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如果愛情是一趟駛向未知的列車,人類歷史是一則黑猩猩寫的暗黑童話,而道德是一場你我被逼參與的思辨? 再構造劇場的藝術總監、首位華人榮獲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獎的甄拔濤,聯同兩位新晉劇場創作者徐梓晴與毛曉珊,一同遠赴德國參與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的「柏林戲劇節」,並汲取靈感。三人最後均選定一本書為起點: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以及《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哈佛名醫教你如何看人、怎樣自保!》,築起三部原創讀劇作品。 是次製作更邀得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朱啟軒執導,劇目以輪換形式上演,每場均呈現兩種不同風景,帶你潛入人性最深邃之地。 1.《九個分手場景》 編導:甄拔濤 「下一站,冷靜期 。請先讓不合適的對象下車。」 這是一趟駛向愛情終站的列車,途經邂逅、熱戀與隔閡。編導甄拔濤以細膩筆觸,勾勒由二十歲到七十歲的九種感情生態,在都市的聲景中,書寫一部關於分手與記憶的廿一世紀《戀人絮語》。   2.《當黑猩猩開始講故事》 編劇:徐梓晴|導演:朱啟軒 「一個牢籠,四隻猩猩,日復一日地進行講故事訓練。」 憑藉想像力,人類編織出共同的故事,發展成今日的社會。當猩猩掌握這種能力,變得比人類更像人類,『從此以後』的結局,將由誰來書寫? 此劇藉四隻猩猩的進化實驗,反思「金錢」、「宗教」等概念的虛構本質。當牠們變得比人類更像人類,一場物種間的殘殺即將上演。   3.《布iography》 策劃:毛曉珊|導演:劉嘉盈 編作演出:陳家恩、劉嘉盈、梁健聰、毛曉珊、黃灝鈿、葉澍欣 (你將被逼加入) 一場贏咗99.9%當地人認證的腦洞盛宴─ 改編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經典《卡拉爾寡婦的槍》,深入西班牙內戰亂局。漁婦堅守和平主義,欲護子免於戰火,卻因一事親執武器。 菩提葉、麵粉、風沙─勾勒戰爭殞地儀式, 叩問自由意志何去何從? 一場關於個人與集體,以及拷問人性的激烈辯論。即使只在日常小事中,誰還能置身事外?   演出資訊 📅 日期及場次: 10月10日 (五) 20:00:《九個分手場景》及《當黑猩猩開始講故事》|嘉賓:李康廷(四哥)@好青年荼毒室 @corrupttheyouth 10月11日 (六) 20:00:《布iography》及《九個分手場景》|嘉賓:Middle @ mid810  10月12日 (日) 15:00:《當黑猩猩開始講故事》及《布iography》|嘉賓:Kingston盧宜敬   📍地點:東九文化中心T2劇場 💰票價:正價 $170 (設學生及書店優惠) * 每場演出後均設嘉賓對談,深入揭開文本背後的「再構造」哲學。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踏入初秋,是時候為生活注入滿滿的藝術養分!從盛唐古蹟、音樂會到節慶活動,我們為你整理了城中藝文活動。立即向下滑動,尋找你的心頭好。 #展覽 【身臨夢境:1950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在沉浸式體驗風靡全球的今天,你可曾想過它的根源?M+博物館最新特別展覽「身臨夢境」,將帶你回到源頭,探索由女性藝術先驅開創的「環境藝術」。 展覽將展出多位來自亞洲、歐美等地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有別於一般觀展,你將親身走進這些經悉心研究、以原作尺寸重建的藝術環境之中,透過穿梭、觸摸、感受光影與聲音,體驗藝術最原始的沉浸感。 日期:2025年9月20日 至 2026年1月18日 時間: 星期二至四、六及日:10:00–18:00 星期五:10:00–22:00 (星期一休館) 地點: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 二樓西展廳 註:此為特別展覽,詳情請留意官方購票資訊。 【召喚無形—中部非洲藝術展】 藝術如何成為通往無形世界的橋樑?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呈獻「召喚:無形世界的視覺之旅」,引領觀眾深入中非豐富的文化遺產與精神腹地。 展覽將帶領公眾透過多感官媒界,探索被遺忘的中部非洲藝術世界,遊走於近200件來自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中部非洲藝術品之間。這批藝術品的歷史跨度相對較短,不但反映了藝術界對這些瑰寶長久以來的忽視,更展示出殖民主義對非洲文化的影響。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場與古老靈魂的對話,邀請你沉浸其中。 日期:即日 至 2025年9月28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0:00-19: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九龍塘達之路) 註:可先到城大網站預約,或現場登記 【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 在中國歷史的璀璨蒼穹中,何以唐代(618-907年)能輝耀千古?是詩詞歌賦、海納百川,還是萬里通途? 這場展覽將帶你回到那個極為璀璨的唐朝,感受其開放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時代特色。展覽分為八個單元,從營建宏偉都城、重現長安多彩生活,到聚焦文人風雅與登峰造極的工藝,多角度呈現大唐盛世。展品匯聚內地十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共28間文博機構,與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藏品,共展出298件/套文物,當中更包括29件/套香港出土的重要唐朝文物,力證香港曾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近期展覽更設珍藏版四色印章蓋章點,只需在兩個展廳集齊四個蓋章點,便可獲得有趣明信片一張! 日期:即日 至 12月31日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專題展覽廳及一樓 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10:00-18: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聖誕前夕:10:00-17:00   #藝術  【SurrealHK《超現實香港:城市新映》】 如果香港的日常風景變得超現實,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為慶祝酒店十周年,香港康得思酒店「藝術之旅」系列特別呈獻,聯乘本地數碼藝術家 Tommy Fung 的創意平台 @SurrealHK,帶來《超現實香港:城市新映》作品分享。 是次活動將展出15幅 SurrealHK 的標誌性作品,將香港繁華的街道、天際線與文化地標,重新演繹為充滿奇思妙想且發人深省的視覺敘事。藝術家透過作品邀請觀眾反思都市生活表象下的深層內涵,從日常熟悉的風景中發掘不平凡的視角。 日期: 即日 至 10月31日 地點: 香港康得思酒店與朗豪坊連接天橋   #音樂  【放空音樂聚 ─ 奏響未來】 暑假結束,需要一個週末好好放空?大館「放空音樂聚」以耳目一新的本地音樂與輕鬆自在的氛圍,陪伴你在悠長假期後的第一個週末,發掘本地新聲音。 由資深音樂製作人龍植池策劃,「奏響未來」將一連三日聚集多位本地新生代音樂人,呈獻 lo-fi、dream pop、post-rock 等多元聲音。活動無須購票,不設圍欄,讓你在開放的空間中享受純粹的音樂,與 R&B 歌手 OJ Reambillo、lo-fi 組合 ROSEMANCES、post-rock 樂隊 Wing It Dawn,以及唱作人 Joya 和 CHANCHARLIE 等音樂人零距離交流。 日期及演出陣容: 9月5日

3D投影   ACOOPick   M+博物館   ...

這大概就是今年最難解釋的音樂組合:一個說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寫什麼的柏克萊音樂學院高材生,一個自稱在找尋內心安靜時刻卻把舞台搞得超High的嘻哈才女。8月26日,兩位極少公開演出的台灣音樂人,要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玩一場沒有劇本的音樂遊戲。 |陳嫺靜:打破框架的非典型嘻哈少女 「在相處時有時像個旁聽生在考場上乾瞪眼,有時又和大家完全融為一體。」從政大校園到金鐘獎舞台,陳嫺靜用她的方式證明:音樂不需要被框住。 2018年在政大黑人音樂社初試啼聲,推出首作《有人責備我們不夠深入》後,她的音樂就在StreetVoice等平台引起廣大迴響。從政大黑人音樂社出發,她的音樂一直圍繞著「與人相處」這個永恆命題:與朋友、與家人、與音樂之間的關係,都成為她創作的養分。和鄭宜農、何欣穗的跨界合作,以及以《得意的一天A no is a no》獲得金鐘獎「戲劇原創歌曲獎」,都印證了她獨特的音樂實力。 今年推出的最新專輯《如果每天都可以 happy happy 誰想要sad:*))》,更完美呈現她突破自我的音樂實力。想認識她?她建議從《New Notes》開始。但小心,你可能會迷失在她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的音樂世界。   |雲端司機:用隨性創造經典的音樂鬼才 「我每次寫歌都很少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從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的雲端司機,創作時卻像個叛逆的孩子。但正是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態度,讓他的音樂充滿了無法預想的驚喜。 2016年以「雲端司機」之名出道(名字起源於將作品上傳雲端硬碟時靈機一動),他的音樂橫跨indie pop、city pop到R&B,從《低成本專輯》到《SUNNY AFTERNOON》,更曾榮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和金音獎「最佳專輯獎」。他的每張作品都展現出獨特的復古情懷與現代感,又帶有超脫現實的迷幻感。他曾更為李友廷、熊仔、ZENBØ、Leo王等知名歌手擔任製作人,展現其多變且自如的創作與製作實力。 |當兩個靈魂相撞:一場創意的談判戰 「你會被他感染、在談判中逐漸迷失自我,但又覺得:哪有什麼關係!that's the fun part。」陳嫺靜這樣形容與雲端司機的合作(他們形容為談判)。在他的工作室裡,兩人像在玩一場沒有規則的遊戲,最後卻意外創造了完美的化學反應。而雲端司機則這樣形容:「我覺得我超不會談判的⋯⋯我覺得比較像是兩個人在搶方向盤。」 這次的香港演出,他們不只要融合各自的音樂,還找來重量級樂手:洪晨的bass、以哲的鋼琴、雷擎的鼓。「我們不是分開的拼盤表演,而是融合在一起,」陳嫺靜說。至於雲端司機?他說要全程用廣東話交流,這大概會是給香港樂迷最特別的驚喜。 【陳嫺靜 Hsien Ching X 雲端司機 CLOUDRIVER:香港夏日高峰會 Summer Summit】 日期 Date:26 AUG 2025 (TUE) 時間 Time:20:00 地點 Venue:The Box, Freespace, WestK Photo Credit : 梁悠 Liang Yu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COOPick   freespace   Summer Summit   ...

人們常說,生與死只得一線之隔。我們害怕面對、習慣迴避死亡話題,卻往往忘記了告別也是一門藝術。 2023年香港舞蹈年獎「白朗唐新晉編舞」及2024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舞蹈)得主曾稑宸,潛心五年,以廣東傳統「破地獄」儀式為基礎,聯同四位韓國舞者,將東方靈魂觀融入當代舞蹈語彙,在舞台上展開一場跨越生死界線的靈魂之旅。舞台上將以最純粹的肢體語言,帶領觀眾走進另一個維度的生死探索。 《破地獄》韓國篇|當代舞蹈劇場 📅 26.9.2025 晚上8時|27.9.2025 下午3時、晚上8時|28.9.2025 下午3時 📍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票價:$320(不設劃位) 購票連結:https://www.art-mate.net/doc/86523   加料節目: 《破地獄》韓國篇公開綵排 📅21.8.2025 晚上7時 📍逸東酒店Anita 由編舞家獨家展演精選片段,設有創作分享及問答環節   「艱辛織地獄」創作分享會 📅21.8.2025 晚上8時 📍逸東酒店Kino 與創作團隊一同探索五年研究歷程,細味當中的生死哲思   費用全免 報名連結:https://www.eventbrite.hk/e/1584960111359?aff=oddtdtcreator   @laboraterryarts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誰說暑假只能旅遊?今年八月,從國際級音樂演出到跨界藝術展覽,從創新劇場製作到沉浸式文化體驗,一系列精彩的文化盛宴正等待發掘。無論是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還是科技與藝術的創新結合,每個活動都展現香港作為文化樞紐的獨特魅力,讓我們在藝術與創意的激盪中,發現城市的另一種溫度。 #音樂 |香港夏日高峰會 Summer Summit:陳嫺靜 Hsien Ching X 雲端司機 CLOUDRIVER 首次來港的台灣人氣歌手陳嫺靜 Hsien Ching與金曲獎得主雲端司機 CLOUDRIVER aka 李權哲攜手呈獻一場前所未見的音樂盛宴。這場史無前例的跨界合作,結合陳嫺靜獨特的「非典型嘻哈」風格與李權哲充滿復古靈魂的R&B創作,勢必為香港樂迷帶來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 日期:8月26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更多:@clouddriver_ @philtrum_1998 |M+夜不同:祝君安好 M+全新夜間活動以「祝君安好」為題,呈獻多元藝術體驗。音樂方面,香港創作歌手馮允謙將帶來細膩的流行曲演繹,Room307以Neo Cantopop風格融合懷舊與電子元素,SPORA則以電影感十足的電子音樂營造沉浸體驗。 同場設有PUZZLEMAN & Alba帶來的手指鼓 × 瑜珈體驗,以及由陶藝家李穎儀主理的陶藝工作坊,讓訪客在藝術中沉澱心靈。活動當晚10時30分前可自由參觀全館展覽,享受不一樣的博物館夜晚。 日期:9月5日 時間:晚上7時至午夜12時 地點:M+博物館 更多:@mplusmuseum |西九夜延場 西九茶館劇場打造原創港式卡巴萊(Cabaret)演出,8月將呈獻兩場精彩表演: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得主謝雅兒聯同劇場編導鄧世昌,以音樂訴說街頭表演者的故事;南非藝術家MsLolo及本地音樂人譚立辰則帶來融合非洲傳統與本地文化的音樂劇場。 日期:8月18至19日 時間:晚上8時30分 地點:戲曲中心茶館劇場 更多:@westk.hk |飛躍演奏爵士系列:New Jazz Underground 由西九演藝與林肯中心爵士樂合作的爵士系列,邀得新世代爵士三人組New Jazz Underground來港演出。三位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生將帶來融合爵士、hip-hop與非裔古巴音樂等元素的創新演出,展現當代爵士新風貌。 日期:8月26至27日 時間:晚上7時、9時 地點:戲曲中心茶館劇場 |港澳爵士小巡演 知名爵士樂藝術家雷柏熹(Patrick Lui)聯同日本爵士小提琴家牧山純子,展開為期五日的港澳巡演。是次小巡演將走訪多個特色小型場地,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爵士樂的即興魅力,展現香港多元的爵士音樂文化。 日期:8月13日至22日 更多:@patrickluimusic #表演藝術 |《天堂隔壁是瘋人院》 改編自中國著名劇作家喻榮軍的經典黑色喜劇,自其首演以來,以其獨特的荒誕幽默和深刻的社會批判備受讚譽,是次由中英劇團打造全新粵語版本。故事發生在一所瘋人院內,透過四位「瘋子」的荒誕故事,以幽默手法探討正常與瘋狂的界線,映照當代社會的種種荒謬。 陣容方面,特別邀請第三十三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得主許晉邦擔綱演出,聯同駐團演員尹溥程、文愷霖、劉仲軒及白清瑩,共同打造一個笑中帶淚的瘋狂舞台。 日期:8月22日至31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更多:@chungyingtheatre #歷史展覽 |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首度合作,帶來香港首個全面呈現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展覽。展覽中,展出逾百件珍品,包括繪畫、珠寶、建築構件、兵器、紡織品等,全面展現16至17世紀莫臥兒王朝的藝術巔峰。展覽特設沉浸式泰姬陵數碼展區,更邀請香港藝術家蕭國健團隊創作壁畫,將莫臥兒與香港建築藝術元素互相交融。 此外,是次展覽設有導賞團、工作坊及專題講座等,讓觀眾以多種方式探索這段輝煌的藝術歷史。 日期:即日至2026年2月23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8 更多:@hongkongpalacemuseum #藝術展覽 |《金政基:無盡線條之旅》 韓國傳奇漫畫家金政基首次在港舉辦大型回顧展,展出超過二百件珍貴原作,包括漫畫手稿、插畫與素描。是次展覽不僅展出其標誌性的即席巨幅繪畫,更完整展現這位藝術家自由奔放的創作軌跡。 日期:8月14日至31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更多:@kimjunggius @comixhomebase |《WES ANDERSON世界美學展覽》 鬼才導演Wes Anderson獨特的美學世界首度登陸香港,展覽以1:1重現《布達佩斯大酒店》經典場景,並展出200多幅充滿Anderson風格的環球攝影作品。此外,更特別設置的香港特色區,從嶄新角度展現本地建築的詩意與美感。 日期:即日至9月14日 地點1:南豐紗廠|地下紗廠坊、一樓中庭、M層M01D房、M層M01E房 地點2:AIRSIDE|3樓318號舖 更多:@themillshk @airsidehk #藝術科技體驗 |故宮文化藝術新體驗:《康熙夢遊紫禁城》 為慶祝故宮博物院成立百年,這齣別開生面的兒童藝術科技劇場,將帶領觀眾走進一段穿越時空的奇幻旅程。故事以年幼的康熙為引,透過創新的舞台設計與沉浸式影像技術,揭開紫禁城建築中蘊藏的文化密碼。演出融合音樂、互動裝置與多媒體效果,讓觀眾親身感受中華建築智慧的瑰麗之美。 日期:8月27至31日 地點:元朗劇院演藝廳 更多:@zuni_icosahedron |《故宮36500時空》藝術科技展覽 與劇場演出相輔相成的展覽,以創新的藝術科技重現紫禁城的建築奧秘。展場打造成立體「九宮」空間,運用互動裝置展現中軸線、十二地支時辰等傳統設計概念。觀眾可透過沉浸式體驗,領略古人智慧如何將天地、時間、空間融為一體。展覽設計兼具趣味與教育意義,適合闔家同遊。 日期:8月28日至9月7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 #閱讀 |中電鐘樓文化館:鐘樓歲「閱」 這座見證香港電力發展的百年建築中電鐘樓文化館,今夏化身成充滿書香的文化空間,特別策劃了五個別具特色的活動,讓大小朋友在清涼環境中,細味香港的建築之美與能源故事。 1/ 光影藝術裝置展 設置魔法濾鏡,讓參觀者發掘鐘樓的「小秘密」,同場展出三組光影藝術裝置,呈現鐘樓的標誌性建築特色,包括紅釉飾紋瓷磚外觀、木框玻璃大門及透光玻璃飾磚窗戶。 2/ 建築師導賞團 由保育建築師親自帶領,探索鐘樓各個角落,包括透光天井、中央樓梯等,細說修復過程的趣聞軼事。 3/ 「超人中中故事互動劇場」 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教導環保節能知識,設有見面會環節。 4/ 「書送快樂」舊書回收活動 特設巨型書本造型捐書箱,收集品質良好的舊書,工具書、教科書、小說及漫畫除外,詳情可向工作人員查詢。 5/ 互動圖書角 館內擺放多本與中電發展、鐘樓歷史、環境及能源相關的精選書籍,歡迎現場閱讀。 6/ 互動遊戲獎賞 完成尋寶遊戲並追蹤中電鍾樓文化館IG @clpulsehk,即有機會獲得限定版文件夾。 日期:即日至9月28日 地點:中電鐘樓文化館(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147號) 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需要預先報名 備注:建議參加導賞團及故事劇場的訪客提早15分鐘到達 更多:@clpulsehk |界限書店新書:《閒》、《時間跨不過洞兒》、《贖罪之泉》 1/ 《閒》|作者:趙曉彤 一本探索都市生活美學的散文集,作者以溫柔筆觸書寫生活中的閒適時光,從寫作、休息、社區到快樂,每個題材都迴盪著深切的生活思考。文字細膩優雅,為讀者在繁忙中開闢一方靜謐天地。 2/ 《時間跨不過洞兒》|作者:潘國靈 收錄2013-2025年詩作,是一場穿越時光的詩意對話。每首詩都像時間支流中的獨白,細膩捕捉生命中稍縱即逝的感動。字裡行間流露對生命的深刻體悟,展現了作者作為小說家外的另一面向。 3/ 《贖罪之泉》|作者:蘇婉雯 以九十年代香港為背景的懸疑小說,一宗少女失蹤案牽出十年前未竟的審判。作者透過細膩的心理描寫,探問真相與沉默的邊界,以及人如何在無法被原諒的處境中尋求救贖。 更多:@boundary.bookstore #科技展覽 |香港電腦通訊節2025 香港電腦通訊節是全港最大規模電腦及科技展覽,今年以以「AI無界,商機無限」為主題,設有AI及數碼轉型專區、智慧校園展示、5G及綠色科技生活館等。首2000名旅客更可獲贈100元消費券,場內設300萬元消費券回贈。 日期:8月22至25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更多:@hkccfexpo -------------------- In ACOO, you

每一個音符,都能觸動人心;每一次救援,都希望能拯救生命。在全球各地,仍有很多人面對戰亂、疫症和天災的威脅。作為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一直堅守崗位,目前正在為70多個國家的傷病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今個夏天,無國界醫生成為《PURDORI呈獻 拉闊音樂會 惑星•夏 林峯x鄧麗欣x張繼聰》的受惠慈善機構,音樂會邀請到歌手林峯、鄧麗欣和張繼聰獻唱,以音樂為橋,一起支持人道救援工作。 捐款支持無國界醫生工作,即有機會得到拉闊音樂會門票兩張 拉闊音樂會特別預留500張門票,每捐款$200支持無國界醫生的前線救援工作,便有機會獲得2張拉闊音樂會門票(部分門票或為不相連座位)。此外,參加者可透過多次捐款增加中籤機會,每位參加者最多可獲贈兩張門票。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8月10日晚上11時59分 名額:250個(若參與人數超額,將於8月14日以電腦隨機抽籤) 結果公佈:8月15日於活動網站公佈,得獎者將獲電郵通知 立即參加:https://bit.ly/3TMlySc 《PURDORI呈獻:拉闊音樂會 惑星.夏 林峯x鄧麗欣x張繼聰》 日期:8月30日 時間:晚上7時 地點:亞洲國際博覽館AsiaWorld Arena ▪️是次活動所有捐款將全數用於支持無國界醫生的緊急醫療救援工作。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ACOOPick   MSFHK   叱咤903   ...

科技日新月異,無人機送外賣、全自動駕駛,甚至機械人技術,全都正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可能某天生活變得如科幻電影一樣,超出我們的想像。回到今天,科技和環保設計亦已慢慢應用到現代都市規劃中,從低碳社區到AI能源管理平台,重塑人們的生活空間。 「人城共生:宜居空間的創與造」展覽以10個精心設計的互動展區,包括體驗展區、遊戲展區和藝術展區,邀請參觀者親身體驗宜居空間的設計。從270度沉浸式投影到AR街市模型,從限時拼圖挑戰到未來城市創作區,每個部分都能展示建造宜居空間的學問,以及如何翻新設施以回應不斷變化的社區需求。如果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想像,絕不能錯過這次展覽!全方位互動展覽,細味科技與設計如何在我們共同的城市記憶中,編織出更宜居、更智能的生活藍圖,讓社區的美好持續延伸。 #體驗展區 1/ 沉浸宜居小確幸 ▪︎ 在 270 度沉浸體驗區中,訪客彷彿置身於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場景,感受可能被你忽略了的生活小確幸,這會是你的宜居生活嗎? 2/ 鮮活街市 ▪︎「街市大變身」打卡區 模擬街市檔口「靚仔海鮮」及「企理蔬果」場景,打卡之餘,亦可近距離探索街市變美的竅妙。觀眾亦可與AI檔主對話,了解街市現代化的故事。 ▪︎「街市解構 睇通睇透」 透過觀察街市微縮模型及AR濾鏡,看看街市革新的10大巧思,包括乾濕分離、防滑地磚及排水系統、完善空調通風系統、多元電子支付方案,以及環保節能新概念等,體現了把傳統街市打造成社區核心,重新凝聚街坊情誼,吸引新一代參與傳統市集文化。 3/ 節能科技體驗區 ▪︎ 利用智能科技建設低碳社區,設有四大互動場景:「人車智」體驗動態照明及智慧泊車系統;「冬暖夏涼」比較隔熱玻璃的節能效果;「智能睇水」模擬防洪監測系統;而「節能IoT」了解AI如何應用於物業能源管理。 4/ 活化社區尋寶圖 ▪︎ 以3D立體城市模型及AR技術呈現具代表性的資產提升項目,展現如何透過「生活美學」、「社群互動」及「以人為本」三大原則,建設因應當區特色和社群需要而度身構建的社區聚腳地,包括天水圍T Town、啟田商場、T.O.P以及黃大仙中心等,讓觀眾可深入了解不同商場的發展故事。 5/ 社區愛匯聚 ▪︎ 領展「愛・匯聚計劃」是領展的旗艦慈善及社區參與項目,自2013年起,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心聲之窗」以3D動畫分享受惠人士的真實故事;「生態跳島觀測站」則展示了動態藝術裝置,裝置內的蝴蝶由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義工以廢棄鋁罐製成,讓公眾學習蝴蝶冷知識,並介紹10個領展商場蝴蝶園如何建構生態跳島網絡。 #互動遊戲展區 1/ 拼圖挑戰:新舊大比拼 ▪︎ 限時60秒內完成拼圖挑戰,以舊照片對照,由挑戰者重組出該地方翻新後的模樣,親身體驗這些地方的轉變歷程。 2/ 投籃挑戰:誰是神射手 ▪︎ 以動態感應器模擬投籃體驗,背景設計為領展翻新後的籃球場,讓玩家挑戰虛擬籃球機,完成後便知道自己到底是「籃球初哥」抑或是「王牌神射手」。 #藝術展區 1/ 畫廊 — 重構城市想像 ▪︎ 由三位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詮釋「未來城市」,如英國藝術家Emily Allchurch以數位拼貼展現城市活力,本地藝術家馮捲雪和陸海敏則以版畫及剪紙,呈現她們心目中理想社區的面貌。 2/ 畫好未來:共創社區藍圖 ▪︎ 創造宜居空間,需要匯聚眾人的智慧與力量。觀眾可發揮創意,在畫紙上繪畫心目中的理想社區,再將作品掃描至投影牆,與其他觀眾分享你的構想。在這裏,人人都是社區設計師。透過繪畫,共同勾劃未來的藍圖。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人城共生:宜居空間的創與造」展覽 日期:由即日起每天開放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6時30分 最後入場時間:晚上6時 地點:樂富廣場A區3樓 詳情:https://bit.ly/4nVD7wI

ACOOPick   商場   展覽   ...

藝術是跨越時空的語言。當代視覺藝術、傳統文化瑰寶、社區創作及紀實、電影藝術——2025夏季,香港以多重文化藝術語言,訴說城市的溫度與活力。 #新書推介 【《不如問阿婆》、《拾荒的人: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 《不如問阿婆》集結20位人生智者的生命故事,從初戀到同性戀、從生命困惑到接受衰老,一字一句都滲透著「過來人」的睿智。老正工作室將長者的生命經驗轉化成一扇扇心靈之門,邀請讀者一探不同的人生可能。 《拾荒的人: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是香港首本拾荒者紀實,透過深入訪談及多角度研究,揭示這群城市邊緣人的真實生活。書中不只探討貧窮議題,更從歷史脈絡和國際視野,細味這些默默支撐城市運作的無名英雄。 #活動 【Arts to Hearts表達藝術節】 你的「家」是甚麼模樣?是床鋪的溫暖,貓咪的叫聲,還是獅子山的輪廓?灣仔夏誌特別呈獻「Arts to Hearts表達藝術節」,邀請你用藝術探索內心最安穩的歸屬。 7月11日|《家的表述》藝術工作坊 在表達藝術治療師引導下,將心中的「家」化作符號、色彩與線條。每位參加者可創作兩幅迷你畫作:一幅隨身攜帶,一幅將遠赴大阪世博展出,讓香港人對「家」的情感躍上國際舞台。 親子場:16:00-17:00 公眾場:18:00-19:00 7月12日|《Calling》音樂療癒之夜 以音樂喚醒心靈共鳴,盧巧音、小兵、Key to Madness將帶來觸動心弦的演出。參加者可在演前工作坊創作,音樂會中更可將感動化為文字圖像,與表演者展開藝術對話。 工作坊:17:00-18:00 音樂會:18:30-20:15   地點:灣仔海濱活動空間(鴻興道3號,近灣仔碼頭) 費用:免費 *參加工作坊者可優先入座音樂會   #展覽 【Joan Cornellà 香港個人作品展 2025】 全球知名的西班牙藝術家Joan Cornellà將在香港舉辦個人作品展,以其標誌性的詭異微笑和獨特的黑色幽默,展現當代社會的荒謬與諷刺。展覽將展出一系列新作及經典作品,讓觀眾一探這位藝術家充滿爭議性卻引人深思的創作世界。 日期:2025年7月11至27日 地點:藝穗會(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二號)   【轉角:《大角咀好釉》|廢物重生的社區藝術】 大角咀,這片曾以五金製造業聞名的土地,至今仍保留著傳統工藝的氣息。從洪聖廟到新潮咖啡店,新舊交織的街區風景訴說著社區的蛻變。「轉角:《大角咀好釉》」展覽將咖啡渣、衣紙灰、金屬碎片等社區廢料,轉化為獨特的本土釉藥,創作出富有故事的陶瓷作品。展覽重點包括以多種釉藥製作的小型座椅,以及三件象徵工藝、信仰與轉化的雕塑作品,呈現社區獨有的文化特色。 日期:即日 至8月8日 時間:10:00-21:00 地點:奧海城2期露天廣場《城市生活所》   【夢幻敦煌:重現敦煌大美之境】 敦煌研究所與香港大學及少雪齋合辦展覽,在港大圖書館呈現敦煌洞窟的絕美藝術。最矚目的是1:1還原的莫高窟第45窟,佔地25平方米,高近5米,完整呈現唐代壁畫及七具彩塑造像! 最矚目的是1:1還原的莫高窟第45窟,佔地25平方米,高近5米,完整呈現唐代壁畫及七具彩塑造像。三樓「悠遊淨土」展區更以數位藝術呈現敦煌飛天,並設有10個藻井燈箱,讓觀眾躺臥欣賞。 日期:2025年6月7日至9月7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 8:30-21:00;星期六 9:30-17:00 地點:香港大學圖書館1至3樓 費用:免費 休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天方奇毯展:伊斯蘭藝術的絕代風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次呈獻伊斯蘭世界的藝術瑰寶!展覽薈萃90件珍貴文物,當中15幅古代地毯更是稀世珍品:薩法維王朝450年前贈予威尼斯總督的「打獵」圖地毯,海得拉巴皇室16米長的凱沃基安地毯,每一件都訴說著精湛工藝與文明交織的動人故事。 展覽特別以數碼技術重現大馬士革廳的精緻奢華,讓觀眾親歷鄂圖曼時期的高雅生活。現場設有AR飛氈拍照、「魔毯大冒險」親子路線等互動體驗,邀您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藝術之旅。 展期:2025年6月18日至10月6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 更多資訊請到 @hongkongpalacemuseum    #藝術節 【動漫藝術節2025|20週年誌慶】 香港動漫基地喜迎20週年!「動漫藝術節2025」將以超過60位本地漫畫及插畫家作品、韓國大師金政基個展等精彩內容,全方位展現漫畫藝術的獨特魅力。活動更設有快閃藝術商店、限定週邊商品、工作坊等互動環節,與大家一同慶祝這個重要里程碑! 精選展覽及活動詳情: 藝博會|7月22日至8月31日 地點:賽馬會展廊(地下至四樓)、張靜蘭實驗畫廊(三樓) 金政基個展|8月14日至31日 地點:包氏畫廊(四樓至五樓) 快閃藝術商店|8月13日至31日 地點:大堂(地下至四樓) 更多詳細活動資訊請留意 @hongkongartscentre   #電影節 【M+戲院夏季節目】 從《駭客任務》到《殺神》,他不只是演員,更是流行文化符號——M+戲院今夏帶你重溫奇洛李維斯的經典時刻!「台階夜幕」系列精選《22世紀殺人網絡》、《終極豪情》等代表作,向這位集帥氣、魅力與叛逆於一身的巨星致敬。特別放映《非常任務》黑白版,以全新視角重溫這部經典之作。 另外,第三屆東盟電影節也為觀眾帶來驚喜:印尼導演加林努高豪新作《輪迴》將以電影音樂會形式呈現,現場配樂營造獨特視聽體驗。另有泰國新銳導演邦本薩姆維查作品展及五部聚焦女性視角的東南亞短片。 票務資訊請到 mplus.org.hk/tc/cinema/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ACOOPick   M+   盧巧音   ...

說起Saxophone,你會聯想到甚麼?纸醉金迷的City Pop?無數90後的Saxophone啟蒙Kenny G?還是近年大熱的動畫電影《藍色巨星》? 雖然大家對Saxophone的認知更多來自爵士樂,但音色多變的Saxophone其實亦在古典音樂的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如來自波蘭、備受國際樂壇讚譽的Saxophone「男團」The WHOOP Group,自2016年成軍以來一直打破音樂界限,以創新手法演繹古典以至現代的改編作品,憑着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演奏風靡無數樂迷,甚至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得主Jan AP Kaczmarek讚譽「出色得驚人」!The WHOOP Group下周將首度訪港,並帶來兩場跨越古典與爵士的精彩演出,邀請大家一起投入到Saxophone自由奔放的節奏! |拉赫曼尼諾夫 ‧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在桂冠音樂總監葉詠詩帶領下,The WHOOP Group將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攜手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首深受喜愛的作品原為鋼琴獨奏及樂團而寫,當中第18變奏更為經典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所引用。是次世界首演版本,就特別由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本地多元音樂才女盧宜均(Anna)為Saxophone四重奏及樂團度身改編,賦予這首歷久彌新的經典嶄新生命。 日期:7月12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500、$340、$200 |HKS獨奏會系列:周日藍調 ‧ 薩克斯管無限瘋 一向打破常規的The WHOOP Group,將於這場獨奏會中帶領展觀眾開一場跨越三個世紀的音樂之旅,精心策劃的曲目如萬花筒般絢麗多彩:從莫扎特《費加洛的婚禮》序曲揭開華麗序幕,到韋華第《四季》中「冬」與「夏」(選段)的激情對比;從Holst莊嚴格調的聖保祿組曲,到Guillermo Lago《城市剪影》中薩拉熱窩與阿迪斯阿貝巴的異國風情。四子還會演奏多首富格調的爵士作品,並以蓋希文《藍色狂想曲》的璀璨樂章為音樂會作結,完美展現Saxophone跨越音樂界限的獨有魅力。 日期:7月1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450、$320、$180 門票現已於城市售票網及撲飛發售。 |演前活動:The WHOOP Group Fan Meeting Hong Kong (7月9日) 音樂會前夕,The WHOOP Group特別為香港樂迷準備了見面會*!大家除了可近距離與他們交流、合照外,更可率先欣賞到The WHOOP Group現場演奏,並有機會贏取粉絲專屬限量紀念品! *見面會僅限已購買音樂會門票的人士參與,想見到他們就不要錯過,立即購票! 日期:7月9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7時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業勤街39號Landmark South 20樓2003-08室) 門票:預先登記,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登記網址:https://tinyurl.com/theWHOOPgroup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戰火、天災、疫病,這些災難持續在世界各地上演。2024年,全球經歷了120 場武裝衝突,無數家庭被摧毀,導致大規模流離失所和各種醫療人道危機;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自然災害愈趨頻繁,地震、洪水、颶風等不僅造成即時傷亡,更令大量民眾流離失所,基建與樓房損毀或倒塌;各種疫症和傳染病仍肆虐多地,霍亂、麻疹,以及伊波拉等出血熱疫情反復出現。多年來,無國界醫生秉持著救援宗旨,即使面對戰、災、病等眾多挑戰下,仍致力為活在危困地區的人們提供各種醫療人道援助。 為讓更多人認識這些不為人知的救援故事,今年無國界醫生日以「救無休止」為主題,透過互動展覽、前線救援人員分享及音樂演出,帶領大家了解更多前線的救援工作,見證他們如何在嚴峻環境下堅持拯救生命。 |前線救援分享 展覽首兩天特別邀請無國界醫生的前線救援人員,分享他們在戰區、災區及疫區的第一手救援經歷,讓觀眾了解他們如何在嚴峻環境下展開救援工作。 |本地音樂人演出 九位本地音樂人和音樂團體以歌聲傳揚人道救援精神,包括Little By Little Kids、胡學軒 Alfred、Asana @Cozy Syndrome、陳可瑩 Chan Charlie、鍾浩麟 Henry、㛓僑 Kamie、何潔瀅 Kyra、小神經 Little Nerve及羅樂 LoLok,喚起大眾關注全球醫療人道危機。 |限定紀念品 參加者可以即場製作獨一無二的客製紀念品。只需預先網上登記,便可換領展覽限定迷你CD鎖匙扣*,參觀者可即場拍照設計專屬CD封面,配備NFC功能緊貼救援故事,以音樂元素回應展覽主題——「救援無休 音樂無界」。 *只於7月5日至6日期間換領,且每位只可以於現場換領一份紀念品,以電話號碼作準,數量有限,換完即止。 救援分享及音樂演出日期:7月5日至6日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地點:大圍圍方二樓中庭 |多元互動體驗 展覽特別設計了多個互動區域:旋轉式展板讓參觀者以生動方式了解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問答投票區收集大家對人道救援的想法;巨型鏡面打卡位則透過特別設計,在拍照之餘引導參觀者反思救援工作的意義。 展覽日期:7月5日至11日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地點:大圍圍方二樓中庭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ACOOPick   展覽   救無休止   ...

一幅珠寶設計圖,不僅是工匠的指南,更是一件藝術品的靈魂。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首度攜手,呈獻「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 – 1970) 」展覽,帶來逾百幅18至20世紀的原創珠寶設計圖稿,以及13件精緻珠寶作品,均首次在香港展出,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全球亮相。 |展覽指南1:繪圖的技術步驟 想像一張白紙如何蛻變成璀璨的珠寶?設計師運用素描本、白紙或彩色紙,以及描圖紙等基本工具,透過不同媒介描繪作品。珠寶圖稿在創作中化身魔法師的魔杖,從最初的鉛筆素描捕捉靈感,到精準的比例繪製勾勒形態,再以水粉為作品賦予生命與色彩。每一筆,都是藝術與工藝的完美交融。這些珍貴的創作手稿均是珠寶誕生的關鍵,更是工匠的重要指南,它們承載了重要的技術知識和藝術價值,卻較少被展出,因而未被大眾廣泛認識。 |展覽指南2:製圖員 想像一位珠寶設計師,他的筆觸不只繪製珠寶,更能將夢境化為現實。雷內.拉利克(René Lalique)正是這樣的奇才,他筆下的蜻蜓彷彿隨時振翅高飛,孔雀尾羽栩栩如生,每一幅設計圖都是藝術與工藝的完美交融。 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拉利克以這些充滿詩意的作品震驚全場,為他贏得「畫家珠寶匠」的美譽。拉利克獨特的創作方式,將珠寶設計圖從純粹的技術指南,提升至獨立藝術品的層次。從最初的素描到最終的水粉畫,每一筆都在訴說着一個關於美的故事。 |展覽指南3:平面藝術 在珠寶工藝的發展中,設計圖的角色正經歷着迷人的蛻變。它們被細心編號、收錄於產品目錄中,甚至暗藏價格密碼,成為珠寶商的重要銷售工具。更奇妙的是,這些圖紙在工坊和設計室中,化身為源源不絕的靈感寶庫,縱使經過數個世紀,依然啟發着後來的珠寶匠人。十九世紀世界博覽會的出現,更為這些平面藝術提供了嶄新舞台,在這裏,它們不僅展現國際級的專業技藝,更牽起了藝術與產業的緊密連結。當珠寶設計師逐漸突破傳統製作的界限,拋開技術框架,他們的創意圖稿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想像力的獨立藝術品。 |展覽指南4:檔案與承傳 翻開一頁頁泛黃的檔案,彷彿打開了時光寶盒。過去四十年間,珠寶業經歷了關鍵的轉變,從家族企業蛻變為璀璨的國際品牌。在這個過程中,Chaumet、卡地亞、寶詩龍、JAR、Fred和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等世家紛紛開始着手整理歷史檔案,細心收藏每一份拍賣目錄、每一幅設計手稿、每一張相片、每一則廣告,以至書信往來。這些塵封已久的珍貴文獻,不僅記錄了品牌的發展足跡,更為當代的珠寶工藝研究提供了寶貴的靈感泉源。至今,這股整理歷史的風潮持續影響着跨國的世家,共同推動珠寶工藝的傳承,尤其是繪畫領域的保護工作。 展覽特設由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策劃的現場對談,由專家深入探討珠寶設計的各個層面: 除此之外,展覽亦設有多項互動活動,包括創意填色活動、線上互動遊戲等。為推廣藝術共融,更與Beyond Vision International (BVI)合作,提供無障礙導覽服務。 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 – 1970) 日期:即日至10月5日 時間:逢星期二至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星期一、公眾及大學假期休館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門票:免費入場 同場加映:L'ÉCOLE亞太區分校展出梵克雅寶標誌性的Zip項鍊及其設計歷程,深入探討其設計過程、檔案紀錄及珠寶技術,見證這件經典作品背後的創新精神。 了解更多︰https://bit.ly/4024wCY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香港的飲食文化向來以多元與精緻見稱,但你可曾想過,那碗雲吞麵、那隻肥美的蠔、那瓶香醇的豉油背後,其實蘊藏著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作技藝?這些看似平常的食物製作方法,承載著數代香港人的智慧、堅持與生活哲學。 當我們選擇本地食材,不僅能體驗「不時不食」所帶來的最佳風味,還能減少食物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實踐可持續飲食。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隱藏在日常飯桌上的文化瑰寶,重新認識香港的飲食根源與非遺價值。 |雲吞製作技藝 在港式麵店、茶餐廳的廚房裏,師傅們熟練地在一捏一捻間完成一粒粒金魚尾狀的雲吞,這門手藝原來已有百年歷史。 雲吞源自北方餛飩,1920年代經廣東人改良,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黃色薄皮取代了粗糙的白麵皮,餡料也從單純的豬肉演變為豬肉、河蝦和大地魚粉的組合。當年廣州人南遷香港,這門手藝也隨之而來。從街邊小販到大牌檔,再到今日的餐廳食肆,雲吞麵見證了香港飲食文化的變遷。 |流浮山蠔養殖 在流浮山后海灣,蠔民們世代傳承著一門需要極大耐心的養殖技術,從蠔苗到餐桌,整個過程需時長達三至五年。 傳統海底養殖法始於每年五六月,蠔民在淺水區投放舊蠔殼或水泥沙柱,待蠔苗自然附著後,再轉移至浮游生物更豐富的深水區慢慢培育。期間,蠔民需定期檢視、調整蠔隻的生長狀況。 1980年代開始,為應對沿岸水質污染問題,本地蠔民嘗試使用浮排養殖法,在水面架設竹排,以繩子將蠔隻串成層層疊疊的結構懸吊水中。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產量,也讓這門在后海灣延續兩百多年的古老技藝得以適應現代環境變化。 |本地醬園豉油釀製 香港本地醬園的豉油釀製技藝,是一門需要耐心和經驗的手藝。師傅們以黃豆、麵粉及鹽為原材料,通過煮熟、發酵及曬製處理,釀出獨特風味的豉油。 豉油的製作過程極為講究,師傅先將洗淨的千斤黃豆煮軟,再與麵粉拌勻,放入竹窩在「黃房」中發酵。發酵期間,師傅需定期翻轉黃豆,讓發酵均勻進行。完全發酵後的黃豆渣會與鹽水一同放入瓦缸,在「曬地」上接受陽光曝曬,經過至少三個月的「曬出油」過程,才能釀成香醇的生抽。 |非遺六月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今年「非遺六月」繼續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學術交流和體驗工作坊,讓大家能從多角度認識本地非遺。 在6月14日文化遺產日,香港文化博物館將舉行「非遺高峰會」,邀請粵港澳三地專家探討「非遺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議題。同日晚上,沙田帝逸酒店推出「舌尖上的非遺」主題盛宴,由學者與名廚聯手打造融合非遺元素的特色菜式,透過飲食推廣非遺文化。 非遺不僅是過去的記憶,更是滋養現在、啟迪未來的文化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香港非遺文化的多元面貌,共同守護這些珍貴的文化傳統!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