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菲林

經歷二戰之後,美國年輕人對社會規範感到迷失,亦對體制感到厭惡,這一代的人拒絕相信標準價值觀。不少人只要有一輛車,便催下油門,頭也不回的踏上公路旅行,希望在無拘無束的路途上,一邊解放自我的同時找到自己。他們,就是垮掉的一代。時間飛梭70多年,今天的我們又是怎樣活在體制之下? 攝影展《ON THE ROAD》策展人劉東佩喜歡以文學作品作為展覽發想,這次他挑選了嬉皮士年代Jack Kerouac的同名小說,由幾個年輕人公路浪蕩之旅尋找自我為理念,揀選了一系列來自香港、日本及法國攝影師的作品,也許我們也可以從這趟照片旅行中,重新思考心中糾結,沉澱出答案。 文:Hoiyan|攝:Jack Chu 路標的訊息 甫走進畫廊,地上一個不規則的菱形馬上映入眼簾,那是來自多媒體藝術家Risa Tsunegi的創作,策展人劉東佩說:「日本路上斑馬線、轉彎都有這個路標,提醒司機慢駛。」藝術家藉此寄喻,人們的生活也應放慢腳步,正如逛藝廊並不是一個任務,透過感受作品與攝影師交流才是重點。 聽說過,卻不曾親眼見過的老香港 從漁村時代開始,香港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城市,常吸引攝影師的青睞,成為他們鏡頭下的主角。在本地攝影師何藩、邱良、鍾文略以及法國攝影師Raymond Cauchetier的菲林底片下,剛填海後的觀塘、還有紐約戲院的銅鑼灣波斯富街、樹影婆娑的彌敦道等,都是很多人不曾親眼看過、感受過的香港,劉東佩笑言,一些年紀稍長的觀眾來看展覽,和他分享起舊日時光:「不是我策展就知得更多,他們真的經歷過那個時代,對我而言,這也是一個重新認識香港的途徑。」 銀鹽與鉑鈀金 展覽中,大部分照片為銀鹽沖印照片,亦有少量照片為鉑鈀金沖印,劉東佩分享:「銀鹽是一種感光材料,把它抹在照片上,所以能顯示影像。」不過,這樣沖印出來的照片的保存很考功夫,因表面的銀鹽有機會甩落,而鉑鈀金印相是一種特別的沖曬方法,劉東佩解釋:「不論鉑金還是鈀金都是惰性金屬,不會受一般光線和環境的影響,所以正常情況下都能保存得不錯。」  《ON THE ROAD》中有數張日本攝影師Takeshi Shikama作品,他原是一位書籍設計師,一次在森林中散步時突然想拍照,卻沒有相機。第二天,他再次回到森林,卻無法找回同一場照,便由此刻起彷如受到森林的召喚,開始走遍日本以至世界各地的森林。Takeshi Shikama展出的作品,都是採用鉑鈀金印相方法,把照片印在日本雁皮紙上,讓效果看起來比真實年份復古。 「在路上」的重點在旅程中 「On the road不一定是道路和車,而是一些旅程。」劉東佩說,整個展覽以「旅程」為主題,以法國攝影師Isabelle Boccon-Gibod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太陽城「與陽光玩遊戲」的作品為例,太陽城一式一樣的城市設計讓攝影師感到焦慮,而她手上即有一部即影即有,因為即影即有拍攝高溫對象時容易燒燶,她便追逐太陽拍攝了一系列的照片,故即影即有中的太陽都有一個小黑點,劉東佩解釋:「這稍為舒緩了她對這座城市的不安,我覺得也是一個頗有趣的旅程。」 而曾替不同雜誌、唱片拍照的攝影師Rensis Ho也有展出一張作品,攝於尼泊爾的木斯塘,相中只有一輛小小的汽車,車頭方向通向深山,就像是一個通往心靈深處的旅程。對於劉東佩而言,按照不同主題去閱讀照片會有不同感覺,不如就花半天時間,成為一位嬉皮士,出走一趟尋找自己的旅程吧! 攝影師: JAMES CHUNG|WILLY…

展覽   攝影   攝影展   ...

或許是文青的熱潮興起,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菲林攝影,學會享受慢活和感受生活。波蘭攝影師Bogdan Konopka一生熱愛菲林攝影,尤其喜愛在黑白照片中帶着神秘的平靜感,在《Darkness & Light》攝影展中可以欣賞到他不同系列、共26張黑白作品,當中部分照片更是他親自在黑白中以「接觸印相」(Contact Prints)製成的銀鹽照片。除此之外,攝影師還會在底片上進行刮劃、塗畫等創作,若對菲林攝影或沖曬照片有興趣,不妨到攝影展欣賞大師之作,同時捕捉靈感! Bogdan Konopka的攝影作品大部分以8×10吋或4×5吋的菲林大片幅相機拍攝,再以接觸印相沖曬成銀鹽照片,即菲林與相紙進行接觸印製,相紙上的影像完全是菲林底片的1:1,小小的影像讓觀眾不得不近距離欣賞,讓大家更易專注於相片中,尋找當中的細節。 對於戲劇性的畫面,Bogdan Konopka喜歡捕捉生活日常的瞬間、建築物的空間結構,加上其生平喜歡周遊列國,所以其拍攝題材及場景也非常豐富,觀眾也能透過其鏡頭看到不同城市的風景面貌。 《Darkness & Light》攝影展 日期:即日起至3月4日 時間:逢星期三至六2pm至7pm 地點:⿈⽵坑道56-60號怡華⼯業⼤廈8樓 The Loft

底片   攝影展   攝影師   ...

香港港鐵站內人潮擠擁,你可曾想過 —— 如果車廂內的人、月台上的人都不見了,曾經在地下鐵幻想可碰著那個「他」也消失了,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不用再行入點…… 這段路又會不會好過點? 在香港生活的攝影師 Christopher Button 在車站人潮褪去之際,拿起一部 Mamiya 7 中片幅相機,在沉靜的地下通道、走廊、樓梯間、逃生門前,拍下一幅幅熟悉又陌生的畫面。通勤時快步走過的角落,回復寂靜時彷似一條無盡的路,帶領我們走進一個迷宮,一直兜兜轉轉,離不開、出不去,反映了束縛著我們的新世界 — 變幻無常而且充滿限制。然而,即使感到落寞無助,我們還是慢慢學會欣然接受種種未知。 在 Button 鏡頭下畫面,對稱得來有點驚慄和詭異,相片以「不寒而慄」、「如夢」的氛圍見稱,全因他是驚世駭俗的已故電影大師 Stanley Kubrick 的 fans,受其影像風格影響,Button 的相片也可能帶些《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閃靈 The Shining》、《大開眼界 Eyes Wide Shut》和《2001 太空漫遊…

攝影   港鐵   菲林   

菲林近年再次成為熱潮,本地品牌推出的I’M Fine 一次性相機多次熱賣。不少人都大讚I’M Fine菲林的暖和色調,可惜並不獨立發售,用家想用這筒菲林便一定要買一次性相機。不過品牌最近決定獨立推出這筒菲林! NINM Lab見用戶都喜歡偏暖和的影像,決定推出 ISO 400 彩色負片菲林。以後不論你用哪一種菲林機,也可以入手這筒暖和色調的菲林,營造日系影像。未能回日本家鄉的日子,不妨用菲林相機發掘香港,也許沖曬照片時會有大驚喜。 不止菲林顏色高質素,連菲林的包裝也很美觀。菲林以白色為主調,再加上不同紅藍色調襯托,印上「業務用」字樣。簡潔設計十足日本出品的菲林品牌!ISO 400 135彩色負片—24 格,售價 $68 。你喜歡這筒菲林的效果嗎?

I'M Fine   菲林   菲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