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張幼儀

相信你也在中學時背過《再別康橋》,仍然記得「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對於民國詩人徐志摩,最多人談論的,除了他的詩,便是他的風流情史:拋妻棄子、苦追才女林徽因、愛上朋友妻子,最終墜機身亡,年僅34歲。他的風流事蹟當年已受到非議,即使在今天,仍然會被貼上「渣男」的標籤。即使被認為涼薄無情,於他而言,那也不過是為了追求心中的自由。 胡適形容徐志摩是個單純的理想主義者,「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裏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徐志摩視戀愛為生命的中心,是個徹頭徹尾的戀愛腦。18歲時,他在父親的安排下,與上海的名門之後張幼儀結婚,但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他極度反感這種父母安排的傳統婚姻,在張幼儀誕下長子後,便獨自前往海外留學,並在英國期間邂逅了才女林徽因,對她一見傾心。張幼儀到歐洲找徐志摩,不久後懷有第二胎,徐志摩卻要求張幼儀墮胎,並提出離婚,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西式離婚的人。 張幼儀起初未有答應離婚,徐志摩竟將不諳英語的她獨自留在英國。這些行為受到眾人非議,老師梁啟超寫信勸他回頭是岸,徐志摩卻回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當時與梁啟超次子梁思成正交往,但作為徐志摩仍然極力追求林徽因。最終林徽因還是嫁給了梁思成,而徐志摩後來則愛上好友的妻子陸小曼,不顧所有人反對,在對方離婚後與她再婚,婚後卻因陸小曼的揮霍無度變得拮据。他最後的結局,是在前往林徽因演講會的途中飛機失事身亡,結束傳奇一生。 林徽因曾說,徐志摩最動人的特點,是那「不可信的純凈的天真」,對理想的愚誠,體會情感的切實。愛情上,徐志摩甘冒社會的大不諱去爭取戀愛自由;個人志向上,他隨心所欲,依自己的想法行事。他出身富裕家庭,父親原希望他能繼承家業從事金融,安排他赴美留學,期間他卻受到英國思想家羅素的吸引,放棄在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博士學位,跑到英國追隨羅素,只可惜羅素早已離職。在文學創作上,他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著重格律與意境之美,也曾被批評脫離現實,但亦無礙他以個人風格繼續創作。 「我不曾投降這世界。我不受它的拘束。」他一生信奉愛、自由與美,為此不顧一切,即使被視作自私薄情,亦執意於自己的追求。但亦正是這份理想主義者的偏執,讓他的作品散發出浪漫唯美的魅力。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徐志摩 #再別康橋 #張幼儀 #林徽因 #陸小曼