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生命流浪者】隨心而行流浪半生 承載我們對自由的夢想 「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就是自由」

曾經何時,你或許也曾對遠方與流浪,有種浪漫的嚮往。流浪之所以蒙上浪漫色彩,可能跟作家三毛有關。由經典歌曲《橄欖樹》的歌詞,到著名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她的作品總是圍繞著異國飄泊,給困囿於沉悶日常的我們,看見一種有趣的生活模樣。她一生追求自由,率性地浪跡天涯,實現了很多人不敢付諸實行的夢想,令她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

三毛曾形容,自己一生豐富、鮮明、坎坷,也幸福。她小時候被數學老師懷疑作弊,用毛筆在她眼睛周圍畫了兩個大圈,當眾羞辱。從此她害怕上學,整天逃學,躲在墳場裏看書,封閉自我,休學長達7年。期間家裏幫她請了繪畫老師,老師看出三毛有寫作才華,將她的文章推薦給文學雜誌主編白先勇,才開啟了她的文學創作之路。長大後,三毛在愛情路上亦受過數次打擊,陪她在撒哈拉六年的丈夫意外身亡,更令她痛不欲生。她一生數次嘗試自我了斷,最後在48歲那年,於病房中自縊身亡。

儘管歷經坎坷,她的心底裏,其實希望自己活得熱烈而起勁,「在我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在有限的時空裏,過無限廣大的日子。」她真誠的尊重自己渴望自由的靈魂,將短暫的一生活得精彩絢爛。她說自己是像空氣般自由的人。小學寫我的志願,她說想成為拾荒者,因為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在大街小巷邊工作邊玩耍,自由自在如天空飛鳥。長大後,她到過多國留學,後來離開成長地,跑到偏遠荒涼的異國,也是為了實現心的自由。她在撒哈拉沙漠住了6年,只是因為她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撒哈拉沙漠的文章,勾起她莫名的鄉愁,著迷得要搬到這陌生的國度居住。原居西班牙的丈夫,亦拋下原有的生活,隨她一起搬到荒漠。這裏的日常生活、遇到的人,成為她筆下一篇篇有趣的文章。當初率性隨心的決定,卻令她收獲無可替代的經歷。

「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甚麼滋味,才不枉來這麼一遭啊!」因為熱愛生命,所有生命的滋味,她都要親自品嚐,不要只聽別人說的,「要活得熱烈而起勁,不要懦弱,更不要別人太多的指引。」不受常規標準約束,依照自己的心意而活,才能創造不平凡的體驗。喜歡三毛的人,可能就是喜歡她的不顧一切,喜歡她依心而行的勇氣,也寄托了自己對自由的夢想。

三毛有首詩叫《遠方》,其中一句是:「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就是自由。」嚮往遠方,其實即是響往自由。當到達遠方,似乎就能擺脫現在束縛你生命的東西。教過三毛的教授胡品清曾說,三毛喜歡追求幻影,創造悲劇美,等到幻影變為真實的時候,便開始逃避。但三毛曾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哪管是幻影還是夢想,心中有個想去的遠方,也是繼續前行的力量。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