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香港

細數香港地舊情懷、人情味,你會想起甚麼?周末「電視汁撈飯」?在狹窄的茶餐廳「搭枱」,與不同階層的陌生人一起共渡了熱鬧、親密的一餐?到澳牛被「有個性」的澳牛哥哥催促?看電影《少林足球》裏,一身華麗睡袍,一頭誇張髮捲,眼露兇光、嘴角叼煙、懷有絕世武功的包租婆?在舊式公屋的長長走廊與隔壁鄰舍的小孩追逐嬉戲?還是一些慘痛回憶……吃媽媽的「藤條炆豬肉」?這些這些都記錄在《香港百年》這本書中。 作者是土生土長80後的雪姬(Suki Yeung),經歷過香港最豐盛文明的時代,也經歷了香港近年社會動盪和世紀之疫,她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這麼在意香港這個家。透過幽默溫暖的文字和插圖,在《香港百年》中,她一筆一畫繪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重溫與品味香港生活的種種魅力,見證新舊光景,也藉著這個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園,為這個曾經是世界最美的城市「香港」,作出一點點貢獻。

澳牛   香港   香港百年   

以為啤酒都是一式一樣?啤酒釀造師Perry表示,其實啤酒可以有很多味道及口感。抱持「要做就做到最好」信念的他,不僅到美國及德國修讀釀酒課程,成為首位獲Master Brewer資格的港人,回港後更開設啤酒廠,希望將手工啤文化帶入香港,並豪言:「香港絕對有條件做到世界級產品,可以做到代表本地的產物。」 立即帶你深入香港本土手工啤酒廠,了解手工啤如何釀成!

世界級   本土啤酒   盡做   ...

羅家英,一個香港人絕對不會陌生的名字。在電影圈中,他是默默支持淩淩漆的達聞西、日哦夜哦孫悟空的唐三藏,經典之作,百看不厭;在粵劇界裡,他不但站到台前傾力演出,而且在幕後寫劇本、做改編,除了傳統戲碼,他亦敢於創新,包括將莎士比亞及黑澤明等世界名家引進粵劇世界;除了創作和演出,他更加身體力行、帶領一眾後起之秀努力開拓行業疆界,尋找更多不同的可能性,雖然已屆74歲高齡,仍然不言倦不言休,令人景仰。   粵劇是香港文化藝術的重要成份,然而近年卻面臨著觀眾流失、市場老化等嚴峻挑戰,於是「如何活化?」逐漸成為行業內外的熱門課題:教育方面,主打小朋友及年輕人市場的訓練班、導賞課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創作方面,「新編粵劇」成為了一種熱門類型,不少機構都培養新進編劇創作全新劇本,長遠希望增加高質素的作品,並藉此鼓勵更多人士參與相關工作。同時,不少名伶亦都積極求變,帶領團隊新編粵劇創作,包括由阮兆輝擔任藝術指導的《戰海奇緣》,聚焦於明末海盜的故事,以及由新劍郎擔任藝術總監兼編劇的《媚香留情》,取材自傳奇劇本《桃花扇》等等。   日前剛好看過一齣新編粵劇《修羅殿》,由羅家英擔任藝術總監及編劇,故事環繞明末時期一宗發生於南方海旁小縣的懸案,案中人各說各話、言人人殊,真相非但未能愈辯愈明,甚至讓人對人性、互信等等產生嚴重質疑;閱讀至此,讀者或者都會聯想起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名作《羅生門》,當中三位關鍵人物說出了看似緊密交織卻又矛盾不一的供詞,故事就由這裡慢慢開展。細看之下,原來《修羅殿》正正是以《羅生門》為改編藍本,根據主創人羅家英所講,黑澤明是他非常拜服的偶像,在對方身上學習了很多,認為其影視作品融合了中西文化精髓,非常值得觀眾欣賞、回味,其中《羅生門》就是佳作之一,早在數年之前,他已經心生改編念頭,可是「提筆苦思,但無從下手,或許是經歷不夠、理解不足,於是只能擱筆。」   直至最近,羅家英自言「已年過古稀,歷經人生沉浮」,開闊了全新思路,《修羅殿》的創作大計遂重新上馬;縱然醞釀多年,但是這個改編計劃的難度始終不減,他更形容為「一種自我的極限挑戰」,首先是《羅生門》故事單薄,傳統粵劇戲迷卻往往鍾情於故事情節及發展;其次是電影與粵劇的藝術語言各有不同,他為此特別鑽研了各種劇情分割及內容銜接手法,打破粤劇舞台與燈光的應用傳統,透過不斷的時空轉換,引導觀眾了解其中妙趣。   引用羅家英的話語,縱使已經「年過古稀」,對於推廣粵劇,他卻仍然熱情高漲;對於藝術追求,他都始終一絲不苟,絕對令人尊敬拜服。

余拜仁   幕後   文化藝術   ...

講起五色戰隊,除了想起童年的日本動漫,就是泰文版的惡搞爆笑片段。沒想到,香港人也有一隊貼地五色戰隊,密密落區做善事!一位熱愛日本動漫的中年貨車司機,年過 50 但活得年輕,近年開始 Cosplay 騎士戰隊,去年更與朋友組成「聲眼戰隊」,開頭只為開心,希望在困境下博香港人一笑,但因為經常在鬧市變身出巡,開始有人關注,也有慈善團體邀請他們一同送暖,吸引大眾。現在聲眼戰隊有 8 位戰士,每人自稱「高音」、「走音」、「爆音」、「假音」、「超音」、「震音」等搞笑稱號,騎著電單車四出「做任務」,包括落區派物資福袋給弱勢社群、派玩具給小朋友、新年派利是、全員出動捐血等等,聖誕節和萬聖節也會現身,希望為香港人送上歡樂,而且「希望嚟緊會有更多車友加入」。       如果你行過見到一群戴著頭盔,身穿黑色、黃色、藍色、紅色、粉紅色制服和長靴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香港五色戰隊,不妨上前與他們打卡互動一下! Photo/ @聲眼戰隊 Sing Eye Fighters 

現在沿北角 電照街走上繼園街,可以見到大型豪宅屋苑柏蔚山,其實這𥚃從前也有一座傳統三進庭院大宅建築「繼園」。30 年代,廣東陸軍上將陳濟棠的兄長,陳維周,也即是現代香港著名教育家陳樹渠之父,舉家來香港定居,為了安頓家人,在 1941 年,他把大塊北角地買下來,興建私人大宅「繼園」。繼園的建築風格參照中國傳統紅牆綠瓦,內𥚃設有山水亭台,景緻優雅,作家司馬長風曾在散文集提及:「繼園的建築非常別致,外形四四方方,像一座中古歐洲的城堡,可是四角的綠瓦飛簷,以及鑲有汗白玉,欄杆的迴廊,紅磚砌成的圍牆,則又純粹是中國風。」據說,這個庭院大宅全盛時期有陳家百餘人居住,一直到 70 年代,才被拆卸並改建成私人樓宇。 北角文人雅士雲集,詩人戴望舒、作家蕭紅等都是北角街坊。而紅學專家宋祺夫婦、作家司馬長風及京劇演員孟小冬就曾經居於繼園街,相傳著名作家 #張愛玲 旅居香港期間也曾居於繼園街輝濃臺。不過,根據宋祺兒子宋以朗後來所指,張愛玲當年只是常到宋家、繼園作客,未有長居於繼園街。她 1954 年在香港的真正居所,大概如《對照記》所說,是北角英皇道,而其最為人熟知的黑白旗袍人像照,就攝於北角蘭心照相館。儘管真相終於大白,但現在一講到繼園街,還是有不少人立刻想起張愛玲呢。  

住宅   北角   建築   ...

100 個人的眼中,可能會看出 100 個不同的香港,而「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Hiuman)鏡頭中的香港,像是顯微鏡,仔細探索城市每個角落,又像放大鏡,盡顯城市之美。最近,這個有 6 萬人追蹤的 Facebook 專頁首度出版圖書《香港老店記錄》,從線上走到線下,過百年歷史的「利和秤號」、「金發麻雀」、「榮華鞋業」等 25 間傳統老店,一一用影像及文字記錄,將故事結集成書,「探索城市裏,消失中的美學,以非遺的美,喚大眾記憶。」   除了出書之外,他們也聯同旺角上海街一間冰室舉辦「香港遺美 x 老店攝影」展覽 ,展出 13 間香港老店的相片,以及其出產的手工藝品,像是繡花拖鞋、古老算盤、手雕麻雀等等。同時也附有遊覽地圖,鼓勵大家親身去一睹香港碩果僅全的傳統店鋪,不要遺忘,讓本土唯美的歷史不只定格於圖書,也能留在每個人的記憶裡。 Photo/ hkreminiscence 

傳統店舖   城市之美   展覽   ...

黃大仙彩虹邨是香港近年的熱門打卡點,彩色的外牆,加上色彩鮮明的籃球場。「彩虹邨」之所以有彩虹,並非因其外牆,而是因建築原址沙地園每逢下雨後,都會出現又大又圓的彩虹。1994 年起,外牆正式被髹上紅、橙、黃、綠、青、藍、紫 7 種不同深淺的顏色,形成 20 多種不同色彩,期間也因脫色而翻新過。雖然 2014 年重刷顏色後,由 7 色 減至 紫、藍、綠、黃、橙 5 色,但仍然是香港一處獨特的彩虹景色。 除了香港人,連韓國偶像組合SEVENTEEN 、LOONA ,以及綜藝節目《窮遊豪華團》也慕名而至,曾經來這裡取景。事實上,彩虹邨打卡歷史源遠流長,自1963 年,當時的港督柏立基主持彩虹邨金碧樓開幕儀式後,前美國總統尼克遜、英國瑪嘉烈公主、影業集團主席邵逸夫、英國雅麗珊郡主伉儷、任期最長的港督麥理浩等名人都到訪過彩虹邨。憑著其巴浩斯(Bauhaus)風格元素,加上打破傳統屋邨設計的 L 及 T 型大廈組合,彩虹邨更在 1965 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設計銀獎,獎牌至今仍然置於觀塘道入口處 。 Photo/ Wing Ka Ho, 2016…

建築   香港   黃大仙   

香港一年一度的藝術界盛事 Art Basel、Art Central 繼上年因疫情而取消後,今年在灣仔會展同場舉行,雖然展期縮短至 3 日,參展藝廊也比上屆減少,但仍然有不少難得一見的作品,值得一看。   104 間參展藝廊中,有超過 30 間來自北京、東京、台北等城市,除了熱門藝術家趙無極、村上隆、奈良美智、Andy Warhol 等著名藝術家之作,還有本地藝術家陸浩明、黎清妍、白雙全、黃進曦、陳麗同等人的作品。而以往會在中環海濱設臨時畫廊的 Art Central,同樣雲集多個特別作品,本地藝術家陳惠立的《寂寞更衣室》裝置藝術、唐偉傑的《World Peace》以「Made in Hong Kong」及「小熊維尼」貼紙創作,還有草間彌生、奈良美智、KAWS 和 Mr Doodle 等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統統不容錯過。   特別一提,今年 Art Basel 和 Art…

展覽   藝術   香港   

位於中環炮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特色的紅磚及花崗石設計,容易讓人記起它曾作 #終審法院 之用,但在我們未必有印象的歷史中,它其實用途多多,絕不止如此。早在 1843 年,由第一任港任總督砵甸乍爵士授權興建,名為「莊士敦樓」並作為總督臨時官邸,算是「第一代港督府」。其後 50 年之間,擴建至 3 層高,增建了地庫及兩座角樓,曾出租作俄羅斯領事館、滙豐銀行公司宿舍、政府辦公室等多種用途。 屹立香港近乎兩個世紀,早被列為法定古蹟,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威水史還未數完 —— 1915 年,最早來港傳教的法國教會外方傳道會購入莊士敦樓,並將其改建成現在所見的紅磚外觀,也在西北隅加建了一座圓頂的小教堂,為經典的愛德華時期新古典風格。經過日治時期,建築被日軍佔用作憲兵總部後,成為香港臨時政府總部。1952 年,港府正式以 285 萬元從傳道會購入,並先後用作教育司署、新聞處等部門辦公室。1968 年起,法律相關組織開始進駐,除了維多利亞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最為人熟悉的就是 1997 至 2015 年間用作終審法院。 前終審法院目前由不同機構進駐辦工,例如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亞太區域辦事處,雖然建築物並不對外開放,但外圍也極具參觀價值:紀念一、二戰死傷者的和平柱、義勇軍團士兵的墓石、法國外方傳道會會徽、標記改建工程日期的石碑…… 承載著香港殖民、戰爭、宗教、政治、法律等不同歷史。 Photo/ 香港終審法院

中環   古蹟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