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香港三大鬼屋
【香港角落】 走進香港三大鬼屋之一高街精神病院:歷史與靈異交錯的禁地
農曆七月,就該應節一下!這星期的「香港角落」會去港島的高街舊精神病院,即現今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這座逾百年歷史的建築有着數不完的靈異故事,更是香港三大鬼屋之一。所有鬼故事也是人的故事,我們先閱讀這裏的歷史,從建築聽聽祂們曾經歷過的事情,交一些來自異世界的朋友。 |從護士宿舍到精神病院 在1892年,在高街2號落成了一座三層高的巴洛克式建築,其外牆是以看似大小隨性切割的粗琢本地花崗石塊砌成,每層的外圍也有多扇石拱門,裏頭則有一條拱形遊廊圍着內部建築,遠眺已覺古典優雅。這是香港第一家非軍用公立醫院(國家醫院)的宿舍,共有10間臥室、5間起居室、1間辦公室和1間用膳間,另設有工人房、浴室和洗手間,供副院長、政府化驗師、藥劑師和歐籍護士住宿。當年,醫院特別選址於此處,皆因位置環境清幽,相信對醫務人員的健康有着良好的影響。1908年,宿舍曾擴建兩層。 直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香港的華籍精神病人無法再送往廣州治療,所有病人只能擠在高街護士宿舍附近的精神病院。故此,在1939年精神病院在附屬於國家醫院的形式下,合併成為域多利精神病院,而高街護士宿舍則變成女精神病房。 |日佔時期成拷問刑場 日軍攻入香港後,大多數本地的醫院和學校也被軍隊徵用,而且在戰爭的緊急時期,精神疾病也不被重視,認為是在戰時較為次要的醫療需要,故高街精神病院也一度停運並空置。 戰爭過後,亦有都市傳說和民間口述故事指出,日軍曾徵用建築作憲兵審訊及工作的「憲兵部」,而地牢位置則是囚禁、拷問位置,不少人被刑求至死和被處決,但死亡人數不明。此外,也有傳聞指刑求死者會在今佐治五世公園位置就地掩埋,成為亂葬崗。 是次拍攝過程,筆者一行人曾走到地牢位置,該位置目前已空無一物。離開後,攝影記者才透露,在地牢拍攝時相機自動對焦的綠色框框曾暴走。至於真是祂們現身,或是電子器材故障,便不得而知了。 |戰後引入新式療法 二戰後,這裏成為主治女性病患的精神病院,更增設床位至200張,成為全港最大的女子精神病院之一。那時候,醫院也引入了新式的精神病治療方法,包括針對治療思覺失調病人的胰島素昏迷療法,即反覆透過注射高劑量胰島素,讓病人陷入低血糖導致的昏迷,再注射葡萄糖使病人清醒;以及經眼球插入鋼針的腦切斷手術,原理為破壞病人大腦額葉和其他腦區的連接,以改變精神分裂、重度憂鬱症和躁鬱症病人的情緒和行為。後來,兩種手術都因療效低高險高,甚至有極大副作用,先後被醫學界棄用。 除了治療外,由於高街精神病院地理位置鄰近香港大學,所以它也主要是港大臨床精神科實習的主要基地。不久之後,青山精神病院落成,高街逐步卸下任務,再次空置多年,終在2001年改建成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高街因其歷史和建築價值,已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蹟。不過,由於安全、結構老化等因素,政府使用外牆主義留下精神病院的最外圍建築。 |精神病與鬼怪傳聞 近100年前的香港,市民對精神健康問題甚為陌生,相關知識在社會亦未普及,因而不少人會把精神病與迷信、民間宗教或鬼怪扣上關係,更有人會求神問卜來當作治療方法。故此,在這樣的濾鏡之下,精神病院便被當成禁忌之地,加上其歷史背景,更是令人敬而遠之。 你會被高街精神病院的古典優雅建築風格吸引到訪,還是被其陰森的過去嚇走?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PO @p12_o2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