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Author: 俄羅斯 - 羅素的紅 Caitlyn Wong

  /  Articles posted by 俄羅斯 - 羅素的紅 Caitlyn Wong
About The Author

羅素的紅 Caitlyn,迷戀俄語所以留學俄羅斯,熱愛俄羅斯文化,自2014年開始於網上及在各大媒體撰寫俄國相關題材。香港電台主持、曾任電視台擔任世界盃主持。

聖經新約描述,復活節是為了慶祝耶穌基督的復活。4月17日大家剛過完復活節,也享受了復活節假期,不過這個復活節是基督教節日,東正教慶祝復活節的時間一般較西方遲主要因為兩個教會所用曆法不同。   除了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等國家,希臘、塞浦路斯和羅馬尼亞在內的一些國家都有正教會,以儒略曆法計算復活節日期。儒略曆是由公元前 45 年設計的曆法,雖然現時大部分地方都用西曆,但不少正教會的節日仍是以儒略曆計算。   在東歐作為主流宗教的東正教,復活節則在4月24日。在復活節開始前的一段時間,叫「大齋期」,又為「四旬期」。大齋期開始為期 40 天,這40天是教徒反思和禁食的日子,「大齋期」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教徒會將雞蛋塗上顏色,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個環節。以俄羅斯為例,復活節(Пасха)的其中一個象徵,就是庫利奇(кулич)——類似於復活節蛋糕,材料包括蜜餞﹑葡萄乾﹑肉荳蔻及干邑等等。這個正教會的傳統麵包,一個較高身的柱體,上面有白色和五顏六色的糖霜,造型十分可愛。傳統來說,東正教徒在復活節會到教堂,復活節的禮拜儀式會由周六晚上開始,一直持續黎明。教徒聚在一起,伴隨著燭光及歌聲,也會將復活節彩蛋及庫利奇麵包一同帶到教堂,他們會每天早餐前享用這些受到祝福的庫利奇。復活節彩蛋,是以煮熟的雞蛋,用洋蔥皮染成紅色,象微新生命,這是較為傳統的「畫法」,也有人會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及圖案。   希臘人的餐桌上就通常會有羊肉作為主菜,有指因為耶穌在釘十字架前,人們會向上帝獻上羔羊贖罪,因此基督徒在復活節吃羊肉,目的是為了紀念耶穌的犧牲和無私奉獻。而且,晚餐時,每人都得到一個紅色的雞蛋,據說如果雞蛋在餐桌周圍互相碰撞,最後一隻完整雞蛋的主人,直到下一個復活節前都會有好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俄羅斯在東正教復活節期間休戰,以便平民撤離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可是持續已久的戰爭,仍未見曙光。

最近在串流平台上看了《皇家特工:第一任務》(The King's Man),電影中的大奸角是披著長髮及鬍子的俄國人拉斯普丁,劇中的他仿如刀槍不刀,又有神力。友人認為這個角色能力設定誇張,而且樣子陰森可怕,我告訴她拉斯普丁在俄羅斯歷史上是真人其人,更是有「妖僧」之稱,一樣是長頭髮﹑長鬍子,不過沒戲中瘦削。   據史實記載,拉斯普丁出生1869年出生於西伯利亞一個村莊,來自普市的農民家庭。他早年離家到修道院居住,後來追求神秘主義,更因為曾預言旱災成真受到神學院的院長賞識,從此命運改寫。在院長的推薦下,拉斯普丁到皇宮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兒子治病,他利用催眠術令皇子的白血病病情看似穩定,皇后也對他信任有加,拉斯普丁便成了皇宮常客。不少人形容,拉斯普丁在皇宮中可自由進出,甚至連官員任命都要經他同意,儼如「國師」一般。《皇家特工》中的拉斯普丁吃了有毒的蛋糕及中槍也不死,史料中對付拉斯普丁的並非「皇家特工」,而是俄國親王,當時他向拉斯普丁開槍,又將其扔到結冰的河裡。不過,根據之後法醫的說法,拉斯普丁在河中過了八分鐘才死亡,是常人的三倍時間。   拉斯普丁身處的時代,也是一個羅曼諾夫王朝動盪的時代,俄羅斯與日本的戰事以失敗告終,歷史上也發生了「血色星期日」示威,多名示威者成了槍下亡魂。有一個說法指拉斯普丁曾說,如果他被尼古拉二世的親戚殺害,尼古拉二世的兒子也不可能活多過兩年。巧合地,不久後這個王朝的命運,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沙皇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及家人全部被殺害。   史學家對於拉斯普丁的評價,都以負面居多,包括當時社會流傳他與信徒發生不尋常關係,還舉行一些古怪的宗教儀式。關於拉斯普丁,大家都會知道他與許多貴族女子發生性關係,更會收藏處女的頭髮。其中一個耐人尋味的說法是他的性器官有接近29厘米長,聖彼得堡有博物館就展出了拉斯普丁這個「神秘之處」,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來。      

烏克蘭被戰火蹂躪已經超過40天,雖然之前圍攻基輔的俄羅斯軍隊已經撤離,但戰事仍然持續。位於基輔市中心西北面的布查鎮,住了三萬多人,布查鎮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便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直接上月底烏克蘭才將此地收復。可是,布基鎮已經變成如人間煉獄一般的地方,烏克蘭官方及一些記者發布布查鎮的情況後,震撼了所有人。鎮內遍佈兒童在內的屍體,大部分都傷痕累累,甚至有些雙手被捆綁,屍體不單在街上出現,甚至也出現在住宅裡,官方指,至少有300人在布查鎮被俄軍殺害。   對此,俄羅斯矢口否認犯下殺害平民的罪行,更指是西方勢力造謠,以及這些都是演員,根本不是屍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布查鎮的屍體是俄羅斯軍隊撤離後才出現,更指是被「策劃」出來的。但《紐約時報》早前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這些屍體在俄軍離開前的兩星期已經出現,及後英國BBC都證實了這張衛星圖像的真確。   德國《明鏡週刊》近日發布了獨家報導,指德國聯邦情報局手中掌握到俄羅斯軍方的無線電通訊記錄,記錄中多次出現與布查鎮有關的對話,甚至內容牽涉到刻意屠殺平民,包括俄羅斯士兵在開槍前討論了他們如何審問烏克蘭士兵和平民,報導指目的是營造恐怖及威嚇的戰略效果。情報更加指出,這次的殘忍虐殺可能與普京關係密切的僱傭兵集團有關。   一些倖存的人,將自己經歷過的事情說出來。BBC訪問了當地的一位14歲少年,3月中時他和父親踏單車出外,希望拿一些緊急物資,之後他和父親被俄軍攔截,雖然表示自己沒有武器及危險物品,但依然被槍擊。這位少年僥倖活下來,可是他的爸爸就傷重身亡。   一些親俄羅斯的社交媒體已經開始流傳影片,例如指片中有屍體的手臂在動,俄羅斯駐加拿大大使館在官方推特帳號上也發佈了這段影片,指控烏克蘭造假。後來,BBC放大分析後發現,所謂「移動的屍體手臂」,實際上是車輛經過時,擋風玻璃右下角的一個標記。我早前寫有關布查鎮慘劇的時候,也有一些人留言,放上影片及報導指當中有屍體竟然可以吸煙,後來我上網查證,發現早有媒體就此查證,影片是俄羅斯一位歌手的MV拍攝花絮。網絡世界之大,有人誤信假新聞,有人則將之利用,散播假新聞。   烏克蘭當局指,這些屍體只是冰山一角,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平民被害及住宅被轟炸,導致生靈塗炭。馬里烏波爾市長4月6日表示,市內有九成以上基建都被俄軍摧毁了,當中有最少四成無法修復,該市被圍困一個月以來,相信已有5000名平民死亡,包括210名兒童。  

俄羅斯當局再度試圖壓制媒體,限制俄羅斯人民了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福布斯報導,俄羅斯媒體監管機構星期四威脅維基百科,要求維基百科刪除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與克里姆林宮版本不一樣的信息,否則會罰款約49,000美元。 報導指出,俄羅斯媒體審查機構Roskomnadzor要求維基百科刪除任何「誤導」俄羅斯人的信息。根據媒體Vice的說法,俄羅斯維基百科編輯在今個月表示,Roskomnadzor威脅要阻止維基百科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的俄語條目。 維基媒體基金3月3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面對審查子恐嚇成員,他們不會退縮。 這並非Roskomnadzor首次出手,早前他們也威脅谷歌,如果不刪除他們要求的YouTube影片,就會罰款約98,000美元,或以YouTube在俄羅斯年收入 20%作為罰款。目前,YouTube是最後一個在俄羅斯維持服務的美國社交媒體平台,俄羅斯政府在入侵烏克蘭之後,已經封鎖了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 。根據早前通過的「審查法」,在俄羅斯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稱為「戰爭」或「入侵」都是犯罪行為,如果發放任何被視為抹黑俄羅斯軍隊的信息同樣是犯法。已有封鎖大部分社交平台的歷史,不少俄羅斯人相信,未來可能連YouTube也將無法使用。 面對俄羅斯當局對維基百科以及審查法的威脅,有數據顯示俄羅斯人開始大量下載維基百科的資料,目前他們是維基百科下載量最多的國家,在3月上半個月就被下載了105,889次,與1月時增長了4,000%以上。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俄羅斯針對維基百科的下載量很少進入前十名,但在入侵烏克蘭之後,一直穩居第一。 早在2015年,俄羅斯就審查過維基百科,因為當局認為維基上的一些文章令人反感,例如關於大麻的資料,媒體監察機構Roskomnadzor更曾致函維基百科要求刪除某些文章,但俄羅斯維基媒體拒絕。因此,網站曾被封鎖一整天。不難想像,克里姆林宮自己也是維基百科的「寫手」,由於維基百科是大家都可以編輯的,俄羅斯官方當然也不遺餘力的「糾正」大家的一些錯誤用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一個月,早於開戰初期已有分析指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錯判認勢。目前,美國白宮傳訊總監貝丁格菲爾德更指出,有情報顯示,普京有感自己被俄國軍方誤導,因此與軍方關係緊張。普京的幕僚不敢說出俄軍表現欠佳的情況,也導致普京可能不太掌握軍方目前在烏克蘭的情況。

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越久,隨著俄羅斯侵烏已達一個月,也漸漸暴露了一些親俄的人的立場。各人對這事件的態度,也自然成為大家關注的地方,人們希望與自己立場相同的人為伍,恥與相反立場的人沾上任何關係。 慕尼黑愛樂樂團的俄羅斯首席指揮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則因為近日局勢被解僱。早於二月底,慕尼黑市長便公開要求捷傑耶夫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達明確立場,但捷傑耶夫並沒有回答。捷傑耶夫過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友好,曾在2014年支持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維也納愛樂演出同樣踢走捷傑耶夫,他同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榮譽主席,蘇格蘭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也宣布不再與他有任何關係。 捷克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俄羅斯頂級指揮家比奇科夫則發表聲明批評俄國政府,更指「面對邪惡,沉默會成為它的幫兇,最終成為邪惡的同行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給我們帶來了這一代人希望永遠不會再次發生的事情,那就是戰爭」。更加說,如果和普京一樣,認為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悲劇,那簡直是「發狂」,因為大家更應該慶幸的是蘇聯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解體,也讓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結束了被綁架的歲月。 目前,各界都在抵制與俄羅斯有關的東西,華納兄弟、迪士尼和索尼都取消新片在俄羅斯的上映。但也有聲音認為,俄羅斯人也有反戰的,那麼是否應該一刀切把他們都包括在內?事實上,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都深深影響著平民百姓,在這種手段下,雖然明知道戰事由普京引起,但受制裁的卻是普通市民。《紐約時報》有報導指,英國格拉斯哥電影節取消放映俄籍導演 Kirill Sokolov 的作品──《No Looking Back》,因該部電影有得到俄羅斯政府的資助。其實,Kirill Sokolov的立場十分明確,他也曾簽署兩份反戰請願書,自己也有家人在烏克蘭,甚至祖母在防空洞中避開攻擊,因此他十分痛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舉動。報導也指出,烏克蘭的電影圈開始討論,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俄羅斯電影?一位著名的烏克蘭導演洛茲尼察認為,不應該根據護照來判斷人的好壞。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經一個月,從國際專家分析指普京出兵烏克蘭的機會不大,到大家驚訝普京真的入侵烏克蘭至今,原來已經一個月。戰事持續,俄羅斯反對派媒體,The Insider的記者包琳娜在在拍攝俄軍攻擊基輔期間,遭遇炮火攻擊身亡,成為戰事中第5位在俄烏戰爭中殉職的新聞工作者。

戰火之下,人民無處可逃,面對失去家園和親人的可能,甚至要帶著小孩逃離,與留下戰鬥的丈夫道別。能夠逃離戰區的人,有些帶著自己的貓狗,但有些流浪動物卻遭受不幸。   烏克蘭有動物收容所遭砲火攻擊,多隻動物死亡,逃過一死的,也有些受了重傷。連日來也有新聞報道,烏克蘭不少市民因為自己家中的毛孩子撤離不了,或放心不下動物收容所及流浪貓狗會捱餓,決定留下來照顧動物。其中26歲的義工Anastasiia Yalanskaya為收容所的貓狗送上糧食,之後遭到俄羅斯軍隊的襲擊,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Anastasiia的車被發現時,車上的三人都已經離世。已被擊斃。而且,她的遺體破碎得無法辨識,只能靠駕駛執照及身上的刺青認出是她。Anastasiia的丈夫曾經提出過不如逃到其他國家,但她卻放心不下動物,最後決定留下來。     早前,《美聯社》記者曾經拍下基輔動物園的管理員,安撫園區大象的照片,令人動容。原來大象Horas是烏克蘭首都圈最後一頭大象。根據報導,Horas是一頭17歲的亞洲象,在柏林動物園出生, 2012年才交換到了基輔動物園。戰爭之下,園區人員仍然想盡辦法去保護園區動物,例如基輔動物園將一些動物緊急撤離到波蘭邊境,他們將動物放上卡車。他們的目的地是波蘭波茲南動物園,波茲南動物園也會派出接應的隊伍,誰知到動物們遲遲未出現。原來他們在路上的公路被俄軍包圍,但幸好是在眾人的協助下,找到一條「較安全」的路線。動物園更聯絡到烏克蘭軍方,由軍方保護載著動物的卡車,到達邊境,也算是危難中的一點好消息。     另一邊廂,烏克蘭歷史悠久,當中不乏具價值的博物館藏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烏克蘭伊萬科夫博物館受到攻擊,引起全球藝術家關注。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著名的20世紀畫家普里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的家鄉,正是伊萬科夫。伊萬科夫博物館收藏普里馬琴科約25幅畫作,博物館受襲擊引起了國際關注。幸而,普里馬琴科80年代的畫作──和平鴿展翅並未受到破壞。美國更有城市將和平鴿展翅變成街頭藝術,希望宣扮反戰訊息。     烏克蘭的博物館人員,加緊將展品收到紙箱內。位於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市國家博物館,是烏克蘭國內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裡面展出很多12~18世紀的藝術收藏品,包括宗教藝術品及珍貴的手稿等等。工作人員將這些具意義的展品一一收起,準備移到博物館的地下空間放好。1905年立的利沃夫市國家博物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如今面對俄羅斯的攻擊,他們希望博物館能安全過渡,因為日後人民還要透過一件件館藏去認識自己的國家,認識自己的根源。正因為烏克蘭歷史悠久,也擁有七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當中包括教堂及東正院修道院等等。如今烏克蘭受襲的地方變得滿目瘡痍,只望戰火早日結束,令烏克蘭的人﹑動物萬物都能平安。 Photo/ AP

遠在烏克蘭,戰火仍然未停止,每日新聞播送著烏克蘭的情況,裡面的人現在怎樣?戰爭何時才會完結?這是我每天都思考的問題,但沒有人能夠解答。大家仍記得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向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大部分國際關係專家均認為,普京在烏克蘭邊境集結軍力,只是想將西方推上談判桌,因為俄羅斯承擔不起,一旦發動戰爭會帶來的後果。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一樣了。 有好些媒體報導,美國情報界最近的首要任務,是分析普京的心理狀態。世界各地的人紛紛指「普京瘋了」,一名參與聖彼得堡反戰示威的老婆婆更說,普京不止瘋了,更是法西斯。開始有人分析,認為普京可能生病了,以致過去冷靜的俄羅斯領導人變得不冷靜,甚至有人說他近日出席活動時顯得面部浮腫和動作僵硬。特朗普執政時期的情報官員Beth Sanner則認為,普京不是「瘋狂」或「精神錯亂」,他只是非常情緒化及處於孤立狀態。一些美國官員認為他只是被激怒了,以致出現如此激動,甚至牽連全世界的行動。他們認為,普京長久以來並不怕冒軍事失敗的風險,包括1996年俄軍慘敗的車臣戰爭,他於1999年再次出兵,結果俄軍得到勝利。事實上,過去情報人員花了幾十年時間去解讀這位前克格勃成員,加上普京在位多年,有人問,為何仍然會錯估他的下一步行動? 俄羅斯政治學教授、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塞繆爾·格林 ( Samuel Greene )在很早之前,分析過普京不太可能真的入侵烏克蘭,可是普京並不如大部分國際專家所預測。《巴倫周刊》最近訪問了格林,格林說,普京從對抗西方中可以得到鞏固其合法性的好處,因為他清楚知道北約不大可能攻擊俄羅斯。他認為,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制裁行動似乎並沒有挑撥到精英階層和普京之間的關係,甚至制裁並未對整個精英階層產生巨大影響。本質上,普京是在拿他們的未來賭博。現在停戰,普京會失去權力,因此對他來說,停戰似乎並非一個好選擇。種種分析說明,國際專家並未能完全正確預測普京的下一步行動,以致俄羅斯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當天,大家都震驚不已。  早幾天寫過,俄羅斯國內主流媒體仍然是來自官方,因此國內老一輩的人接收資訊的渠道很少,很多都仍然依賴電視新聞,不過,俄羅斯境內仍有部分獨立媒體在運作。早前有媒體報導莫斯科有小朋友拿著「不要戰爭」的標語,結果被抓到警局,這新聞有烏克蘭媒體及其他外媒報導,但報導的俄媒則少之有少,其中一間是莫斯科迴聲電台(Эхо Москвы),它是一家90年代開始廣播的電台。之後有新聞指,莫斯科迴聲的董事會決定清盤。根據Gazprom-Media 報導稱,這是依據總檢察長辦公室的指控,政府說他們發放假消息、極端主義。根據報導指,當局封鎖Эхо Москвы和另一家媒體──дождь ,原因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報導不符合俄羅斯當局要求。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辦公室指責兩家媒體散佈有關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砲擊烏克蘭城市的「虛假信息」 。不過,他們說會繼續在社交平台運作,之後會有什麼發展,沒有人可以估計。 擱筆前收到一位聖彼得堡朋友的短訊,他說身邊有朋友因為反戰集會被捕,可能他會是下一個。他想我們知道,如果有天他被捕了,那是因為他呼了最後一口氣去爭取和平,在這個看不見將來的國家,他感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