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被家人安排相親已經十分尷尬,內地一名女子就遇上「比尷尬更尷尬」的事情,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與首次相見的相親對象同居一星期!   來自河南鄭州的王女士,早前到相親對象孫先生的家共晉晚餐,打算互相認識一下。誰知他們身處的區域突然因疫情而封閉,區內人士不得離開。「我來的時候還好,吃了一頓飯就出不去社區了。社區保安告訴我,他們接到通知後,社區因突發疫情被封殺。就這樣,我又跟著孫回到了家」。雖然同居出於意外,但王女士十分欣賞對象願意每天下廚、做家務,而性格也不錯。 不少網民笑言是上天的安排,認為二人可以直接結婚生子,一圓家人心願。更有網民認為王女士「不能再猶豫了」!雖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畢竟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只怕襄王有夢,神女無心呢!

提起應援行動,可能你會想起一眾 #薑糖 為偶像大灑金錢,電車、郵輪等廣告都有,又或者周末在海港城外派應援物品的鏡粉。不過有一個樂隊的粉絲更「癲」,為偶像舉辦展覽! 說的就是最近在叱咤奪得組合金獎的C AllStar,粉絲以「時代紀錄者」形容他們,並舉辦了以他們為主題的音樂文化展覽,記錄出道13年的高低起伏,以歌勾起觀眾對廣東歌及香港地的各種回憶。C AllStar 2009年推出第一首派台歌《iSing》後,至今推出過12張專輯,由#天梯 唱到 #薄情歌 ,這對樂隊成為了 #留下來的人 ,陪伴港人一同唱下去、捱下去。   「我哋嘅歌係唱畀香港人聽嘅」,這一句說話為樂迷津津樂道,而這種堅持及熱情,大概是C AllStar散發著的最大魅力。粉絲出心出力,目的只有一個:「呢個速食嘅世代,仍然有人堅持做好音樂,去盛載時代紀錄。我哋都同樣希望出一點力,用文字好好紀錄C AllStar的音樂紀錄。」想感受這份熱情與溫度,記得不要錯過這個音樂文化展了!   【C AllStar 時代紀錄者 – 音樂文化展覽】 日期:即日至1月23日 時間:11am - 9pm 地點:旺角上海街618號1樓 REstore Life Workshop

大家有沒有想過,小時候聽過的《小人國故事》,在現實中可以呈現出來? 小小人類 Becorns,出生於美國South Kingstown (南金斯敦),由一位前LEGO設計師David,用橡子(果實的一種)和樹枝,一手一腳細心的創造。David 創造Becorns的靈感,是來自一天掃地時,地下有一堆的橡子和樹枝,發現如果運用熱熔膠槍,可以將天然材料創造一個新世界。 Becorns有很多動物界的朋友,有時候會在花朵上與小鳥見面,有時候捧著一個小小的碗,放著不同的果實,親手餵飼松鼠。為了不驚動小動物,David 會站在比較遠的距離,用遙控控制相機,讓Becorns和小動物合照,有時候大概用上幾小時,甚至幾星期,才能得到滿意的作品。 Becorns和動物的互動實在太可愛了!大家也會有興趣製作自己的Becorns嗎?   Photo/ @davidmbird

2022,2020 too。新年伊始,網絡上已經瘋傳這個無聊冷笑話,結果真的一語成籤,識得笑都可能幾好笑。 疫情(又)復發,病毒變種,亂槍打鳥之下,酒吧、健身中心、戲院等(又)再需要閂門停業,像時光倒流一樣回到 2020 年。難得剛剛看完 Steven Spielberg 將《夢斷城西》魂兮歸來再拍一遍的 21 世紀版《西城故事》,全程舒舒服服看到昏昏欲睡。回想起來真的有點後悔,那陣時不知道,若然早知戲院即將熄燈,世界(又)再末日,再悶都不敢舂眼瞓。 但活在 2022 年,與兩年前的最大分別,是對隨時失去人身自由的日子已經身經百戰。無法出遊,有 staycation,無法外出晚膳,有 Deliveroo,無法入戲院亦不愁長夜寂寞,正好可以補回 Netflix 早前上架的好幾部電影。憑著近年《沽注一擲》和《為副不仁》兩部電影,以黑色嘲諷見稱的 Adam McKay 再下一城,新作《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可謂夢幻級群星拱照,去年底一推出便馬上打破 Netflix 觀影紀錄,甚至被譽為最後一刻才殺出來的年度最佳電影。 《千萬別抬頭》有著賀歲片一般的演員陣容,Leonardo DiCaprio、Jennifer Lawrence、Cate Blanchett、Timothée Chalamet,Last but not least 還有梅姨 Meryl Streep,作為一部被串流平台買起的網上電影而言,無論噱頭和娛樂性都相當豐富(剛拍完《法蘭西諸事週報》的 Wes Anderson 情何以堪)。荷里活巨星以外,電影還有機關槍一般的政治嘲諷、指桑罵槐,就算不是身在美國,遠在香港都感受到片中那些尖銳的毒舌。不明彗星襲地球,活得平實單純的兩名天文學專家,捧著一疊數據警告人類將有滅頂之災。但預測到天外劫數,估不到人心鄙賤,一眾政客只顧著計算如何化危為機,搧風點火為「將來」爭取更多選票,毫無新聞操守可言的媒體,只顧做騷,炒作話題(再一次讓《法蘭西諸事週報》情何以堪)。 題外話,就連坊間對《千萬別抬頭》電影本身的評論,都有不少嘲笑故事愚蠢、情節滑稽,反而質問 Leonardo 和 Jennifer 飾演的兩名天文學家,為何他們會特登上娛樂清談節目講科學大發現,揭露人類滅絕危機?難道不是想紅、博上位?(唔通要等一年半載在某份科學期刊發表?)有趣的是,電影難道不就正是掌摑這些專門鑽縫插針,提出所謂觀點獨到的評論者嗎?在一個知識與訊息氾濫的年代,就是充滿了這些自覺比起別人能夠敏銳抓住細節、洋洋得意,so goddamn

警察捉賊本是天職,但如果變成捉精靈又會如何?美國洛杉磯就有兩名警員因為只顧玩Pokémon Go而不理劫案,最終被炒魷。 事件發生在2017年,兩名涉事警員Lozano和Mitchell當值期間收到無線電的劫案通知,同一時間他們手機的Pokémon Go卻顯示附近有「卡比獸」出現,兩人竟然選擇捉精靈而無視劫案。他們成功捕捉「卡比獸」後亦未玩夠,再到另一個地點捉「波克基古」。這兩隻小精靈在遊戲中都屬罕見。 兩人捉精靈的過程更被警車的紀錄儀全程錄低。錄音中聽到兩名警員曾說「出現了!」、「不要跑、不要跑!」、「捉到了!」、「他們一定會很妒忌!」,可惜他們所說的是小精靈,而非賊人。    

由「九廣鐵路」變「港鐵」,「火車」變「東鐵綫列車」後,接下來,自 1991 年起服務乘客的英製 12 卡車也將有所改變,會由南韓製的 9 卡車全面取代,以配合預計今年年中通車的延伸過海路線。 目前行駛中、以紅色和湖水綠為主的 12 卡車是第 2 代東鐵列車,由英國都城嘉慕(Metro-Cammell)、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翻新,是港鐵唯一設有頭等車廂的綫路。不過有頭等也不能保證有位坐,據立法會文件所指,東鐵的載客率曾在 2014 年錄得 100%,繁忙時間幾乎有如沙甸魚罐頭。 載客率如此高,偏偏還要轉為 9 卡車,港鐵解釋,是為配合港島區新鐵路路段的空間限制。雖然未來可以直達港島,但 9 卡車載客量比 12 卡車減少約 20%,未計羅湖、落馬洲通關後的需求大增,現在已有乘客投訴無法上車,尤其在繁忙時間,頭兩站上水和粉嶺已幾乎載滿,希望保留 12 卡車,以滿足載客量。   「東鐵綫現有 9 卡及 12 卡車同時運行

看現實世界多荒誕混亂,不如把自己沉醉到書海,隔絕現實騷擾。香港也有不少人把握一分一秒閱讀,等車、搭車、排隊,在餐廳、海旁、路邊、車站,其實不乏讀書人的身影。IG 「hongkongpeoplereading」便專門收集「街頭讀者」,分享他們的身影,無論你讀的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最重要的是「生活逼人,但總有些人能在這窒息的都市中尋得一片自由天空。」 讀書人,不分年紀。見字放下手機,想一想你幻想的天空在哪裏吧。 Photo/ IG @hongkongpeoplereading         

比預產期遲了三天,太太終於陣痛。按照助產士提供指引的話,我們應該先致電醫院,由當值助產士決定下一步行動。那是凌晨四點,沒問題,醫院產房不是百佳惠康,是7-11,廿四小時服務。   打第一次電話,無法接通;打多幾次,一樣。換另一部電話,沒有分別。打了十次以上,終於接通,不過,無人接聽。太太正忍住爆粗的情緒,我說:「直接剷上醫院吧,才十五分鐘車程。就算被趕回家,也不算太吃力,總好過原來需要留院。」   深宵入院有深宵入院的好。早上中午去過醫院幾次,想找個車位,難過等旺角咪錶位,深宵去,可以泊在正門門口。上到產房,剛好有另一位準媽媽到埗,哭到極度淒楚,我跟太太打個眼色,幾乎想用粵語溝通:「要痛到這個地步,才入院,我們恐怕九成被打回頭。」痛到九彩的準媽媽可能太痛,事前沒有致電,護士們一定以為我們兩個新移民,也是不守規矩。我將手機拿出來,給她看一看通話記錄,打過同一電話號碼七次,也失敗。   或者是出於不好意思?檢查過後,太太的宮頸只開了兩厘米,未達標,護士竟然給我們選擇權:可以回家,也可以留低。我們選擇留低。在香港公立醫院的待產房間,每位孕婦獲分配的床位,容納多一個人,例如丈夫,已舉步維艱。我們獲安排去到的待產房間,只有六個床位,空間闊落一點,我一直坐在床邊看著太太呼氣吸氣,無人過問。   等待過程當然漫長。午飯時間,太太可以選擇吃三文治還是吃千層麵,甚至有甜品有生果,仲有雪糕,幾勁。午餐後,再檢查多一次,宮頸開到三厘米,還是未夠。只好繼續等待。   一等,等到晚飯時間,飲埋咖啡或茶。越來越痛,但遲遲沒有下一步。終於等到十點,好像等到一位資深助產士接更,她一口氣連環替所有準媽媽做檢查,以在一般英國人看不到的工作效率,嘭嘭聲幫好幾位孕婦安排進入產房。我們去到產房,在十一點三左右。我天真,還在想會否在凌晨前搞得掂,女兒的出生日期有分別嘛。   結果,去到凌晨兩點,女兒才出世,計埋事後整理,替女兒檢查之類,整個分娩過程,大概去到凌晨四點才算完結。我們已經逗留在醫院,廿四小時。待產房間還有點香港公立醫院的味道,產房,是百分百私家醫院水平,無論面積、衛生狀況、情調,還有醫護人員的態度。其中一個助產士,像後生版的Rebel Wilson,甜美的;另一個,直頭Emma Watson一樣。完全主觀,我不排除跟她們戴上口罩有關。   很多香港人疑問:聽講在外國生育,生完可以即時出院,是否屬實?以我們的個案,是留院多一晚,到第二日的午飯時間,走得,要不是英國人習慣慢活,處理文書工作較費時,要再加速,應該不是不可能。會不會很馬虎很兒戲?不會。出院翌日,已有助產士家訪,仔細檢查母女二人,嚴肅跟進。   再兒戲,應該兒戲不過去殘廁為太太做檢測的香港醫生。    

動物界都有分贏家和輸家,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分部發表「2021年的贏家和輸家」報告,指出地球將發生恐龍時代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滅種事件,「有大約 100 萬物種恐在 10 年內滅絕」。其中,非洲森林象在 31 年來大幅減少 86 %,而北極熊受冰洋快速融化影響,,科學家預計到 2035 年夏天,冰面將完全消失,北極熊也因此失去棲身之所而絕種,兩者都在輸家榜上有名。 而「贏家」就包括伊比利亞猞猁,牠是世界上最稀有大型貓科動物之一,2002 年發現時只剩 94 隻,報告指,牠們在西班牙及葡萄牙再現,2020 年已增加至超過 1,100 隻。另外,印度犀牛、德國大鴇、柬埔寨暹羅鱷魚、胡兀鷲也錄到數量有所增加,成為年度贏家。 本年度為 1964 年來,最多物種被指面臨絕種威脅的一年,共有 4 萬種「瀕臨絕種」。WWF 德國分部主任 Eberhard Brandes 認為,目前急切需要環境保護政策,並對抗氣候變遷,「保育物種不僅是解決環境問題,更是人類最終會否也被列入瀕危紅色名錄,從而成為自己生活方式受害者的問題。」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幼稚園和小學生是否又無得返學傳了幾天,特首林鄭月娥早上一錘定音,宣布星期五開始,幼稚園及小學暫停面授課堂,直至農曆新年假後,中學暫時不受影響,照常上課。雖然家長教師都有了心理準備,但消息一出,不少家長谷都「媽聲四起」。   有女兒讀K3的家長不忿「為何可以除罩出街飲茶跳舞唱K,但唔俾戴罩返半日學」。也有家長表示,「細路打晒科興,學校都係換氣不合格😤 係為谷針開關,定係為細路健康先」。而身兼教師的家長就更加激動「作為家長嘅我,又要喺屋企癲過;雙職家長嘅小朋友,喺屋企上網課,等於冇王管,一邊上堂一邊睇YouTube;作為老師嘅我,又要為課程改一大輪,學生上網課根本就心不在焉,最大問題係,唔見得而家個疫情係需要去到停課」。而最殺到埋身的是今個星期的考試安排,「阿囡原本今個星期三開始考試,宜加都唔知點搞,好煩」。   家長煩惱,至於學生,是悲是喜?有家長話小朋友聽到消息很不開心,「佢哋鍾意返學多啲,因為喺屋企冇得同同學玩,即係冇咗社交,同埋網課根本就學得唔好」。香港人似乎不僅喜歡返工,還喜歡返學,大家要撐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