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重遊舊地】 皇都半世紀髮廊見證三代情 東主英姐:是人情味聚腳地

北角皇都戲院的每一個地方,都承載了60、70年代的印記。小巷裏的「皇都男女髮型屋」,對一般人而言,或許只是一所「鋪齡」較久的上海理髮店,但對街坊來說,卻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聚腳地;這間小小鋪頭,更是店東英姐一家三代的人生見證。

年過七旬、頭髮花白的英姐,大半生都在「皇都」度過。她在2017年收鋪後,不幸中風暈倒,經歷三次開腦手術,保住了性命,卻再沒有踏足過那所對她人生極其重要的髮型屋,於皇都戲院結業時,也未能與街坊好好道別。適逢皇都復修保育計劃,她終於有機會重遊舊地。

英姐憶述,當初雙十年華,原本在北角的一所髮型屋打工,最後膽粗粗和朋友在皇都戲院內的商場自立門戶,輾轉從樓上76號舖,搬到樓下72號舖,更舉家搬進皇都大廈住宅居住,轉眼五十載。「以前上海理髮店,全部都係男師傅,男師傅整女裝頭冇咁好,啲人見到呢度一班女仔做,又傾得埋,就好鍾意。好多人嚟,食飯都冇時間!」原來英姐的髮型屋,是當年的前衛先驅。

髮型屋受街坊歡迎,每晚要營業至深夜,11、12時仍有客人等候,難怪英姐的子女都笑說:「阿媽好忙、超忙,唔得閒理我哋三個、我哋自己玩。」他們讀幼稚園時,已經在皇都「打躉」四圍玩,到皇都戲院睇戲、大大公司玩機動遊戲、去利昌士多賒嘢食。為何是「賒」?弟弟憶述:「佢哋知你媽咪都喺皇都,買嘢食、買維他奶都可以後數,嗰陣係好有人情味。」不過再忙,英姐也會堅持幫女兒電頭髮、除頭蝨,一眨眼女兒已結婚生子。在髮型屋未關閉前,孫兒的髮型也是由婆婆親自操刀。

半世紀的心血回憶,承載了三代人的足跡。一群人開心工作、談笑風生的日子,成為英姐懷念的片段。更珍貴的是不少顧客由客人變成朋友:「未結婚、做女嗰陣已經嚟,一路做一路熟,耐咗變咗朋友,之後結婚生仔、做人呀媽,都繼續嚟。」而這天重臨皇都,英姐更圓了一個小小心願 — 到一直無法踏足的地標「飛拱」桁架留影。

北角皇都戲院活化在即,負責其保育修復的新世界現正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代入式歷史回顧活動,展示部分原址小店及數百件戲院舊物,讓參與者第一身感受皇都輝煌傳奇,也為將來更精彩的皇都留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