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聖誕節

【單身狗盡搵另一半】 古語有云:我要初戀呀~😫 聖誕又過咗🎅🏻 聽日就倒數,過多兩個月就情人節! 我唔想再自己一個過啊!!!!!🥲 明明同Billy @lifebackpacker 一樣, 樣唔係差,着衫OK又幽默,👨🏻 點解玩咗咁耐app都仲係A0㗎? 不如就聽中大助理教授Sam陳力深分享交友app心法, 包保你情人節前出到pool!💕 (講笑~頂多出唔到介紹單身女同事俾你地識💛)    

交友app   倒數   初戀   ...

如果你還在煩惱要準備甚麼作聖誕節交換禮物,又對本地文創藝術情有獨鍾,那麼富德樓的一九九九☻秘密商店聯乘一九九九☻藝術空間舉辦的「PoPuP X’Mas Market Event」可能是眾Deadline Fighter的救命恩人了!整個活動集合了本地17個品牌和創作單位參展,包括有陶瓷、插畫、手作衣飾、紙品和公仔等創作產品,為摯友揀選一份獨一無二的聖誕禮物! 陶瓷作品方面,有Benny To、Chao Harn Kae、Chan Kung Chun、Lai Chan Kee、Toki Nashiki、Yoyo Yu & Hoilaam Tang及Ying Ceramic參展;公仔有Creature Collectors Club、dotdotdot及Hira Hira;插畫有dotdotdot、roomm1533、Pris Pong及The Pickled Paper;手工衣服品牌if.or__seeyou;飾物擺設則有lo_______mo、nisan studio及Yuk Kee。 富德樓是一幢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商住大廈,至今已有54年樓齡。在2003年進行翻新後,大業主得知本地藝術家難以尋找創作及活動空間,便以相宜價錢出租單位予藝術工作者使用。  一九九九☻ 秘密商店PoPuP…

市集   文創   禮物   ...

未到聖誕啊!明明是12月26日,明明是聖誕啊!我說的是俄羅斯聖誕節還未到,這個話題其實我已經寫過很多次,不過剛好又碰上聖誕,一定要應應節啦。 對於聖誕節的認知,大多數西方國家都會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但俄羅斯人的聖誕節和我們認知的並不一樣。俄羅斯人深受東正教文化影響,東正教會使用的是儒略曆,儒略曆比公曆遲兩星期,東正教聖誕節也因此比西方聖誕晚來。東正教的聖誕是儒略曆12月25日,但換成公曆已是1月7日。按照這個邏輯,東正教的新年就落在1月14日。 不只這樣,我們認知中的聖誕總會有穿著紅色套裝的聖誕老人,俄羅斯也有自己版本的「聖誕老人」。準確些來說,叫「嚴寒老爺爺」,相傳嚴寒老爺爺還有位助手,叫「雪姑娘」(Снегурочка) ,其實她是民間傳說的一位童話角色,她在寒冬裡會和老爺爺一起將祝福送給每家每戶。她穿著藍色和白色的大衣﹑帽子及手套,束著長長﹑金色的頭髮。每年聖誕節及新年,俄羅斯街頭會看見很多大人小朋友扮演雪姑娘。 民間傳說中的雪姑娘是用雪堆造而成,關於她的傳說有許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雪姑娘因為愛上一個牧羊人。但是,雪姑娘不知道什麼叫愛,不知道世間上何謂情,於是母親賜她愛人的能力。最後,墮入愛河的雪姑娘因為有了愛,心變得暖和起來,於是連身體都溶化了。有趣的是,俄羅斯不同地區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聖誕老公公,例如韃靼斯坦的「聖誕老人」和雅庫特的也不一樣。 東正教徒的聖誕節是1月7日,那麼12月25日,他們會做什麼?傳統上1月6日~7日晚,東正教徒會守夜並祈禱,也可以觀看直播,之後便會準備節日晚餐,菜單中包括甜粥﹑魚及餡餅等傳統食物。不過,近年已經越來越少人會在東正教聖誕節去教堂。也有些人會在西曆12月25日與朋友開派對及聚會,有俄羅斯人認為這個較像「湊熱鬧」,對他們來說的宗教意義不大。但隨著俄羅斯人接收西方文化越多,大家在12月25日到朋友家聚會及狂歡,已經很常見。其實,1917年俄國革命後,政府曾經禁止政府人員慶祝聖誕,不過如果東正教徒想唱聖誕歌,可以在家裡唱,亦可在教會內傳福音。 在我的認知中,大部分俄羅斯人都重視新年遠多於聖誕,他們會為新年添置新衣﹑新裝飾﹑家人的禮物等等,不過最重要的主角是樹。俄羅斯人會為新年添置樹,這棵樹其實與我們所知的聖誕樹差不多,不過主要用作慶祝新年之用,不少俄羅斯人還會特地到鄉郊地方買一棵真的新年樹回家擺放。同樣地,俄國革命後,布爾什維克在30年代開始,為蘇聯兒童組織新年派對Yolki(俄語中樅樹的意思),派對中會有俄版聖聖誕老人及雪姑娘表演,也會派發很多禮物給小朋友。這類型的活動在當時的蘇聯十分流行,有指因此「聖誕樹」就成為了蘇聯人的「新年樹」。那麼新年有什麼習俗及有趣的歷史?新年再說吧!

聖誕節總令小朋友快樂,尤其哈哈大笑、會四出派禮物的聖誕老人,更讓他們期待。但是意大利主教Antonio Stagliano,最近卻發出「沒有聖誕老人」的言論,更指穿紅色服裝的聖誕老人,源自可口可樂的商業宣傳,惹來大量家長不滿,直斥他摧毀了小朋友的幻想。為甚麼Antonio要說出這番話呢? 教會解釋,Antonio原意希望大家重新思考聖誕節的意義,無心破壞孩子童年。他本人亦澄清,本意希望分享聖誕老人原型「Saint Nicholas」的正面故事。 據說在西元3、4世紀,擔任主教的Saint Nicholas常援助貧窮家庭,向孩子派禮物,帶出慷慨和分享的重要性,這才是聖誕節核心意義。至現在,聖誕節常被批評過度商業化,因消費主義盛行,令聖誕節失去意義。 雖然主教已經道歉,教區亦已發道歉聲明,但有些家長仍然不接受這說法,認為Antonio破壞了聖誕氣氛,令小朋友對節日失去期望。  你又是在甚麼時候,發現「聖誕老人」的真相?

愛神也有苦惱,聖誕老人原來也一樣。挪威郵政公司 Posten 推出 LGBTQ 節日廣告《When Harry met Santa》,講述主角某年意外撞見到家中派送禮物的聖誕老人,自此兩人一見鍾情,相約在每年聖誕一期一會。無奈聖誕老人派禮物工作繁忙被迫「甩底」,讓主角孤單流淚,只能寫下「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給聖誕老人表明心意。最後,聖誕老人獲郵政公司「頂更」,準時赴約,兩人甜蜜相擁親吻,大團圓結局。 廣告除了致敬 1989 年美國電影《When Harry Met Sally…》,同時也藉這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來紀念明年,挪威同性戀合化 50 周年。郵政公司表示,「一切都與愛有關」,相信無論任何年齡、性別、宗教、性取向、種族,「每個人都應該感到受歡迎、被接納、看到和聽見。」相信他們已向世界寄出了一份溫暖的聖誕禮物。   《When Harry met Santa》完整版 ‣‣ https://youtu.be/tyQ6qD-u-J8   …

LGBTQ   挪威   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