼續磨練,學多啲嘢。」 林的見識也被手中的廚具開拓得更廣闊。他記得在文華不時也要到山頂、半山區,甚至坐船出海做外賣,「有次出海煮,嗰陣皇后碼頭都未拆,有艘快艇專程載我去西貢大船度煮,煮完又坐返快艇返嚟。」一個人煮十幾人的餐,他亦笑言沒難度:「綽綽有餘!」並強調,從前用料真材實料,羅宋湯用牛肉熬湯,早餐通粉也會用新鮮雞熬湯底,童叟無欺。 更有趣的是,在富豪酒店期間,林常常有機會煮野味,皆因當時酒店屬於法航,「法國嗰邊打咗隻山豬,就空運嚟香港。」回憶把氣味穿越時光帶來,林像嗅到那頭豬的味道,大聲說:「嗰隻死豬,嘩!聞到都頂唔住,好腥!」 在廚房大戰一輪,一碟精緻的美食才被端上桌,而廚師和食客的交流也只在盤中食。林有一段時間為怡和主席煮餐,彼此之間從未有交集,「佢從來唔會入嚟,我都唔會走出去,煮完就走。」除此之外,林還有為不少名人料理佳餚,包括前港督麥理浩、水怪史畢茲及美國女演員波姬.小絲等。 |盤子的專屬風景 在廚房打滾多年,林烹調過各種料理,今天看似非常大眾的菜,不少也是由他推動或創新煮出。那年文華新推日菜,林負責在外場處理三文魚,有客人走過來:「師傅,唔係嘛!三文魚要煮㗎喎,點可以生食呢?」林盡責地擔當解說,為客人介紹日本料理。多年後,林在黃金海岸酒店再煮三文魚,但這次則以西式手法烹調,卻也有客人走來:「師傅,三文魚點可以煎,梗係生食啦。」林隨即大笑起來,「呢件事真係好有印象,好多唔同嘅嘢帶動起香港高層次飲食文化。」麵包湯、酥皮湯,也是林和其他廚師先做,再流出酒店,變得普及。 在廚房,既能見證飲食文化的改變,又能看到城市的變遷,他亦曾在英軍總部添馬艦短暫工作了1年,平淡的煮餐直至回歸,「有幸見證呢個城市。」 |第二人生 林鎮盛在文華的某年,壓力和工作量壓倒他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每天也到醫生房報到,更被下最後通牒。思前想後,決定辭職。或許冥冥中早有安排,就在辭職後不久,他剛巧看到有一個有機農場開種植課,深感興趣便報了名。完成課程後,他隨即加入漁護署復耕計劃,以半職農夫和廚師展開第二人生。 訪問時,林提及過往認識的外國廚師,在家鄉也有一間餐廳,並附有專門種植食材的花園,「真正嘅farm to table。」原來種子早已埋下,這時才長出綠芽。 |一無所有? 全盛時期林一人耕作30萬平方呎、約一個半維園大小的農田,他解釋為了達到有機標準,農地需要很大,「農地側邊可能有污染,所以只集中(種)喺中間,其他寧願丟荒,都要保護最核心嘅農產品。」然而,種田更講運。 08年4個颱風輪流襲港,農田所有幼苗失收,「資源有限唯有碌(信用)卡撐到正常。」捱到年尾,天氣終於好轉適合種植,他便報名參加旺角「有機嘉年華」,豈料上天又再次給他一次考驗,「賣咗一日就冇嘢賣,嗰朝所有嘢都結晒霜。」2萬多棵粟米,每枝賣10元便能翻本,「等到退冰農區都收晒檔,最後我計落條數差銀行好多錢,就去申請破產。」花了些時間,終於釋懷:「依家冇銀行卡,我覺得一身輕。 |真正的慢活 年紀大了,老毛病變得更嚴重,脊椎問題令林鎮盛走路也會一拐一拐,現在農田已縮減到至得幾萬呎,他偶爾會下廚,farm to table招待客人,「有花草菜,可以自斟自飲。」在農田走着,林遞來一片其貌不揚的葉子,放進嘴巴細嚼竟是清新酸甜味,看着記者感到神奇的臉,他滿足說:「有啲小朋友好挑食,嚟到食嘢仲可以添飯,見到佢父母眼角幾滴嘢,就會好開心!」 經歷了那麼多,到現在還想堅持做甚麼事?「推動本土農業,可能要用好長時間令政府改變,可能我等唔到都唔定,但唔表示唔去做,點都要繼續做。」風雨不改,每天也能在農田看到其身影,身旁伴有兩隻唐狗,佛系的堅持過着簡單日子。

【旅行的意義】 剛過去的復活節及清明節假期,你有去旅行嗎?疫情後,餓了幾年旅行癮的香港人展開報復式旅行,一放假就把握機會到處去。旅行對香港人來說,幾乎是必需品。有人說,旅行只不過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有何樂趣?但也許體驗別人的日常,正正就是旅行的樂趣。 旅行的意義,是讓人可以短暫逃離現有的生活。平日的生活就像為機械錶上鏈般,起身返工,收工吃個飯碌碌手機就差不多要睡了。日復一日,像是個滾輪裏不停奔跑的倉鼠。去旅行是個機會,讓你按下生活的暫停鍵,有空間喘息。有空間,才能與自己對話,以一個抽離的角度,去檢視自己在過甚麼樣的生活。 重要的是,旅途中你會遇到很多日常以外的事,衝擊你的想法。原來有些人為了朝聖,會以一步一叩頭的形式,花幾天時間徒步轉山一圈;原來有些地方仍然像停留在六十年代的模樣、實行配給制度;原來有些人仍住在草原過著遊牧生活,沒電沒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價值觀。從別人的日常,可以觀照自己的生活。世界很大,你一直執著的東西,可能只在你的小宇宙顯得重要。世界之大,你的煩惱在對比之下,亦顯得相當渺小。 旅行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可能是航班延遲要臨急找落腳地,或者千辛萬苦上到山卻發現大霧到甚麼也看不到;也有可能是機緣巧合之下看到美景,或者結識到來自其他國家的旅人。旅行就像是出奇蛋,要親自揭開才有趣,每個體驗都是獨特的。跳出日常,遇上驚喜,正正是旅行的意義。從日常中逃出來,感受一下冒險、脫序的滋味,也許可以給你打破日常循環的勇氣。 當遇到瓶頸,感到疑惑時,去一趟旅行吧,也許你會找到啟發。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旅行的意義 #出走 #哈哈我又飛啦   

在尖沙咀過海最快的方法,不是地鐵,不是巴士,絕對是天星小輪,沒有之一。 漆上了小輪標誌綠的尖沙咀碼頭,左邊去灣仔,右邊往中環。踏上樓梯,有點類近舊式唐樓設計的窗花,在候船間,嗅着海風鹹鹹的味道,聽着海浪拍打着岸邊的聲音,腦袋放空,不久船就到了。 |天星小輪「綠」 有想過,碼頭和小輪都塗上白色和綠色的原因嗎? 小輪歷史悠久,它早於1898年開始提供服務,曾經歷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這個往返香港島和九龍的交通工具亦大受影響,停航了三年零八個月,炮彈煙硝不斷,多艘船隻被日軍擊沉或意外沉沒,包括電星號、北星號、天星號、午星號及夜星號。停戰後,剩下大量戰爭期間常用的綠色油漆,政府於是以較便宜的價錢出售,小輪和電車叮叮的標誌顏色,就是這樣來的。 |上層、下層? 你試過明明想坐下層,卻老是坐到上層,而且找不到路往向下層嗎?加上,天星小輪的上下兩層是不設供乘客使用的樓梯,所以無法上船後再逆轉位置。然而,這並不是你的錯 —— 中環-尖沙咀航線的下層路線應不難找,倒是灣仔-尖沙咀航線的下層總是看到上不到,就像是結界一樣神秘,原因是這條航線的下層是不接載乘客的,所以想體驗坐下層更接近維港,就別挑這航線了。 只隔了一層,風光已不盡相同。上層能欣賞更廣更闊的維港風光;下層則能嗅着混合了海水鹹和柴油的味道,近距離觀察水手拋纜和解纜,也是另一種體驗。 天星小輪,對於每一代香港人也有不同的意義。過往,它是草根階層的便宜交通工具;現在,則是人們慢活,停下來好好歇息的空間。 想念香港?快點上船,在維港上搖曳,欣賞稍縱即逝的風景,感受這座城市吧。 攝影、設計: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每年的四月一日,香港人都從未忘記。哥哥張國榮逝世已21年,但他憑獨有的魅力,至今仍收獲不少新粉絲。近年有「後榮迷」一詞,就是形容一批在哥哥離世後才迷上他的年輕歌迷,當中不少人是90後,甚至是00後。 喜歡張國榮不老餅,反而是件很型的事。好的藝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且他是張國榮,即使在20多年後看,他的表演仍不老套,甚至仍然走得很前。更重要的是,哥哥本身就是個很型的人。那種型,不單是指外型上那種瀟灑自若的氣質,而是他有種自傲,對自己有十足自信,甚至自戀。 「I am what I am,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張國榮最喜歡的歌,是林夕為他度身訂造的《我》。在《熱情》演唱會上,哥哥唱這首歌前寄語觀眾:「人要懂得怎樣去愛人之外,最重要是要懂得欣賞你自己。」 演唱時,他披著長髮、穿著浴袍,用這首歌,將內心最赤裸的一面示於人前。林夕說,哥哥是要借這首歌「走出來」。儘管哥哥富有才華,亦大受歡迎,但就因為有位同性伴侶、因為各種跨越性別二元界限的表演形象,常常淪為媒體的嘲諷攻擊對象。但哥哥並沒有因為忌諱社會評價而隱藏自己,反而大方地走出來,將真實的自己展示於人前。他的自傲,來自於堅信自己的價值。即使孤獨,但他仍然倔強地相信自己,勇敢綻放光芒。 哥哥最型的那刻,是他與伴侶唐鶴德在街上被狗仔隊偷拍時的「世紀牽手」。發現偷拍鏡頭後,哥哥沒有閃避,而是一手牽著愛侶,一手拿著煙,頭也不回從容地的向前走。那種態度,像是向世界宣告:我沒有錯,讓我告訴你,甚麼是光明和磊落。 21年過去,哥哥留給我們的,除了他的藝術作品外,還有他的人生態度。 他是一道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一道燦爛了二十多年,仍然奪目的煙火。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