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攝影
【生活美學】 用心看 《布達佩斯大酒店》其實隨處可見 美夫婦受大導演啟發捕捉獨特之美 連香港都有份!
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平無奇的風景,其實都可以有種獨特的美學?美國導演 Wes Anderson 的電影以「美」見稱,如《布達佩斯大酒店》、《大吉利有限公司》、《癲才家族》等等都展現着他條理整齊、色彩柔和的視覺風格。然而,這種精緻的畫面不一定要在電影中才可見,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 版主就受 Anderson 啟發,走遍世界各地,讓生活成為電影的一部分。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 本來就是一個意外。意外地喜歡上 Wes Anderson 的美學,版主 Wally 和 Amanda 是一對來自美國布鲁克林的夫妻,決心探索地球上獨特的地方,IG 原本只為記錄自己旅行的風景,並向 Anderson 致敬,卻意外地吸引到不少同道中人,在網絡爆紅,現在已有 150 萬 followers。但最意外的是,憑着這股唯美風格,他們去年出版了《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 The Book》,收集不同人的投稿,結集了香港、冰島、布拉格、印度、葡萄牙等超過 200…
【Wee~ 影咗先至瞓】 鄭中基唱歌、攝影兩不誤 重開Flickr 被稱「最優秀的 Leica 攝影師之一」
晴天、陰天、雨天,你在何地?無論你的答案如何,唱這首歌的鄭中基就很大機會在某處影相。除了歌手、演員等身分,鄭中基還是一名攝影發燒友,多年前便化名「tinyeyes」在 Flickr 分享作品,還被稱為「Flickr 上最優秀的 Leica 攝影師之一」,可惜後來因太多作品被盜作商業用途,甚至出現在夜總會宣傳單張上,才在一怒之下刪除帳號。 事隔多年,Ronald 終於重開 Flickr,並在 Facebook 指「無謂因為啲小人,就關閉一個攝影交流平台。影得嘅作品都係想開心些牙。」他的作品多數圍繞生活,太太、朋友、街市、郊野、動物、行人…… 沒有特定的主題,大概都是隨心記錄。喚起全人類過癮,閒時拍照一起開心又點過份?拋開藝人的身分,Ronald 的生活日常仍然簡單而美好。 Photo/ https://www.flickr.com/photos/zzj/
【走與留之間的故事】 本土小店故事影集記錄上水、大圍故事 莫竣名參與拍攝 陳雅明寫下社區小事
面對身邊人的走和留,自己在夢想與現實中掙扎,香港人每日面對的事,也是一個個小故事。本土小店「上水貨店」推出《流酒》故事攝影集,由陳雅明執筆,MCM 莫竣名擔任男主角,用相片、文字為載體,抒發着一個人的 emo、生活一成不變帶來的煩躁、與陌生人擦身而過的相遇…… 寫出一章章遊走在上水、大圍的短篇小說。 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劇情,卻能訴出你我心聲。《流酒》一如上水貨店專賣香港製造的產品,強調的是「香港」,製作團隊由書名題字,到拍攝,後製、設計與排版,全都是香港人負責,「文化工作者能把握的機會都是很少,所以都很青澀,能夠大家湊在一起做點甚麼,已經相當感恩。」在去或留之間,他們選擇用「妳我的故事」,「約定再見面」。 Photo/ 《流酒》
【今晚試試】 同月光玩遊戲 法國攝影師創意拍法 照出不一樣月色
八月十五的滿月,你會如何欣賞?法國攝影師 Laurent Lavender 有一種浪漫的方法,和月亮玩遊戲 — 利用畫框、繩、枱凳、梯子等不同的道具,偶爾加上自己的身影,借位拍下獨特的月色。 月有陰睛圓缺,Lavender 的月亮遊戲也不限於滿月,殘月、娥眉月等彎月,配合構圖又可以產生另一種美感。他的作品,分別收錄在《Moon Games》攝影集、月曆和書本。 今天是屬於月亮的日子,無論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祝大家像《Moon games》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欣賞方式,中秋節快樂 🌕✨。 Photo/ Laurent Lavender
【留白的美】 攝影斷捨離 拒絕被「視覺噪音」淹沒 簡約主義攝影獎鼓勵大家尋找「詩意時刻」
人生不用太複雜,活得簡單一點,反而更愉快。生活如是,攝影亦然,簡約主義攝影獎(Minimalist Photography Awards)讓藝術家、攝影師不要再被「視覺噪音」淹沒,鼓勵大家尋找生活上「那些有詩意又有秩序的時刻」,讓影像得以昇華。 簡約主義攝影獎分為抽像、建築、概念、街拍、藝術等 12 個組別,每組由評判選出三甲,今屆共收到來自 39 個國家、超過 3,700 份作品。而概念組、藝術組以及比賽總冠軍就落入 #澳洲 攝影師 Allen Koppe 的《在路上(On Route)》。5 張照片把繁忙的道路變得寂靜而平淡,單色調加上大片留白空間,令馬路更加廣闊,他稱,「我想挑戰自己…… 將僅僅是一個概念、一個想法、一個思考過程的東西以影像呈現。」 《Black & White Minimalism Magazine》創辦人 Milad Safabakhsh 於 2019 年創辦簡約主義攝影獎,至今舉辦了 3 屆,接受全球專業或業餘攝影師參賽,得獎者可以獲得獎金及展出機會。評判則包括街頭攝影師…
【歡笑背後】 海豹、灰熊、袋鼠鬼馬詼諧一刻 攝影師:「有趣照片喚醒大眾關注動物瀕危議題」
老虎、海豹、灰熊、蛇…… 這些野生動物搞笑的一面,你見過嗎?一年一度的「搞笑野生動物攝影大賽」( The 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公布今屆入圍的 42 張作品,慵懶的灰熊、要擔柴的老虎、哈哈大笑的蛇、不知是跳舞還是打架的袋鼠,還有企鵝、猴子、松鼠、北極熊等更多動物滑稽的一面,被一一拍下來,引來觀眾會心微笑,你也可以到官網投票選出你的心水,得獎作品將於 10 月 22 日公布。 攝影大賽自 2015 年起至今已經踏入第 7 屆,相片搞笑的背後,具有深層意義。Paul Joynson-Hicks、Tom Sullam、Michelle Wood 3 位成員都是熱愛動物之人,其中 Joynson-Hicks 是野生動物攝影師,近 30 年都在非洲東部生活。他們認為,「世界很大、很美,但人類的過度開發和發展,對環境構成破壞」,雖然「保護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等議題越來越多人討論,但總是圍繞著「負面和令人沮喪」的壞消息。因此,他們希望藉住動物幽默又有趣的照片打動人心,令更多人「了解和出一分力去保護動物多樣性。」 了解更多 ‣‣ https://bit.ly/38ImIGy …
【同住地球村】 一個浴缸兩個世界 照片對比世界殘酷 土耳其藝術家:不要對問題視而不見
「你快樂過生活,我拼命去生存……」每當看見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戰亂、貧窮國家的新聞,你或許會感到很遙遠。土耳其就有一位藝術家 Uğur Gallenkuş,把已發展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拼成一張照片,直接呈現出世界兩邊的不同,令人心酸。 自由神像在美國屹立多年;在阿富汗,女性就算是出門餵白鴿,也要遮蓋全身容貌。 下雨天看見水窪,小朋友都會高興嬉水;在肯尼亞,大量伐木導致水源短缺,充滿泥濘的水窪就是小朋友的甘露。 野生動物本應在大自然悠遊自在;在馬戲團「娛樂」觀眾的大象,連續表演數十年,每日過着不屬於牠們的生活。 我們無拘無束地在運動場上奔跑;在希臘莫里亞難民營,孩子卻曾因火災奔跑逃離。 跳芭蕾舞時,要用腳尖站起來很困難;對一個阿富汗小女孩來說,失去一隻腳後可以戴上義肢,不再依賴拐杖也可以站起來,是一件困難但可幸的事。 Uğur Gallenkuş 透過攝影作品簡單直接的對比照,讓我們看見世界不同地方的天淵之別,提醒大家不能對無時無刻在不同角落發生的問題視而不見。性別歧視、難民、虐待動物、戰爭與迫害,想要歲月過得平淡安好,是比富貴更難,多些關注社會、世界不同的事,別等到絕望才讓人望見希望在人間。 Photo/ IG @ugurgallen
【無力但總有希望】 當港鐵站變成迷宮再無路可逃…… 攝影師:「要學會欣然接受變幻無常世界下的未知」
香港港鐵站內人潮擠擁,你可曾想過 —— 如果車廂內的人、月台上的人都不見了,曾經在地下鐵幻想可碰著那個「他」也消失了,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不用再行入點…… 這段路又會不會好過點? 在香港生活的攝影師 Christopher Button 在車站人潮褪去之際,拿起一部 Mamiya 7 中片幅相機,在沉靜的地下通道、走廊、樓梯間、逃生門前,拍下一幅幅熟悉又陌生的畫面。通勤時快步走過的角落,回復寂靜時彷似一條無盡的路,帶領我們走進一個迷宮,一直兜兜轉轉,離不開、出不去,反映了束縛著我們的新世界 — 變幻無常而且充滿限制。然而,即使感到落寞無助,我們還是慢慢學會欣然接受種種未知。 在 Button 鏡頭下畫面,對稱得來有點驚慄和詭異,相片以「不寒而慄」、「如夢」的氛圍見稱,全因他是驚世駭俗的已故電影大師 Stanley Kubrick 的 fans,受其影像風格影響,Button 的相片也可能帶些《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閃靈 The Shining》、《大開眼界 Eyes Wide Shut》和《2001 太空漫遊…
【白雲物語】 日本攝影師「在雲上玩耍」記錄青春 雪糕、牛奶、牙膏 靈感無限!
生活逼人,你累倒了嗎?這個時候要記得,「抬頭尚有天空」,可以效法日本攝影師 kumono_gen 「在雲上玩耍」,把天上的白雲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再配合一些小道具,雪糕、白飯、牛奶、牙膏…… 就出現了。只要你想得到,白雲都可以變到,在如此可愛的藍天白雲下,突然間一切都變得純粹簡單一點了,對不對? 這位日本攝影師 Tomosaki 來自日本中部的小縣福井,當很多年輕人想從家鄉走到大城市時,他就和朋友成立了「福井攝影俱樂部」(Fukui Camera Club),希望記錄當地美景。除了拍攝雲朵,他的另一個 IG @photono_gen 和 Twitter tomosaki 也分享了很多以「青春」為主題的照片,表白、畢業、遊玩,日本學生在福井快樂的日常,就被相機記錄下來。 攝影需要創意,也需要耐性,如 Tomosaki 所說:「等待也是最好的青春。」 Photo/ IG kumono_gen、photono_gen
【別出心裁】 當體育遇上藝術 東奧官方IG記錄不一樣的精彩時刻
東京奧運來到最後一周,賽事進行得如火如荼,運動員表現受盡關注之外,主辦國日本盡善盡美的態度也令人欣賞。除了賽事現場,連網上官方 Instagram 的照片也是別出心裁,讓無法到現場的我們也可以感受奧運氣氛。 IG Toyko 2020 每日以獨特的角度捕捉選手比賽時精彩一刻,把各國健兒全力以赴、不遺餘力的姿態就此定格在鏡頭之下。「當體育遇上藝術」,徑項、乒乓球、舉重、哥爾夫球、劍擊…… 都能為你帶來不樣的畫面。 Photo/ IG tokyo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