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與UFO之父談廣東歌】夏韶聲自己影片自己剪 以電腦喻傳承 勉勵年輕音樂人打開耳朵衝出去
Danny Summer、夏韶聲,提起這位香港樂壇前輩,聯想起「空櫈」、「結他」、甚至「外星人」都不足為奇。但如果說,更合適的關鍵字可能是「樂隊」、「日本」、「電腦」,你又能否想到其中的關聯?一切,應該從他的名字說起。 UFO和香港搖滾之父 在成為「UFO之父」前,Danny早有「香港搖滾之父」的稱號。而Danny Summer這個名字,是80年代日本著名吉他手竹田和夫為他改。夏韶聲受竹田邀請加入樂隊「Creation」到日本演出,為了讓歌迷更易記得,他便成了Danny Summer。 這位首名獲邀到日本表演的香港音樂人,在訪問正式開始前提到,近年沒有脫離音樂,但更多時間是沉浸在不同的興趣當中 —— 包括剪片和畫漫畫。是的,年輕一輩對他的印象,相信離不開「外星人」,皆因他擁有自己的YouTube Channel,經常分享對宇宙生物的看法。Danny認真地說:「啲片真係我自己剪!」言談間更拋出幾個頗技術向的專有名詞,顯示自己對電腦的知識是「真材實料」,絕非吹水。 以電腦喻傳承 輕鬆過後,回到較為認真的題目。這次見面,是因為即將舉行的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主題是傳承,但甚麼是「傳承」?他以電腦作喻:「你買一部新機,基本嘢喺度,你要輸入programme去做你應該做嘅嘢,想做嘅嘢。」太玄?他補充:「即係我入咗啲programme入去,我學咗啲新嘅嘢,喺呢度創造自己嘅嘢。」 乍聽好像有點難明,加上實際例子,就會發現好到point。Danny表示,張國榮和梅艷芳在80年代極有代表性,堪稱經典,而在他們之前,亦有其他人為廣東歌奠下根基,例如帶起廣東歌熱潮的許冠傑。再向前追溯,有顧耶魯改編The Beatles的《Can't Buy Me Love》及《I Saw Her Standing There》成《行快啲啦》和《一心想玉人》,「呢個仁兄可以話係開廣東歌先河。」 香港流行文化曾影響東南亞 承傳就是一個文化,有人開始,「傳落來就有人跟住咁樣做,就做靚啲,去到張國榮梅艷芳嘅時候就再做靚啲,嗰陣時整個氣氛都係咁樣。」Danny憶述,那些年的香港流行文化,不只在香港流行,更影響東南亞不同地方,可謂舉足輕重。 他亦分享了70、80年代歌星走埠情況:「嗰陣佢哋唔係收鈔票,係收金條,地位崇高。」以音樂賺取收入,之後實現自己的夢想,「唔只出唱片,仲會搞舞台劇啦,你會感受到香港音樂文化幾咁發達幾咁好!」 打開耳朵衝出去 所以,活於2023年,要如何裝備自己?Danny語重深長:「今時今日嘅我哋,唔好閂咗耳仔,只係做自己嘢,吸收唔到外面嘅嘢,係衝唔到出去!」他希望年輕音樂人能夠對未來抱持想像:「音樂係個海,要知有幾深幾闊,加自己嘅料,有口碑,時間一路咁過,有人將來會承傳番你,做好你而家嘅嘢。」 Danny 4月底將出任戶外《聲‧影馬拉松》音樂會的表演嘉賓,不同歌手將會重新演繹經典廣東歌。Danny表示,很少在音樂會中翻唱別人的歌曲,這次為了貼合主題,將揀選為普羅大眾開創先河的粵語流行曲,見證香港的音樂旅程。 說到改編意念和技巧,先後推出五輯《諳》系列發燒天碟、以爵士樂重編廣東歌、五輯均有口皆碑的他表示:「要有呢個年代嘅氣息,同埋最緊要你本人去interpret,點樣將歌詞嘅意思,帶到另一番故事畀人聽。」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他口中如何能夠耳目一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城市出走】香港街道與建築 一次寫生與攝影之旅
香港雖然是一座小小的城市,不同角落也有獨特的風味,太子、深水埗可以看到香港的土根生活、港島一帶則看到英國殖民的影子,你有花時間好好細看嗎?今個週末,建築署舉辦了「城市寫生」工作坊,大家可以用不一樣的遊歷方式出走香港,利用手下的畫筆繪下自己心中獨一無二的香港。此外,這個工作坊還有專人指導,不論是大人小朋友也適合參加。 另外,喜歡攝影的朋友也不要錯過「疊影香港」城市留影活動,參加者可以領取一套9款印有不同年代的香港地標明信片,然後親身再到相片的地方一遊,再舉起明信片與實景合照,上載至社交媒體再標籤#公共建築25載、#PublicArchitecture25A,便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香港的不同面貌。 「城市寫生」工作坊(一) 日期:2月18日 時間:下午2時至4時45分 集合地點:港鐵中環站K出口 繪畫景點:展城館 「城市寫生」工作坊(二) 日期:2月19日 時間:下午2時至4時45分 集合地點:港鐵中環站K出口 繪畫景點:香港大會堂 明信片領取點:香港大會堂、展城館、元創方、綠在灣仔
虛擬實驗劇場《山海二零四玖》 虛實結合 新生代演員誤闖2049
《山海二零四玖》講述蚩尤一族戰敗黃帝後的世界,有人選擇忘記一切重新出發,有人希望捲土重來,他們欲尋覓絕地崑崙山另創新天地,過程中卻誤闖到-2049年的香港,經歷著意想不到的事情,從中找尋答案。 這套劇的一大賣點是打破傳統表演方式,結合虛擬實景體驗,透過虛擬世界與現實空間如平衡時空般的相互呼應,探討現實與虛擬的關係。演員方面,由一眾新生代面孔擔綱,夥拍《仔仔一堂》的陳昊霆參與演出。 劇目創作團隊亦有不同界別知名人士參與其中,導演陳家蔚是非牟利藝術團體「一與異作邦」創辦人,過往曾製作《轉念之間》、《溯回從之》、《尋找大象 》- 社區聲音地圖集等項目;美術指導洪忠傑為知名藝術家,研習中國書法、篆刻等東方媒介;編劇則由曾獲多個文學獎項的《藝文青》總編輯紅眼擔任。 紅眼表示,傳統劇場體驗,演出者和觀眾總是保持某個距離,今次是一個VR電影與實驗劇場互相結合的新嘗試,希望觀眾會感受到自己參與其中,「無論劇本或是整個創作團隊,我們都秉持某些信念,希望作品能夠觀照社會現實的一些面向,因此也更希望觀眾/參與者明白,當你參與其中,就已經是這個故事、歷史的一部份。」 劇場將於2023年1月31日至2月5日假葵青劇院演藝廳公演,共開十場。 劇目:《山海二零四玖》“Our Mountains & Seas 2049” 場次: 31.1-3.2.2023 (Tue-Fri) 8pm 3.2.2023 (Fri) 4pm 4.2.2023 (Sat) 7:30pm 4-5.2.2023 (Sat-Sun) 11:30am, 3:30pm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Black Box Theatre, Kwai Tsing Theatre 票價: HK$280/ 二人同行 HK$500 HK$140(高齡人士/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綜援受惠人士) 主辦:一與異作邦Star & Dust Collective 場地贊助: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購票:http://bit.ly/3D1jZIa
【當right moment到來】兒童向插畫家的改變和成長|專訪LIMITS Asian Championship冠軍Oh Mankee
當機會來臨,你會如何選擇?一位年少時愛看宮崎駿、美少女戰士,喜歡Kawaii的插畫家,以畫兒童向插畫為主要工作,偶然參加了全球首個數碼藝術極限挑戰賽LIMITS,最後成功打入亞洲挑戰賽總決賽並登上冠軍寶座,憑藉的除了純熟技巧,還有一絲衝動! 「HOKO-怒魂」 —— 取名自HOng KOng,傳說在四月的第十一天「木棉花日」出生
【戰將無雙】Kayan直擊《戰將無雙》綵排跟麥東學戲 Dee哥挑戰學舌鳥「華Dee」style演繹藺相如 用普通話講台詞有幾爆笑?
《廉頗藺相如列傳》大家睇得多,變成舞台劇你又睇過未?由Dee哥(何啟華)飾演嘅藺相如,加上袁富華飾演嘅廉頗,又會有啲咩火花? Kayan踩入佢哋嘅綵排後台,除咗跟麥東(麥沛東,飾繆賢)學做戲之外,仲預備咗一個小遊戲同Dee哥玩。 到底Dee哥會點樣用「華Dee」、「杜魯福」style去演繹藺相如? 《戰將無雙》 場地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場次 2022-10-14 ~ 10-16, 10-20 ~ 10-22 (8:00PM) 2022-10-15 ~ 10-16, 10-22 ~ 10-23 (3:00PM) 加開 2022-10-18 ~ 10-19 (8:00PM) 立即購票 https://bit.ly/3S173GC Follow 主持Kayan https://www.instagram.com/yipyn/ @Happy & Kayan
【《濁水漂流》《一念無明》你個套又叫咩名?】導演李駿碩、黃進都參加過 你準備好未?
//創作就像一場需要閉氣的深海冒險。挖得越深,氧氣越少,也越接近自己的內在。透過一步一步去蕪存菁,讓每一下反應都沿於直覺或本能,像溺水般或痛苦或窒息。然而,最瘋狂的點子卻往往在此時誕生。// — 第27屆ifva比賽公開組入圍導演盧煒麟 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已經來到第28屆,比賽一直被業界視為培育影像藝術創作新力軍的重要土壤。不少新晉導演,例如李駿碩、黃進等,正正是透過ifva比賽嶄露頭角。你,想成為下一個他們嗎? 導演李駿碩 |第24屆ifva比賽公開組銀獎|《吊吊揈》 「多謝香港,香港加油!」是李駿碩去年憑執導電影《濁水漂流》,奪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時的得獎感言。而在今屆金像獎,除了最佳編劇,《濁水漂流》也獲得新晉導演和最佳電影等11項提名。 李駿碩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是2018年講述誇性別的電影《翠絲》,他當時只有27歲。電影在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9項提名,包括最佳編劇及新晉導演。而為他奪得第24屆ifva比賽公開組銀獎的作品《吊吊揈》,就在第55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短片提名。 導演黃進|第18屆ifva比賽公開組金獎|《三月六日》 黃進曾參與警匪片《掃毒》的編劇工作,他導演及剪接作品《一念無明》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8項提名,包括最佳導演及最佳導演,黃進最後奪得新晉導演。另外,《一念無明》更代表香港角逐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演員岑珈其|第14屆ifva比賽青少年組金獎|《活在當下》 岑珈其2009年在導演麥曦茵的鼓勵下,借來一部攝錄機與十盒DV帶,把自己的生活拍下,為他帶來的不僅是人生第一個獎項 — ifva比賽青少年組金獎,他接受「無名事」訪問時更透露,這個奬令終日無所事事,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17歲邊青,重回正軌。無論是岑珈其近期擔正男主角的《緣路山旮旯》及電視劇《IT狗》,還是較早期的電影《點五步》、《金都》和《逆流大叔》等電影和電視劇,都見證着他多年來的進步和堅持。 導演歐文傑|第13屆ifva比賽公開組金獎|《聖誕禮物》 改遍3名香港頭號「賊王」事蹟的電影《樹大招風》是歐文傑的導演作品。電影榮獲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剪接。另外,他有份執導的電影《十年》也奪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 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設5個組別:公開組、青少年組、動畫組、媒體藝術組和亞洲新力量組。此外,本年度為虛擬實境(VR)作品設「VR特別獎」,鼓勵本地導演嘗試藉著VR 技術探索想像的空間,為影像及藝術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 有興趣參加嘅準導演們,記得10月6日下午6前,報名參加啦! 截止報名及交件日期: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香港時間下午六時正 報名及詳情:www.ifva.com/awards 查詢:ifva@hkac.org.hk / 2824 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