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香港角落】香港有座恐龍島?同場加映:史前岩石、荒廢養珠場

看完動漫,便會幻想自己是主角,在腦海迸發出無限的中二劇情。而在香港,有着幾乎完美的地利和歷史因素,人人都可以成為海賊王!在我們的海域上,有一隻像極了「無限手套」的岩石巨手,難道它是寶藏解密的提示……然而,(尚算是)不遠處的赤洲,傳言有不少史前生物化石,其中已被鑑定的化石則是屬於白堊紀時期的恐龍!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失落的珍珠養殖場,小小的石屋不知道藏着甚麼秘密。

你是想成為海賊王的男人嗎?那麼,掛上海賊旗,揚帆出海尋找大秘寶吧!

|航海地圖:「無限手套」岩石巨手
史前香港,現在被海水淹沒的大海,以前是一片陸地,並與「中華恐龍之鄉」河源相連,所以有着不同類型的恐龍和生物活動。經歷了數億年的地殼變動,才逐漸長成我們熟悉的模樣。

根據目前所知,香港最古老岩石在船灣淡水湖後的「黃竹角嘴岩層」,主要由砂岩、粉砂岩等沉積岩構成,而「神秘巨手」也在此地,估計至今約有四億年歷史。其實,這隻像是握着拳頭的巨手正名是「鬼手岩」,高約2米,實際高度會受到潮漲潮退影響。此外,鬼手岩背後的岩層有着紅白相間的紋理,常被形容為「五花腩」。「五花腩」們本來是水平沉積,但後來因劇烈的地殼運動推擠,令其變成了垂直90度,某些地方更可看到有明顯的彎曲和皺褶,那則是在地質運動錯動下形成的藝術。

簡單科普一下,沉積岩是地球的主要岩石之一,主要由風化、侵蝕後的岩石碎屑,或是生物遺骸或化學物質,再經堆積和成岩作用形成。

|恐龍島:赤洲
即使身在渺無人煙的大海和島嶺,其實仍然難以想像曾經這裏有巨大的恐龍。在2024年,香港漁護署公佈在東北部的無人荒島赤洲初次發現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專家初步鑑定,推斷牠是生活在白堊紀時期,性情溫馴和吃草的蜥腳類長頸龍。同時,亦因為這次發現,專家更推斷香港可能還存有更多的化石。

化石以外,赤洲的岩石故事也非常有趣,島上有一部分的岩石是紅色,一部分則是灰色。前者,因為含有豐富的鐵質,所以在形成岩石時經歷了氧化過程,加上當時的氣候環境極度炎熱和乾旱,亦加速了氧化,從而導致赤紅的顏色,也是島嶼名字的來源;而後者,則是由火山灰構成的凝灰岩。

|失落的珍珠養殖場
最後,香港除了是製香、小漁港、貿易港和製造業外,其實還有一段時間盛產珍珠,而「吐露港」也是因而得名。在照片中,可以看見一間石屋,那是從前的珍珠養殖場。時日過去,除了多了人工養殖珍珠外,還因為水質的變化,導致這行業在本地逐漸式微。

|屬於我們的大秘寶
這一趟航行感覺如何?你找到大秘寶了嗎?

可能,真正的大秘寶是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填補了這片土地在更久遠時代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一塊岩石的由來和過去的故事,讓我們更懂得自己從何而來。


P.S. 恐龍化石現於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庭院「恐龍會客室」展出。
P.S.2 若有機會前往赤洲或附近海域,千萬不要做貪心的小狗,讓自制力克制好奇心,切忽帶走任何石頭或化石,以防觸犯法例。
P.S.3 鬼手岩所在位置屬於地質公園的核心保護區,漁護署不建議登岸。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PO @p12_o2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