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角落】香港變了樣?用Google Map看我城的變遷
在一個地方身處其中久了,我們未必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地方的變化。ACOO用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帶你用十多秒,看看香港這幾個地方在十多年間,究竟經歷了些甚麼。 你還記得裕民坊是甚麼模樣的嗎? 你還記得西洋菜南街、鴨寮街佈滿招牌的畫面嗎? 你還記得銅鑼灣SOGO招牌還是寫上日文名的樣子嗎? 站在同一條街道,在同一個角落仰望同一片天空,我們控制不到時間的流逝,掌握不到將來的變遷,但我們還是可以好好記住這片土地的一點一滴。 設計:Kayan @yipy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前世今生】 銅鑼灣利舞臺曾集紅館、戲院、戲曲中心於一身? 建築糅合中西設計
大家或許不時去銅鑼灣的利舞臺廣場行街購物,但你又認識它的前世今生嗎? 利舞臺曾經是香港十分著名的戲院,專門用作粵劇、歌劇及演唱會等活動的表演場地。利舞臺由一名法國工程師設計,以19世紀末法國和意大利式歌劇院的設計為藍本,以大理石建成圓拱形頂,正門及側面建有簷蓬,內部則輔以中式裝飾。另外,舞臺可作360度旋轉以及自動轉換佈景,是這種舞臺技術的先驅。 利舞臺曾星光熠熠,不少盛事都在此舉辦。早期有關德興的新大陸粵劇團演出,及後成為不少著名歌手的殿堂,包括羅文、鄧麗君、甄妮及汪明荃。至七、八十年代,香港小姐的決賽幾乎每屆都在利舞臺舉行,而1976年的環球小姐比賽同樣選址這裡。 華麗的舞台終有落幕一天。1991年,希慎興業以4億5千萬向利氏家族購入利舞臺地皮,原址改建成利舞臺廣場。建築雖已失去昔日輝煌,卻為不少人周末消閒購物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